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艺术性田野调查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合村的瑶族服饰拥有其独特的服饰图案。其他多数的少数民族服饰,鲜有像新合村的瑶族服饰图案这样,既能够准确地体现本民族特定的审美取向,又能表现本民族的独特个性意识。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合村的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艺术性进行前后三次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提取新合村瑶族服饰中的图案元素,其中包括盘帽、上衣、裤子、腰带、绑腿几个部分的图案,进行平面设计艺术性的分析,讨论新合村的瑶族服饰图案的独特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恭城 图案 田野调查
  一、 恭城瑶族服饰现状分析
  瑶族服饰文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进步的过程,在瑶族生存的环境中产生并协调发展。从最初对防寒御冷、遮阳蔽体、保护身体的需要,逐步发展到对衣着色彩、质地、配饰、舒服等更高的要求。过去由于受到传统纺织和印染条件的限制,自织自染的麻布、棉布只能制成蓝色和黑色,而不是他们所喜爱的颜色。
  (一) 恭城瑶族服饰的实地考察
  恭城瑶族从唐宋至今,主要人口来源为湖南和广东。从湖南迁入的时间相对较早,主要分布在栗木、观音、三江、加会。从广东迁入的时间相对较迟,主要分布在莲花、三江以及西岭的新合村。
  至今保存平地瑶服饰比较完整的自然村——西岭乡的新合村,依然保留着瑶族传统服装的刺绣方式。瑶族服饰上所绣的纹样历史上并没有文字记载,因为瑶族是个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所以瑶族的文化很多是上一辈口传给下一辈,口耳相传下来的。
  (二) 恭城瑶族服饰的传承
  据新合村的老人家说:“1940年左右出生的妇女,基本已经没有自己的服装,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贫困,饭都吃不饱,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布票买布做衣服。1960年左右出生的妇女,因为经济条件好转,所以现在她们还有衣服,并且还记得上一辈传下来的刺绣口诀。1980年左右出生的女性,基本上已经不会制作瑶族服装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她们的服装基本上都是上一辈的人帮着制作的。现在会刺绣瑶族服饰图案的妇女少之又少,瑶族服饰制作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二、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分析
  (一)恭城瑶族服饰图案主题与分类
  恭城瑤族服饰图案的颜色有固定的搭配,一般都是黑色的棉布为底上面绣花。新合村的瑶族服饰在以前都是自己染色的,自己种棉花弹棉花,自己纺纱织布,要花费很大的工夫,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还保存自己织布的习惯。现在改良的服饰都是只保留一点手工,上衣袖口和裤子的裤腿有一部分是配上的花布做装饰,一是为了好看,也是为了减少复杂繁缛的绣花。传统的瑶族服饰的刺绣要用掉大量的人工时间,搭配上花哨的布料就省掉了大量的人工时间,只需要绣一点儿也可以达到花哨漂亮的效果,也是由于长期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新合村瑶族的民族文化也逐渐弱化。
  以西岭乡新合村为代表的瑶族刺绣还沿袭着古老的人工刺绣,布料以前多为自制的粗布为主,为青黑色、蓝色,瑶族服饰上的图案都是有刺绣口诀的,而且是用瑶族语音传授的。“盘龙锦”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又称“八角花”或“八卦图”是新合村瑶服图案的一种典型代表,因形状有八个角,十分像八角,因此很多瑶族人都亲切的叫它“八角花”。也有说是因为瑶族先人曾种植八角香料,八角几乎成了一个瑶族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人们对八角情有独钟。另一种说法是说,新合村的瑶族大部分是从广东迁徙过来他们留存下来的服饰,一般都是绣的八角花或者是八卦花,也叫做八卦,代表八个方位,和八卦图里面的乾(天)、坤(地)、震(雷)、巽(风)、离(火)、坎(水)、艮(山)、兑(泽)也是相对应的。也有说是因为山上开的八角很像这个图案,所以就叫做八角花。瑶服的绣花颜色由红、黄、绿、白这几个基本颜色组成,盘帽的图案纹样全部都是由八个角组成,八个大角又由多个小的八角图案构成。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主要包含自然主题纹样、符号主题纹样、历史主题纹样这三大方面。
  1.自然主题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大都取材于瑶族人日常劳作场景之中,多以花鸟、植物为纹样,也有不少主观思维抽象处理的几何纹样,如排列整齐的锯齿纹、花卉纹、动物纹等。
  2.符号主题(文字主题、图腾主题)
  文字主题,新合村的瑶族服饰上出现大量的文字图案纹样,有王字、吴字、玉字、万字、寿字、囍字和一些不知名的文字,由于瑶族妇女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传授刺绣口诀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出现了王字、玉字等形状相近的文字图案,至于为什么出现这几种文字图案也无所考证。万字、寿字、囍字图案纹样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表达,麒麟(龙犬)图案纹样据说是为了纪念先祖盘辄龙犬,在服饰上用瑶族传统色彩绣上麒麟(龙犬)状刺绣,这种神奇的图案构思同样反映其缅怀先祖、图腾崇拜的心理特征。
  3.历史主题
  瑶族在历史上是不断迁徙游牧的民族,为了保证收成祖先通常会集体作业,其服饰上所绣的直排状的“人形图案”就是对先祖围猎时的写实和纪念。而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人形图案”也是受祖先集体劳作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图案。
  (二)恭城瑶族服饰图案设计的艺术表现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刺绣,具有饱满、朴实、耐磨、华美等特点。其图案构成的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可概括为:
  1.取法自然。其题材多取自大自然的团花、飞鸟、树纹等花纹,表现对丰收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愿景。
  2.心中有图。其服饰图案一般不先起样稿,而是在布面上边构思边刺绣。因此,其图案不论在造型上、色彩上、图式上,都是创作者独一无二的心灵流露,服饰图案纹样都依势而绣,显得构图变化丰富,十分珍贵。
  3.夸张变形。服饰图案基本设计理念,用直觉体验完成客观物像的造型,使之呈现出高度精神化的象征符号、神秘图腾。
  4.几何之美。服饰的图案结构多为几何形,运用大量反复的排列、组合、变形等手段,表现出运动、对称、抽象、工整的特点。   三、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艺术性体现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从对比中求统一、求和谐。由点、线、面等平面构成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排列、组合,构成了恭城瑶族服饰图案形式各异的几何纹样。并且通过线的形式对不同图案进行分割处理,讲究条理和次序,求得韵律和节奏。这种线、面的结合张弛有度,与现代设计构成的美学原理几乎一致。
  通过对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元素提炼,我们不难发现瑶族服饰图案的基本形式由下面几点构成。
  (一)统一性——形式的简化、形式的重复、比例关系。
  (二)趣味性——强调、对比、节奏、平衡、对称。
  这些原理已经建立了几个世纪,人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来把它渐渐加以完善。而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这些特点与设计的要素不谋而合。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统一性,其各部分将和谐地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调和而又多变的因素。
  (三)恭城瑶族服饰图案设计艺术的统一性
  1.形式的简化
  每当我们看到新的事物时,眼睛首先看到的总是简化的几何形体,恭城瑶族服饰图案元素比如“chong you”,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来概括锯子的图案,“nuo zai me”则是用相互嵌套的菱形来概括多样花的图案形状。而这些简化的形体也使恭城瑶族服饰图案更具有设计的艺术性。
  2.形式的重复
  同一或类似的图案元素规律地反复、循环构成形式的重复。从恭城瑶族服饰的衣领、裤腿、腰带等任何一部分的图案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这些图案完全是整齐地排列、重复出现,这种重复排列加强服饰图案各個部分的节奏感,使各部分的图案合理地搭配。
  3.比例关系
  在恭城瑶族服饰图案中,比例关系即是一个部分和另一部分的关系,或者某一部分图案与整体图案的大小尺寸的关系。我们从恭城瑶族服饰盘帽的图案中很容易发现这个规律,大的“八角图”和小的“八角图”以及“chong you”等图案元素相得益彰,使整个盘帽的图案获得统一、整体的效果。
  (二)恭城瑶族服饰图案设计艺术的趣味性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通过“趣味”的设计,应用各种对比的图案元素排列和调节来吸引及稳定人们的注意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恭城瑶族服饰的图案运用强调、对比等手法。
  1.对比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运用对比手法,使几种不同类型的图案排列,采用了各种不同色彩的直线辅助和区分主要的图案排列来体现整体的图案设计。而主要的图案又通过形状的大小、意义不同的对比,突出主要的图案中的典型代表的图案。
  2.节奏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有规律的排列,使眼睛往往沿着图案形状变化、色彩的引导而移动。同样就发现了类似的、有规律的形式,形成了恭城瑶族服饰图案设计艺术性的一种节奏。
  3.平衡
  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平衡能给人稳定的印象。平衡是大自然中固有的,我们看到每个部位的图案都具有平衡这个特征。图案的对称则是恭城瑶族服饰图案平衡最典型的特征。同一图案两半相同时,就是对称。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八卦图”“ chong you kun”“ gan zong biang” “gen yong biang”等图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结语
  笔者认为,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艺术性是恭城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而这种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构成的美学原理不谋而合。“设计就是秩序化”,恭城瑶族先民将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花卉、动物和符号图案化,并且有秩序地排列组合起来,无意识间却构成了有规律可循的平面设计的美感。通过几次对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合村瑶族服饰图案的田野调查,用平面设计艺术的形式法则完美解读恭城瑶族服饰图案的设计艺术性,服饰图案的简化、重复和比例关系构成了瑶族服饰图案的统一性和趣味性,更是这种图案的特性使恭城瑶族服饰具有本民族特定的审美取向和本民族独特的个性意识。
  参考文献:
  [1]韦文翔.广西瑶族服饰纹样在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初探[J].中国陶瓷,2012.
  [2]黄宗湖.表面设计的要素与法则[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83.
  (作者简介:邵永杰,男,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IL-8 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以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凋亡现象,探讨应用IL-8 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参
摘要:阅读行为关乎到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关系到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和稳固。当下,随处可见的阅读推广存在一定误区,图书馆阅读服务应守好本位、秉持自信、内强素质,切实为大众阅读、坚守阅读之道助威助力。  关键词:阅读之道 阅读推广  作为文化建设、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大众阅读及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被赋予了新内容、新使命。把握规律、顺应变化、守正出新,从善待阅读开始,从阅读之道出发,正
摘要:汉朝作为绵延四百年的大一统王朝,汉朝的养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养老制度都有着本王朝的特色与对历代王朝的借鉴。汉王朝的养老制度,是历代王朝中儒家思想最先渗透的王朝,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两千年后的现当代社会也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  关键词:举孝廉 三纲五常 孝治  中国古代养老问题是各朝都有的问题,面对养老问题,各朝都有着相应的养老制度,从先秦到清朝
摘要: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以中文涉外合同词汇的特点出发,将其特色词汇进行了模因归类。并根据不同的模因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从事中文涉外合同翻译的翻译员提供帮助,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模因论中文涉外商务合同词汇翻译策略方法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商务合同在约束国际商务行为、维护双方权利和义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涉外商务合同通
期刊
摘要: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一切以知识为基础的文化创新都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进行创新是关系图书馆的发展、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图书馆管理的现状谈起,提出理念、方法、体制等方面的具体创新措施提议,并介绍创新的内容和目标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 创新 服务  在新时代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具体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多,对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受此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个性化服务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其现状出发,指出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深入分析具体的个性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趋势  目前,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主要倾
摘要:江南景色优美,建筑秀雅,文化底蕴深厚。“卡通化”作为一个新兴艺术潮流,在中国尚未形成自己的特点。如何将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与卡通相结合,走出一条我国独特的“卡通化”艺术之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卡通化 江南建筑 应用设计  一、江南建筑的特点  江南建筑可以用四处神韵来归纳:一是“水、桥、房”的空间格局。水、桥、房融合成独特的空间,且变化多样、亲切宜人,“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特
摘要:在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客家文化占据着重中之重的地位。在客家文化中,客家人为了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创造出了独特的客家制器思想。客家制器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制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客家民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成为维系该民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客家制器思想的初意有五:象、道、制、形、器。其中“观象制器”是客家制器活动之始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客家制器历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