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灵仙胶囊对小鼠胆结石形成及肝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12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药复方大黄灵仙胶囊方对防治胆结石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构建C57BL/6小鼠胆石病模型,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C57BL/6小鼠胆结石形成、肝病理和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胶囊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给予致石饲料喂养(高脂、高胆固醇)8周,期间大黄灵仙胶囊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处理。8周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采集标本,观察小鼠成石率、生化指标、肝病理变化等。结果小鼠经8周造模用药后,模型组小鼠成石率达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DCA组、大黄灵仙胶囊组成石率42.85%、37.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溴化钾压片光谱定性分析小鼠胆结石成分可在2939、1446、1382、1056/cm胆固醇特有红外吸收峰值,并经半定量分析其胆固醇成分约93%~96%;血清生化检测熊去氧胆酸组和大黄灵仙胶囊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为(0.60±0.34)、(1.02±0.62)mmol/L,三酰甘油为(0.93±0.19)、(0.82±0.22)mmol/L,总胆固醇为(4.10±0.96)、(4.36±0.86)mmol/L,总胆红素为(1.97±0.34)、(1.30±0.43)mmol/L,谷草转氨酶为(121.77±35.41)、(150.60±64.17)mmol/L,谷丙转氨酶为(115.10±64.05)、(108.00±45.30)mmol/L指标均优于模型组(2.04±0.31)、(1.31±0.31)、(5.94±1.03)、(2.90±0.50)、(362.60±96.18)、(444.50±223.1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组、大黄灵仙胶囊组小鼠肝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等改善优于模型组,但较正常对照仍有轻微改变。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可降低小鼠胆结石模型成石率,并改善小鼠血清生化学和肝组织形态学改变,从而达到防治胆结石的功效。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凸轮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架导轨直线度误差对凸轮廓形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由于砂轮架导轨直线度误差引起的砂轮架中心位置坐标的偏移对凸轮磨削加工过程中引起的几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