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白细胞来源微泡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7例AML患者诱导化疗后,21d外周血的CD45+ MP以及其中CD44+ MP、CD24+
【机 构】
: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血液科,河北廊坊065000;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北廊坊06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细胞来源微泡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7例AML患者诱导化疗后,21d外周血的CD45+ MP以及其中CD44+ MP、CD24+ M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P与MRD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RD+组CD45+ MP占比、CD44+ MP占比、CD24+ MP占比均显著高于MRD-组;MRD+组CD45+ MP、CD44+ MP、CD24+ MP与MRD水平呈正相关(r=0.589,r =0.548,r =0.711);CD45+ MP、CD44+ MP、CD24+ MP预测MRD+的AUC分别为0.949、0.782、0.817;HCD45+ MP组、HCD44+ MP组、HCD24+MP组EFS及OS均显著短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高水平CD45+ MP、CD44+ MP、CD24+ MP可用来预测高水平MRD,高水平MP组预后差.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区域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并评价其运行效果.方法 成立区域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组,分2个阶段(2019年1~6月和7~ 12月)建立和完善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通过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抗-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试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1名接受抗-CD47单克隆抗体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受试者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抗原鉴定,直接抗球
目的 探讨1例跨区域献血的HIV确证阳性献血者核酸检测漏检原因、病毒学特征及其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以期提高国内从业者对这种特殊献血者的认识.方法 对1例HIV核酸无反应性、HI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输血相关病原体经输血传播风险逐渐减低,目前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发再发病原体越来越多被认识到其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其中一些已知的,
目的:验证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计算FA-2-b-β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