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设备在长期的使用后,特性总是不能达到原有的期望值,定期更换设备成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但除了因为设备的老旧造成的生产进度延误外,设备的故障也会对生产的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故障处理的重要前提是故障检测,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和测试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发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的过程是设备故障检测,而通过设备故障的检测来确定故障所在大致位置的过程叫做设备故障定位;把故障定位到实施修理时可更换单位的过程叫做故障隔离。本文通过对烃处理静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静设备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静设备 故障 检测
静设备通常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静止或是配有少量传动机构的装置的总称,因为静止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与其他设备的区别很大,因而静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也与其他的设备有所不同,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设备进行拆卸,要在不影响整体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在诊断的过程中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故障。要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必须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在发生设备故障时,对故障的类型,故障的部位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然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现设备故障的恢复。
塔设备在实际的生产中是实现气相、液相作为传质、传热的设备,油气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在塔设备中完成的生产过程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依照操作压力可分为加压塔、减压塔和常压塔。按气态、液态物质接触方式的基本构件有填料塔和板式塔。我们以浮阀塔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例来说明塔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错误和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浮阀塔板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方法简便、造价低廉,浮阀塔的优势在于浮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的升降,气缝却几乎保持不变,上升气流以水平方式吹入流动的液层,气液的接触时间就更长,因而塔板的效率较高;浮阀塔的劣势则是不易于处理容易结垢、聚合以及粘度较高的物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阀片易与塔板粘结,在操作时也会经常出现阀片脱落或者卡阀等现象的发生。
1塔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塔设备
1.1雾沫夹带
气液物质在塔盘上以鼓泡形式接触后,当气体从液态层穿出时总不免会带有许多细微的小液滴,有的小液滴来不及从泡中分离出来,被气体带到了上一层塔盘的液体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雾沫夹带”现象。这些被带上去的小液滴会降低上层塔盘的分离效率。气体中夹带的液体的比重超过气体的十分之一时称为严重的雾沫夹带,此时气相负荷定为塔的气相负荷的上限,产生严重雾沫夹带,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在生产中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减少雾沫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气相负荷,使其在允许范围内。另外,增加塔盘间的距离,一般都在300mm以上,改进塔盘结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1.2气泡夹带
液体横流过塔盘,与气体接触后由降液管流到下层塔盘。液体流入降液管时常带有大量的气泡,在降液管中停留足够的时间,使泡沫分离气体与清液,气体上升回到上层塔盘。如果液相负荷增加,液体在降液管中流速增加,停留时间很短,液体中夹还的气泡来不及分离应被带入下一层塔盘,这种现象称为“气泡夹带”。此时的液体负荷定为液相上限,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气泡夹带线。严重气泡夹带会降低塔盘的分离效率,所以也是不允许的。防止气泡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回流量。
1.3液泛
在实际操作时,若气、液负荷都过大,降液管面积不够用,而气速又大,使液体也不能从阀孔或舌孔中漏下,致使液体流动发生者塞,使几层塔盘上的液体连成一体,这种现象称这“液泛”。液泛严重时,流体可从塔顶冒出。可通过加大降液管的截面积,控制回流量,改进塔盘结构等方法来防止液泛的发生。
1.4漏液
液体在塔盘上横向流动并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塔盘。如果气相负荷过小,塔内气速很低,大量的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从阀孔或舌孔直接漏到下一层塔盘,这种现象称为“漏液”。产生漏液的时气体负荷定为气相下降,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漏液线。由于漏液使气、液两相没有充分接触,降低了塔盘的效率,所以处理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可随意减小。
2静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阀门
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保护管路的设备的正常运行。
阀门的种类很多,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用分类法,既按原理、作用又按结构划分,是目前国内、国际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止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调节阀。
阀门启闭有卡阻、不灵活或者不能正常启闭,甚至无法继续启闭,主要是由于阀杆与其它零件卡阻,主要是阀杆与填料之间的卡阻。一般有,填料压盖偏斜后碰阀杆,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填料安装不正确或压得过紧,处理方法是填料预紧,适当放松填料;阀杆与填料压盖咬住,处理方法是更换或返修;零部件之间咬住或咬伤,处理方法是适当润滑阀杆。
阀门密封面擦伤、阀杆光柱部分咬擦伤和阀杆螺纹部分咬伤等,密封面研磨后有磨粒嵌入密封面里,未清除干净,造成密封面擦伤;有的经使用后,磨粒在介质的冲刷下,磨粒排出而粘在密封面上,經阀门开关,造成擦伤,处理方法是合理选用研磨剂,密封面研磨后必须清洗干净;介质中的赃物或者焊渣未清除干净,造成擦伤,处理方法是重新清洗干净;阀杆与填料压套、填料垫碰擦,其次介质中含有硼的介质,泄出后会结晶形成硬的颗粒,在填料与阀杆接触表面,开关时拉伤阀杆表面;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调整零部件配合间隙和提高阀杆表面硬度;梯形螺纹处有沾污赃物,润滑条件差;阀杆和有关零件变形,处理方法是清除赃物,对高温阀门及时涂润滑剂;对变形零件修正。
通过分析原因,判断出系统故障的类型;故障定位是在前两部的基础之上,细化故障种类,诊断出系统具体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为故障恢复做准备;故障恢复是整个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根据故障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系统故障进行恢复。
[关键词]静设备 故障 检测
静设备通常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静止或是配有少量传动机构的装置的总称,因为静止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与其他设备的区别很大,因而静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也与其他的设备有所不同,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设备进行拆卸,要在不影响整体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在诊断的过程中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故障。要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必须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在发生设备故障时,对故障的类型,故障的部位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然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实现设备故障的恢复。
塔设备在实际的生产中是实现气相、液相作为传质、传热的设备,油气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在塔设备中完成的生产过程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依照操作压力可分为加压塔、减压塔和常压塔。按气态、液态物质接触方式的基本构件有填料塔和板式塔。我们以浮阀塔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例来说明塔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错误和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浮阀塔板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方法简便、造价低廉,浮阀塔的优势在于浮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的升降,气缝却几乎保持不变,上升气流以水平方式吹入流动的液层,气液的接触时间就更长,因而塔板的效率较高;浮阀塔的劣势则是不易于处理容易结垢、聚合以及粘度较高的物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阀片易与塔板粘结,在操作时也会经常出现阀片脱落或者卡阀等现象的发生。
1塔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塔设备
1.1雾沫夹带
气液物质在塔盘上以鼓泡形式接触后,当气体从液态层穿出时总不免会带有许多细微的小液滴,有的小液滴来不及从泡中分离出来,被气体带到了上一层塔盘的液体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雾沫夹带”现象。这些被带上去的小液滴会降低上层塔盘的分离效率。气体中夹带的液体的比重超过气体的十分之一时称为严重的雾沫夹带,此时气相负荷定为塔的气相负荷的上限,产生严重雾沫夹带,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在生产中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减少雾沫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气相负荷,使其在允许范围内。另外,增加塔盘间的距离,一般都在300mm以上,改进塔盘结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1.2气泡夹带
液体横流过塔盘,与气体接触后由降液管流到下层塔盘。液体流入降液管时常带有大量的气泡,在降液管中停留足够的时间,使泡沫分离气体与清液,气体上升回到上层塔盘。如果液相负荷增加,液体在降液管中流速增加,停留时间很短,液体中夹还的气泡来不及分离应被带入下一层塔盘,这种现象称为“气泡夹带”。此时的液体负荷定为液相上限,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气泡夹带线。严重气泡夹带会降低塔盘的分离效率,所以也是不允许的。防止气泡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回流量。
1.3液泛
在实际操作时,若气、液负荷都过大,降液管面积不够用,而气速又大,使液体也不能从阀孔或舌孔中漏下,致使液体流动发生者塞,使几层塔盘上的液体连成一体,这种现象称这“液泛”。液泛严重时,流体可从塔顶冒出。可通过加大降液管的截面积,控制回流量,改进塔盘结构等方法来防止液泛的发生。
1.4漏液
液体在塔盘上横向流动并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塔盘。如果气相负荷过小,塔内气速很低,大量的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从阀孔或舌孔直接漏到下一层塔盘,这种现象称为“漏液”。产生漏液的时气体负荷定为气相下降,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漏液线。由于漏液使气、液两相没有充分接触,降低了塔盘的效率,所以处理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不可随意减小。
2静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阀门
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保护管路的设备的正常运行。
阀门的种类很多,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用分类法,既按原理、作用又按结构划分,是目前国内、国际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止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调节阀。
阀门启闭有卡阻、不灵活或者不能正常启闭,甚至无法继续启闭,主要是由于阀杆与其它零件卡阻,主要是阀杆与填料之间的卡阻。一般有,填料压盖偏斜后碰阀杆,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填料安装不正确或压得过紧,处理方法是填料预紧,适当放松填料;阀杆与填料压盖咬住,处理方法是更换或返修;零部件之间咬住或咬伤,处理方法是适当润滑阀杆。
阀门密封面擦伤、阀杆光柱部分咬擦伤和阀杆螺纹部分咬伤等,密封面研磨后有磨粒嵌入密封面里,未清除干净,造成密封面擦伤;有的经使用后,磨粒在介质的冲刷下,磨粒排出而粘在密封面上,經阀门开关,造成擦伤,处理方法是合理选用研磨剂,密封面研磨后必须清洗干净;介质中的赃物或者焊渣未清除干净,造成擦伤,处理方法是重新清洗干净;阀杆与填料压套、填料垫碰擦,其次介质中含有硼的介质,泄出后会结晶形成硬的颗粒,在填料与阀杆接触表面,开关时拉伤阀杆表面;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调整零部件配合间隙和提高阀杆表面硬度;梯形螺纹处有沾污赃物,润滑条件差;阀杆和有关零件变形,处理方法是清除赃物,对高温阀门及时涂润滑剂;对变形零件修正。
通过分析原因,判断出系统故障的类型;故障定位是在前两部的基础之上,细化故障种类,诊断出系统具体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为故障恢复做准备;故障恢复是整个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根据故障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系统故障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