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信重工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油压机完成“大考”,成功锻造438吨特大型钢锭。将满足国内水电、火电、核电、加氢反应、冶金、船舶等大型装备关键大型自由锻件的制造需求,有效提升我国大型锻件、重型装备制造的产业能力。
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18500吨油压机、750吨·米操作机迅速联动。约10分钟后,一支重达438吨的特大型钢锭在550吨锻造吊的强力夹持下,缓缓移向18500吨油压机工作台。两分钟后完成400吨钢锭的镦粗动作,并与750吨·米操作机配合,像“揉面团”一样轻松地反复对438吨钢锭锻造。约1个小时后,18500吨油压机和750吨·米操作机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顺利完成438吨钢锭的镦粗拔长工序。
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介绍说,该机组目前规格和功率均创世界之最,最大镦粗力达到18500吨,可锻造600吨的钢锭、单重400吨的锻件;锻件正负误差不超过2毫米,快锻次数每分钟可达44次以上,锻造一个锻件可同时做10个动作,一人即可完成操作。特别是其液压传动系统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泵控技术,比之传统的阀控可大大减少能量损失,实现20%以上的节能效果。
据了解,自今年3月进入试生产以来,18500吨自由锻油压机承接了多项大型锻件的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了100~300吨级共110余支钢锭的锻造任务,顺利实现了对轴类、板类等多种产品的成型及尺寸控制,具备了生产大型尖端锻件的能力。此次锻造成功的438吨特大型钢锭,是中信重工为江阴兴澄特钢4300轧机提供的大型关键锻件。该锻件采用双真空冶炼,内部质量要求按国外著名冶金企业DANIELI标准执行。
我国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试飞成功
“各项工作准备完毕,试飞开始!”日前,在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英里村,随着操作人员一声令下,一架长3米的飞机在火箭助推下腾空而起,沿500千伏光州一大泽输电线路开始巡检。由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继“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和“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之后,在输电领域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实现了四大创新:一是采用高清成像技术获取1080P高清动态影像,实现了线路走廊高清成像;二是采用高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108~180公里/小时的导线识别功能,为高速巡检中输电线路跟踪和锁定提供了智能算法;三是实现了长距离实时传输视频图像;四是在国际上首次设计了一整套适用于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的作业模式,制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线作业操作导则》,以确保实现工程化应用。
在未来智能电网巡检中,可首先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大范围巡检;如发现异常,使用无人直升机巡检系统前往异常点精细巡检;对于检测到的缺陷,无人直升机将搭载线路作业机器人开展消缺工作。这种输电线路多维度巡检作业模式,将极大提升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减少运维人员,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18500吨油压机、750吨·米操作机迅速联动。约10分钟后,一支重达438吨的特大型钢锭在550吨锻造吊的强力夹持下,缓缓移向18500吨油压机工作台。两分钟后完成400吨钢锭的镦粗动作,并与750吨·米操作机配合,像“揉面团”一样轻松地反复对438吨钢锭锻造。约1个小时后,18500吨油压机和750吨·米操作机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顺利完成438吨钢锭的镦粗拔长工序。
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介绍说,该机组目前规格和功率均创世界之最,最大镦粗力达到18500吨,可锻造600吨的钢锭、单重400吨的锻件;锻件正负误差不超过2毫米,快锻次数每分钟可达44次以上,锻造一个锻件可同时做10个动作,一人即可完成操作。特别是其液压传动系统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泵控技术,比之传统的阀控可大大减少能量损失,实现20%以上的节能效果。
据了解,自今年3月进入试生产以来,18500吨自由锻油压机承接了多项大型锻件的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了100~300吨级共110余支钢锭的锻造任务,顺利实现了对轴类、板类等多种产品的成型及尺寸控制,具备了生产大型尖端锻件的能力。此次锻造成功的438吨特大型钢锭,是中信重工为江阴兴澄特钢4300轧机提供的大型关键锻件。该锻件采用双真空冶炼,内部质量要求按国外著名冶金企业DANIELI标准执行。
我国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试飞成功
“各项工作准备完毕,试飞开始!”日前,在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英里村,随着操作人员一声令下,一架长3米的飞机在火箭助推下腾空而起,沿500千伏光州一大泽输电线路开始巡检。由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巡线方式,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继“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和“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之后,在输电领域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实现了四大创新:一是采用高清成像技术获取1080P高清动态影像,实现了线路走廊高清成像;二是采用高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108~180公里/小时的导线识别功能,为高速巡检中输电线路跟踪和锁定提供了智能算法;三是实现了长距离实时传输视频图像;四是在国际上首次设计了一整套适用于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的作业模式,制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线作业操作导则》,以确保实现工程化应用。
在未来智能电网巡检中,可首先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大范围巡检;如发现异常,使用无人直升机巡检系统前往异常点精细巡检;对于检测到的缺陷,无人直升机将搭载线路作业机器人开展消缺工作。这种输电线路多维度巡检作业模式,将极大提升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减少运维人员,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