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目前,在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被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2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33--35万多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竟达10亿种,更何况现在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生物呢!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只有地球才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而我们人类就是其中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但是我们生活的一切来源都依赖于这个生物圈:每时每刻必须呼吸的空气,温热的阳光,脚踏的坚实的土地,能饮用的生命之水,以及资源来自其他生物的衣食住行,日用药材甚至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哪一项离开大自然都不行。这怎能不让我们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啊!
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必须要与各种生物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不能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就随意地践踏其他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野兔。大自然赐予了所有生命以阳光、空气、土壤,以及适宜的温度,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也都有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惟其如此,万物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整个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和谐发展,教育学生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动物,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二.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在讲人体的营养一章中,让学生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作用之后,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青春期阶段,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保证。不要挑食、偏食;也不能暴饮暴食。不吃早餐;零食不断,影响正餐;甜食过多,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等等,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或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均衡。一日三餐,要讲究科学膳食,才能吃出健康来。关于世界三大公害"烟酒毒品",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危害的基础上,一定要趁热打铁,强化教育他们珍爱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对自己对家庭也对社会都有益处。
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近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联想到人们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从工厂里林立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联想到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从鱼虾死亡、泛着泡沫的黑臭河水联想到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却再被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林林总总的现实,使学生明白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遵循生态规律,才能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否则,人类发展得越快,环境污染的越厉害,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最后人类只能是自掘坟墓,快速走向灭亡的目的地。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就有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垃圾要分类,能回收的要回收;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节约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每一件日常用品,也就间接地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将来才会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四、尊重父母 关爱老人
生命的孕育知识,使学生懂得了一个新生命的来之不易,特别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哺育和培养,借此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家里不和父母顶嘴,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学校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在学生们通过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中,了解了老年人的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含量增加,有机物的比例减少,使骨具有硬脆、易骨折的特性之后,及时教育学生不但要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热别关爱老年人的行走、坐车的安全,以防摔倒发生骨折,把关爱老年人落到实处。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不论哪门学科,我们的最终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的德才兼备的人,都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而不只是教授给他们专业知识。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轨道,甚至使学生将来有才无德,贻害社会。那样,我们做教师的也问心有愧啊!
参考文献:
聂晓勇《初中生物教学应开展德育教育》,《实验教学研究》
张玉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教学》
黎丽华《将社会热点事例引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目前,在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被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2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33--35万多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竟达10亿种,更何况现在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生物呢!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只有地球才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而我们人类就是其中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但是我们生活的一切来源都依赖于这个生物圈:每时每刻必须呼吸的空气,温热的阳光,脚踏的坚实的土地,能饮用的生命之水,以及资源来自其他生物的衣食住行,日用药材甚至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哪一项离开大自然都不行。这怎能不让我们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啊!
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必须要与各种生物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不能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就随意地践踏其他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野兔。大自然赐予了所有生命以阳光、空气、土壤,以及适宜的温度,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也都有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惟其如此,万物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整个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和谐发展,教育学生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动物,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二.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在讲人体的营养一章中,让学生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作用之后,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青春期阶段,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保证。不要挑食、偏食;也不能暴饮暴食。不吃早餐;零食不断,影响正餐;甜食过多,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等等,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或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均衡。一日三餐,要讲究科学膳食,才能吃出健康来。关于世界三大公害"烟酒毒品",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危害的基础上,一定要趁热打铁,强化教育他们珍爱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对自己对家庭也对社会都有益处。
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近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联想到人们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从工厂里林立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联想到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从鱼虾死亡、泛着泡沫的黑臭河水联想到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却再被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林林总总的现实,使学生明白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遵循生态规律,才能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否则,人类发展得越快,环境污染的越厉害,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最后人类只能是自掘坟墓,快速走向灭亡的目的地。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就有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垃圾要分类,能回收的要回收;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节约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每一件日常用品,也就间接地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将来才会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四、尊重父母 关爱老人
生命的孕育知识,使学生懂得了一个新生命的来之不易,特别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哺育和培养,借此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家里不和父母顶嘴,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学校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在学生们通过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中,了解了老年人的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含量增加,有机物的比例减少,使骨具有硬脆、易骨折的特性之后,及时教育学生不但要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热别关爱老年人的行走、坐车的安全,以防摔倒发生骨折,把关爱老年人落到实处。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不论哪门学科,我们的最终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的德才兼备的人,都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而不只是教授给他们专业知识。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轨道,甚至使学生将来有才无德,贻害社会。那样,我们做教师的也问心有愧啊!
参考文献:
聂晓勇《初中生物教学应开展德育教育》,《实验教学研究》
张玉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教学》
黎丽华《将社会热点事例引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