【摘 要】
:
目的 构建台湾地区35 ~ 74岁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 在1997-2006年初次参加台湾美兆自动化健康体检机构(美兆健检)的35~74岁人群中,将随访满5年基线时无代谢综合征13 973人作为随访队列,并分为建模队列(用于建立5年发病预测模型)和验证队列(用于评估模型外部效度),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拟合优度,
【机 构】
:
100069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台湾美兆健康管理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台湾地区35 ~ 74岁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 在1997-2006年初次参加台湾美兆自动化健康体检机构(美兆健检)的35~74岁人群中,将随访满5年基线时无代谢综合征13 973人作为随访队列,并分为建模队列(用于建立5年发病预测模型)和验证队列(用于评估模型外部效度),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拟合优度,并将人群的预测风险概率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去除基线患者后研究人群5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7%.纳入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变量有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和血尿酸,建模队列建立预测模型的AUC为0.827(95%CI:0.814~0.839),验证队列的AUC分另为0.813(0.789~0.837)、0.826(0.800~ 0.852)、0.794(0.768 ~ 0.820).将建模队列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后,提示个体发病概率≥17.6%者为中危人群,发病概率≥59.0%者为高危人群.结论 由美兆健检纵向数据库建立的5年代谢综合征个体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验证效度,对于体检人群5年代谢综合征发病预测具有实用、可行的特点,预测模型对评估代谢综合征个体发病和群体监测均有较高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1],本研究对肺炎病例咽拭子和下呼吸道标本中的呼吸道病毒分别进行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两者差异.1.对象与方法:(1)病例标本收集:根据中华医学会CAP诊断标准,以北京市儿童医院作为监测哨点,收集96例CAP病例咽拭子和下呼吸道抽吸物标本后立即放入冷藏箱或4℃冰箱,送往实验室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冠状病毒、甲型
目的 明确苏州地区腹泻婴幼儿博卡病毒感染情况、病毒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0-2011年苏州市儿童医院疑似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832例(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博卡病毒DNA,并对部分阳性标本测序明确病毒基因型.结果 832份粪便标本检出博卡病毒阳性51份,阳性率为6.1%.7-9月为博卡病毒感染高峰;96%的患儿为<2岁,其中7~12月龄为高发年龄段;男性患
2013年3月在我国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迅速波及到杭州地区,共报告3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为此对30例确诊病例的分布、暴露史及其传播来源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关键词:人禽流感;H7N9亚型;暴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近年来在广东省发病维持在低水平,但流行菌群有不断变迁趋势,B、C群菌株已成为主要致病菌群之一.本研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2003-2011年广东省保存的35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株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讨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麻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随机抽取2个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为调查现场,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小学(6年级)、初中、高中各1所,以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筛选出1 031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编社会资本问卷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差
目的 评估HIV-1感染者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其影响.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北京地坛医院年龄18~65岁抗HIV-1阳性且达到开始抗HIV治疗标准,但尚未治疗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Ⅱ)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受试者基线及HAART 48周后进行测评.统计采用t检验及Wil
目的 分析1962-2011年上海市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22株霍乱弧菌进行11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试验.以PCR检测霍乱毒素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溶血素基因(hly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
大型前瞻性队列(大型队列)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对慢性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兴起的现代病因研究项目.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分类体系中,大型队列仍属于队列研究,但绝非普通规模队列的简单放大[1].一、诞生背景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单纯由某一先天遗传特征或后天环境暴露引起,而是由基因、环境、行为等多因素联合作用导致[2].
恙虫病是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呈散发,偶有暴发或流行.广东省属恙虫病自然疫源地[1,2],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夏季病例数较多,以散发为主,也有暴发疫情发生[3].近年来广东省恙虫病发病呈现增加趋势[4],2006-2011年发病率在0.41/10万至1.40/10万.因恙虫病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加上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基层医疗机构无特异检测方法,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实际发
目的 分析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主要慢性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的经济负担.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2008年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疾病成本的方法计算超重和肥胖的直接经济负担.结果 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所造成的主要慢性病合计经济负担高达907.68亿元人民币,占主要慢性病经济负担的42.9%.结论 中国城乡居民超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