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深度学习的概念简介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从数学作业要具有针对性、探究性、拓展性三个角度全面阐述深度学习下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最后简述深度学习下设计数学作业应注意的问题:实践性、渐进性、创新性。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作业;小学生;有效设计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课堂创新、教学变革的号角,教师纷纷致力于数学作业的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力求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和全面发展创设一个体系化、递进化的生命认知阶梯。其中,深度学习理念犹如雨后春笋展现出蓬勃的生機与旺盛的活力,逐渐在数学作业的科学设计上成为主流方法。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简介
   深度学习是指教师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小学生借助自主学习成为认知主人,并能够彻底掌握认知对象之间的内部关联,因而能够形成优良的知识体系。深度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因而能够成为指导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行动指南。
   二、深度学习下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深度学习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指南针,也是小学生高效认知、快速成长的重要支点,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深度学习都意义重大。
   (一)数学作业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任务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具体对象,而数学作业则是课堂任务的巩固抓手,因此,数学作业要与课堂任务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单一性和指向性,能够“全心全意”为课堂任务服务,也能够为深度学习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持。
   以一年级下册“桌子有多长”为例,本课内容是让小学生学会利用刻度尺、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去对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测量,以此形成信息积累,并能够在以后不用测量工具就能够估计出实物的大体长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要精准地针对“长度测量”这一主题内容,让小学生在课下利用刻度尺或直尺尽可能多地测量出现实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实际长度,以此作为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以后小学生估算物体长度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也使小学生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二)数学作业要具有探究性
   数学作业不仅与课堂任务具有突出的针对性,还要以课堂任务为基点进行适当再探究、再论证和再认知,以此实现课堂任务的有所发展和有所深化,最终保质保量地实现深度学习,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认知信息。
   以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小学生进行了“观察物体”的实训活动,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深入探究。如,小学生晚上在家时可以先关掉电灯,然后再用手电筒从六个角度分别去照亮被观察对象,这样就可以得到该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后视图、右视图、上视图和下视图,且观察效果要远远优于白天。因此,小学生就能够借助夜晚光线非常差的自然条件,借助手电筒获得课堂观察所无法企及的高度,非常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
   (三)数学作业要具有拓展性
   数学作业不仅要与课堂任务保持高度一致性和探究性,还要有所拓展,借助小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努力实现数学作业的拓展探究。数学作业毕竟也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辅助途径,自然也要有助于实现小学生的深度学习才会有价值。
   以三年级下册的“铺地面”为例,本课需要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利用地砖进行地面铺设的实际问题,因此,小学生能够用地面面积除以地砖面积而得出需要地砖的大体数量,还能够从地砖一般是正方形而地面多是长方形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推理出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圆形的地砖,因为圆形地砖难以实现密铺。由此可见,小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积极思考,就很容易达到深度学习的高度。
   三、深度学习下设计数学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深度学习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导航仪,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才能够切实发挥深度学习对数学作业设计的指导价值。
   1.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数学作业是用来巩固课堂内容的再认知过程,因此,教师要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突出实践性,能够给予小学生充足的实训机会和巩固空间,有效夯实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使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2.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渐进性。数学作业不仅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复习,还要在认知内容上有所拓展,以此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和深入性,实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知进阶过程,切实促进小学生的深度学习。
   3.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创新性。数学作业不仅要对课堂内容有所巩固、有所拓展,还要有所创新。作业内容的巩固与渐进说明了与课堂内容的联系性,而作业设计的创新性自然就是课堂内容的再拓展和再创新,以此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不仅是数学作业的精心设计者和耐心指导者,也是深度学习的深入钻研者和积极推广者。因此,教师以深度学习为指导思想,积极实现数学作业的针对性、探究性、拓展性等有效设计,主动为小学生的数学巩固和知识复习创设一个体系化、渐进化和拓展化的认知空间,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玉霞.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析[J].天津教育,2020(16):169-170.
   [2]连琦,刘东芝.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20(1):93-94.
   [3]陈玉生.素养为本的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7):59-61.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BY[2020]G093。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德育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小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与人文情感的培养。首先分析小学德育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新时代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研究;新时代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在教学中重视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品德素材,举办多形式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体系中语文要素是一个核心概念。从语文要素的角度对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类文本进行解读,试从语文要素在革命文化类文本中分布的阶梯层次、实施的螺旋上升、落实的整体统一三个角度明晰革命文化类文本的教学指向,促进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革命文化;语文要素;了解特点;厘清结构;丰厚意蕴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排体系中语文要素是一个核心概念,是建构教材文本体系结构的基础,指
摘 要:数学学科的结构性极强,在教学期间,借助结构化主题教学形式对学习模式做出创新调整,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促进其主动学习。现从这一认知出发,提出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的问题,以利于创新学习模式的概念、运算及规律基本指向,并分别从结构梳理、结构介入与结构反思几个角度,说明模式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主题教学;学
摘 要: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等策略,希望能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融合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越来越完善,为现阶段学校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展开创客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重要方式,分别从搭建创意空间、建设师资队伍、组织多元活动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实现创客教育与中小学创新实践教学的整合,旨在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实现“全人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客教育;中小学教育   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展开创客教育,应当从课程建设情况和校园实际发展出发,充分结合学科优势,构
摘 要: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运用智慧教室开展数学教学正好契合这一时代要求。智慧教室又称未来教室,智慧教室环境就是运用平板上课的课堂,更能凸显出现代化教育的有效性,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室环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高效探究,更能实现全员知识的输出,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链接,最终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
摘 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本质是培养小学生数形结合及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极有好处。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识图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读图→画图→用图”能力,采用多元方式培养小学生对主题图的识别与运用能力,基于探究性思维培养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等具体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习题设计;数学识图能力;逻辑思维;数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