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数学建模探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探索:淡化理论体系的推导与复杂的计算,强化数学概念的建立及数学的实践性、应用性;数学建模的引入可以极大地促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教学;高职院校
  一、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内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将数学建模内容引入数学教学
  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高职教育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能够动手操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能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求. 数学建模恰好是训练学生通过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将数学建模内容引入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理论性,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且没有必要.从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的接受能力而言,高职学生更愿意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高,因此如何上好高职高专的数学课,让学生学得懂,有兴趣,关键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开发和引导.引入数学建模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学生具备了学习数学建模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
  二、将数学建模内容引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改革数学必修课
  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但是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则有较大的兴趣和较充分的了解.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对数学必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基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熟悉和热爱,把数学理论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引入大量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的案例,通过解决具体的案例,引导出要学习的相关概念与知识,逐渐让学生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和方法.同时加入数学实验课,让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计算、解答实际问题.如在经济与管理数学课程中讲到需求函数时,结合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具体工作场景,引入商品市场需求的调查与需求函数的拟合这一案例,要求学生对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并求出其需求函数.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需求函数的概念,而且学习了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用数学软件拟合各种类型的需求函数.同时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了解决手中的问题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去伪求真,也培养了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设置数学建模选修课
  在改革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
  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推广数学建模的影响.选修课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课程内容包括优化问题、分类问题、预测问题、评价问题、决策问题等,所涉及的模型包括函数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建立模型及解决模型的计算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这样分专题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教学,及时进行评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以数理实验室为平台开展经常性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们在固定的数学建模实验室进行问题的讨论、软件的交流学习及各项活动的策划,等等. 科学地设计数学建模选修课内容,配合科学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建模时,既要有合作,也要有相对的分工.学生拿到题目以后,首先要一起进行讨论,相互交流时要学会认真倾听,汲取队友的优点,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要加进自己对别人想法的理解,提高讨论交流的效率.最后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强调如何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以及论文的结构和摘要的写法等.
  三、成果与体会
  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动力与追求.在将数学建模内容引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教师、学生教学相长.
  1.数学建模能够充分调动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了解如何学数学、如何用数学,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了人际交往与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了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信心和意志品质.远远超出数学教学改革之外的成就,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2.数学建模可以为教师的教研与科研提供良好的平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能够取得一线的教学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 颜文勇.数学建模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陈笑缘,等.数学建模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网络系统内部运行状况是网络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该设计方案对在共享HUB及交换式HUB模式下,网卡所接受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以便监控局域网内部特定的事件,诸如每秒平均帧数或平
主要研究二维有限元网格全自动生成方法。提出一种新的节点生成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可靠。采用三角形形状因子评定三角形网格质量,可减少三角化的时间,优化三角网格质量。
情境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将数学课程本身与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串联起来,经过数学化处理,寓问题于情境之中,寓情境于问题之中.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与问题情境紧密联系起来,构建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促进积极的内在体验的产生,学生在充分参与活动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情境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  情境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该文探讨了这一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热门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理论、小波变换等理
以典型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球棒系统为研究对象,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数学模型,并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的方法设计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无论小球在棒的什么位置,棒的角
本文通过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课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根据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以及成人学习的特点,对教学内容作全面分析,并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
大学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效。同时,也在参与力度、参与能力等方面凸现了大学生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在“三农情感”、人际交流、专业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