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师要善待意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语文教师要善待意外》(见《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2B)一文,很受启发。意外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事,如何正确对待和艺术处理,这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密切相关;不仅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求教师有大海般的宽阔胸襟。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惟其如此,善待意外才不可小觑。下面仅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我善待意外的体会。
  一、善待意外是尊重学生主体的重要举措
  每个学生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经验、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受家庭背景、文化修养、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有不同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因此,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客观现象,关键是如何妥善化解这种意外。善待意外就是妥善化解的良方,善待意外是对学生独特见解的尊重,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主体,而这种尊重往往以生为本,从而使教学得以向纵深发展。退一步讲,即使学生说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善待。试想,如果教师不是善待,而是相反,那将会深深地伤害学生学习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这样告诫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他还说:“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我在教学中,时时注意到这方面。在意外出现时,创设和谐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倾听学生意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自然也收到了颇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冰心诗四首
其他文献
雨来临之前,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天地之间好像是一个大蒸笼,很闷热。突然,一阵风袭来,凉爽了许多。凉爽过后,依旧闷热,好像大雨随时都会降临。突然一道亮光在天空划过。原来,是闪电来天空做客了。闪电稍纵即逝,紧接下来,便是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声音响彻云霄。我想,是雷公公太用力了,把鼓敲得震天响。随着电闪雷鸣,雨点儿像断了线儿的珠子一样啪啪地落下来。开始,好像能数过来。转眼间,便连成线,倾泻而下。  隔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加强自身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各项事业的行动指南,它对当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教师要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所发展,并且是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此,我们思品课的教师就应该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有效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所在,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或得到发展,首先就得让学生想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自主
目的:通过对随州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弱视的防治探索出良好的方法。方法:首先由经医师培训的各幼儿园老师对学龄前儿童作检查前视力表训练,再由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