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生动、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在德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一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目前,在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被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2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33--35万多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竟达10亿种,更何况现在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生物呢!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只有地球才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而我们人类就是其中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但是我们生活的一切来源都依赖于这个生物圈:每时每刻必须呼吸的空气,温热的阳光,脚踏的坚实的土地,能饮用的生命之水,以及资源来自其他生物的衣食住行,日用药材甚至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哪一项离开大自然都不行。这怎能不让我们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啊!
  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必须要与各种生物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不能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就随意地践踏其他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野兔。大自然赐予了所有生命以阳光、空气、土壤,以及适宜的温度,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也都有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惟其如此,万物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整个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和谐发展,教育学生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动物,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二.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在讲人体的营养一章中,让学生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作用之后,一定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在迅速生长发育的青春期阶段,要有充足的营养作保证。不要挑食、偏食;也不能暴饮暴食。不吃早餐;零食不断,影响正餐;甜食过多,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等等,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或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均衡。一日三餐,要讲究科学膳食,才能吃出健康来。关于世界三大公害"烟酒毒品",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危害的基础上,一定要趁热打铁,强化教育他们珍爱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对自己对家庭也对社会都有益处。
  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近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联想到人们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从工厂里林立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联想到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从鱼虾死亡、泛着泡沫的黑臭河水联想到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却再被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林林总总的现实,使学生明白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遵循生态规律,才能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否则,人类发展得越快,环境污染的越厉害,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最后人类只能是自掘坟墓,快速走向灭亡的目的地。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就有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垃圾要分类,能回收的要回收;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节约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每一件日常用品,也就间接地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将来才会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四、尊重父母 关爱老人
  生命的孕育知识,使学生懂得了一个新生命的来之不易,特别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哺育和培养,借此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家里不和父母顶嘴,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学校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在学生们通过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中,了解了老年人的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含量增加,有机物的比例减少,使骨具有硬脆、易骨折的特性之后,及时教育学生不但要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从生物科学的角度,热别关爱老年人的行走、坐车的安全,以防摔倒发生骨折,把关爱老年人落到实处。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不论哪门学科,我们的最终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的德才兼备的人,都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而不只是教授给他们专业知识。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轨道,甚至使学生将来有才无德,贻害社会。那样,我们做教师的也问心有愧啊!
  参考文献:
  聂晓勇《初中生物教学应开展德育教育》,《实验教学研究》
  张玉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教学》
  黎丽华《将社会热点事例引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生物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认为,中学计算机的素质教育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关键词:计算机 学生 素质教育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同时,也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课题: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教学重点: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初步掌握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  教学教具:玻璃管、水、墨水、烧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家先看一幅图片,这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它被海水包围着。前面我们学习过,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那这条鱼会不会受到海水对它的压
【摘要】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并具有一定的生物素养,就需要学生喜欢生物知识,主动而积极的学习生物知识。实验教学中引入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育途径,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最新生物学成果,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关键词】生物素养 学习兴趣 生物学成果  中学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并具有一定的生物素
在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被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电量q的计算所困惑;在串并联电路中,又常误把负载简单地理解为电阻;在U-I图象中究竟是切线的斜率表示电阻,还是割线的斜率表示电阻?上述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对定义中的各物理量的含义未真正理解;二是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三是的对物理量定义的本身及其在图象中的表述不能很好地领会。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就上述三
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度发展,生活学习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失眠成为了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镇静催眠药物,但是安眠药物治疗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探索教育评价的新体系?我在教育教学中尝试着对过去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进行一些改变。  一、教学中进行多元评价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评价比较单一,经常采用二元评价,即只在"好"与"差"上评价,这是行不通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
【摘 要】"国培计划"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教学现状的重大教育改革。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全体科学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多方鼎力支持,要在农村小学坚持切实开展有效的探究式科学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国培计划 责任 探究式科学教育 有效性  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
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