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错误的预言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一份报道,关于教育的两份预言。很有意思。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一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会改变。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做“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出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却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两份预言都大大地错了,却有着令人回味的深意。设想一下,若教育模式依然如此,再过一个25年,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同美国的差距将会增大还是缩小?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使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课堂管理,优化课堂管理策略。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让其成为我国人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是保持我国快速发展、社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论语》  【释义】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記(那些)已经掌握的东西,(这样)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写作背景】博闻强记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都需要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不离婚吧。”一个丈夫指着窗外阴霾的天空,恳切地对闹离婚的妻子说。  噢,太搞笑了吧。也许他应该这么说:“为了孩子,我们不离婚吧。”  对,为了孩子,为了地球,不要离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可以作证,他并不是搞笑。  前几天,一大堆来自世界各国的民间组织和政府官员,正在巴厘岛上口沫横飞、讨价还价。从1992年京都议定书问世以来,每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得都像逛中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