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高卢时代的法国史,首先是一部希腊史、罗马史、地中海史。尤里乌斯一恺撒征服高卢之前,希腊哲学家、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波希多尼奥斯(Posidonios d’Apam6e)曾到高卢做过一次旅行。根据他的记叙,彼时高卢人的日常饮料主要是一种用小麦酿造、被叫作“柯尔玛”(corma)的啤酒,有时他们会往酒里掺进一些蜂蜜。
波希多尼奥斯所著的《历史》(Histoire)今已散佚,所幸包括以上记述在内的部分篇章,由公元二世纪的希腊作家阿忒纳伊俄斯(Ath e naios Naukratites)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博览群书时抄录下来,并在其著作《诡辩家的会饮》(Les Deipnosophistes)中做了转述。
稍晚于波希多尼奥斯的罗马历史学家狄奥尼西奥斯(Dionf-siosd’Halicarnasse)在其著作《罗马古代史》(LesAntiquite s romMnes)中,以不屑乃至厌恶的口吻将高卢人大量饮用的啤酒称作“臭气熏天的烂大麦汁”。这种不屑显然可以解释为狄奥尼西奥斯是个喝惯了葡萄酒的罗马人,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葡萄酒对于高卢人而言,还只是一种舶来的奢侈饮料。
事实上,由于啤酒的酿造相对简单,高卢人的日常主要饮料都是啤酒,而葡萄酒的酿造需要更为复杂的工艺以及更长的时间,因此葡萄酒酿造的引进和普及比啤酒酿造的普及更晚、更缓慢,对此法奈特·罗本海默(Fanette Laubenheimer)在《饮在高卢》(BoiSe en Gaule)一书中做过详细分析。
与恺撒几乎同时代的希腊编年史家,西西里的狄奥多吕斯(DiodorusSiculus)在其著作《历史图书馆》(Biblioth e que historique)中记载,高卢人的饮料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大麦和蜂蜜水酿造的啤酒,另一种则是由罗马商人输入的葡萄酒;后者是公元前一世纪时高卢奴隶主和有钱人更喜爱的饮料,他们欣然愿意用一个年轻奴隶去交换一瓮葡萄酒,然后不像希腊人或罗马人那样兑水饮用,而是直接豪饮纯葡萄酒,直至酩酊大醉。按照考古学家马蒂厄·普(Mattieu Poux)的推测,高卢人之所以忌讳往葡萄酒里掺兑其他东西,大概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酒的红色与神秘又神圣的血液相似。
如果暂且撇开葡萄的种植何时引入高卢这一问题,单就高卢人接触到葡萄酒的历史而论,则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六百年前。在葡萄酒输入之前,独立高卢时期(罗马征服之前)高卢人的主要饮料是啤酒和蜂蜜水(Fanette Laubenheimer,Boire en Gaule)。根据参与过马赛古迹发掘的迈克尔·迪特勒在《高卢人的葡萄酒艺术》(Michael Dietler,L’art du vinchez les Gaulois)一文中的考证,公元前七世纪末,居住在意大利中西部的伊特鲁里亚商人经海路最早将葡萄酒传入高卢,此后的数百年里(前六世纪至前二世纪),由于高卢本土尚未掌握葡萄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当地贵族饮用的葡萄酒,主要经海路来自地中海周边的地区:希腊及其殖民地、伊特鲁里亚及意大利南部、地中海西南部的迦太基等地。
在发展海上贸易的过程中,地中海南部以迦太基为中心的腓尼基人,首先制造出一种由好几排水手划桨的船。这种船速度快,适于向西推进的远航。公元前八世纪后期,希腊人也开始加入开拓商业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竞争。至公元前七世纪,沿地中海北部海岸由西向东,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商业据点和殖民地,其中位于小亚细亚最西端的一座港口城市叫作福赛(Phocee,今土耳其Foqa)。
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庞培·特罗古斯(Pompeius Trogus)在其名著《腓利史》(Histoire philippique)中,详细地讲述了马萨利亚建城的过程。公元三世纪的另一位罗马历史学家查士丁(Junianus Justinus)根据庞培·特罗古斯的《腓利史》,撰写了《(腓利史)概要》,这也是如今被引用得最多的关于马萨利亚建城的历史记载。
查士丁告诉我们:“塔克文时代(注: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罗马王政时代第五位国王,前六一六至前五七九在位),来自亚洲的一批年轻的福赛人,……乘船航行至高卢最远端的海湾,并在那里建立了马萨利亚。”这批福赛的希腊水手和商人,乘船沿地中海北部一路向西,绕过希腊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抵达了高卢南部地中海沿岸一个叫拉锡东(Lacydon)的海湾。他们在此定居下来,并建起了一座名叫马萨利亚(Massalia)的城市,也就是今天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Marseille)的前身。从此马萨利亚便成为希腊人的一个重要商贸港,希腊及其殖民地的橄榄、橄榄油、无花果、葡萄酒,开始经由马赛输入高卢,并运至居住在较为内陆的高卢部落。在罗讷河谷的佩格遗址(le Pegue)等地,考古学家就发掘出大量来自希腊的酒瓮。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在马赛的多次考古发掘,尤其是伴随着马赛的城市改造,一九六七至一九七六年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来自希腊(包括希腊在地中海沿岸的殖民地)的陶制葡萄酒瓮,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四世纪。除马赛外,考古学家在更广泛的法国南部沿海地区,也发掘出了数以千计的希腊式葡萄酒瓮的残片。这表明高卢人(至少是濒临地中海的南部高卢人)在那个时期已经大量饮用舶来的葡萄酒,同时也表明当时高卢本地尚不生产葡萄酒。
至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帝国在高卢南部的影响日益增强。对马赛港区域的考古发掘证明,来自意大利的葡萄酒瓮已经逐渐取代了来自希腊的葡萄酒瓮。同样,对法国南部高卢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罗马式酒瓮,时间大致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
此外,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沿海的海底沉船里,考古学家还找到了数量众多的酒瓮,其中二十余艘沉船属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还有五十多艘属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根据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EHESS)研究人员安德烈·切爾尼亚(Andre Tchernia)的统计,公元前一三0至前二十年,总计有五千五百万至六千万个罗马酒瓮运入高卢。
波希多尼奥斯所著的《历史》(Histoire)今已散佚,所幸包括以上记述在内的部分篇章,由公元二世纪的希腊作家阿忒纳伊俄斯(Ath e naios Naukratites)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博览群书时抄录下来,并在其著作《诡辩家的会饮》(Les Deipnosophistes)中做了转述。
稍晚于波希多尼奥斯的罗马历史学家狄奥尼西奥斯(Dionf-siosd’Halicarnasse)在其著作《罗马古代史》(LesAntiquite s romMnes)中,以不屑乃至厌恶的口吻将高卢人大量饮用的啤酒称作“臭气熏天的烂大麦汁”。这种不屑显然可以解释为狄奥尼西奥斯是个喝惯了葡萄酒的罗马人,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葡萄酒对于高卢人而言,还只是一种舶来的奢侈饮料。
事实上,由于啤酒的酿造相对简单,高卢人的日常主要饮料都是啤酒,而葡萄酒的酿造需要更为复杂的工艺以及更长的时间,因此葡萄酒酿造的引进和普及比啤酒酿造的普及更晚、更缓慢,对此法奈特·罗本海默(Fanette Laubenheimer)在《饮在高卢》(BoiSe en Gaule)一书中做过详细分析。
与恺撒几乎同时代的希腊编年史家,西西里的狄奥多吕斯(DiodorusSiculus)在其著作《历史图书馆》(Biblioth e que historique)中记载,高卢人的饮料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大麦和蜂蜜水酿造的啤酒,另一种则是由罗马商人输入的葡萄酒;后者是公元前一世纪时高卢奴隶主和有钱人更喜爱的饮料,他们欣然愿意用一个年轻奴隶去交换一瓮葡萄酒,然后不像希腊人或罗马人那样兑水饮用,而是直接豪饮纯葡萄酒,直至酩酊大醉。按照考古学家马蒂厄·普(Mattieu Poux)的推测,高卢人之所以忌讳往葡萄酒里掺兑其他东西,大概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酒的红色与神秘又神圣的血液相似。
如果暂且撇开葡萄的种植何时引入高卢这一问题,单就高卢人接触到葡萄酒的历史而论,则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六百年前。在葡萄酒输入之前,独立高卢时期(罗马征服之前)高卢人的主要饮料是啤酒和蜂蜜水(Fanette Laubenheimer,Boire en Gaule)。根据参与过马赛古迹发掘的迈克尔·迪特勒在《高卢人的葡萄酒艺术》(Michael Dietler,L’art du vinchez les Gaulois)一文中的考证,公元前七世纪末,居住在意大利中西部的伊特鲁里亚商人经海路最早将葡萄酒传入高卢,此后的数百年里(前六世纪至前二世纪),由于高卢本土尚未掌握葡萄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当地贵族饮用的葡萄酒,主要经海路来自地中海周边的地区:希腊及其殖民地、伊特鲁里亚及意大利南部、地中海西南部的迦太基等地。
在发展海上贸易的过程中,地中海南部以迦太基为中心的腓尼基人,首先制造出一种由好几排水手划桨的船。这种船速度快,适于向西推进的远航。公元前八世纪后期,希腊人也开始加入开拓商业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竞争。至公元前七世纪,沿地中海北部海岸由西向东,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商业据点和殖民地,其中位于小亚细亚最西端的一座港口城市叫作福赛(Phocee,今土耳其Foqa)。
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庞培·特罗古斯(Pompeius Trogus)在其名著《腓利史》(Histoire philippique)中,详细地讲述了马萨利亚建城的过程。公元三世纪的另一位罗马历史学家查士丁(Junianus Justinus)根据庞培·特罗古斯的《腓利史》,撰写了《(腓利史)概要》,这也是如今被引用得最多的关于马萨利亚建城的历史记载。
查士丁告诉我们:“塔克文时代(注: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罗马王政时代第五位国王,前六一六至前五七九在位),来自亚洲的一批年轻的福赛人,……乘船航行至高卢最远端的海湾,并在那里建立了马萨利亚。”这批福赛的希腊水手和商人,乘船沿地中海北部一路向西,绕过希腊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抵达了高卢南部地中海沿岸一个叫拉锡东(Lacydon)的海湾。他们在此定居下来,并建起了一座名叫马萨利亚(Massalia)的城市,也就是今天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Marseille)的前身。从此马萨利亚便成为希腊人的一个重要商贸港,希腊及其殖民地的橄榄、橄榄油、无花果、葡萄酒,开始经由马赛输入高卢,并运至居住在较为内陆的高卢部落。在罗讷河谷的佩格遗址(le Pegue)等地,考古学家就发掘出大量来自希腊的酒瓮。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在马赛的多次考古发掘,尤其是伴随着马赛的城市改造,一九六七至一九七六年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来自希腊(包括希腊在地中海沿岸的殖民地)的陶制葡萄酒瓮,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四世纪。除马赛外,考古学家在更广泛的法国南部沿海地区,也发掘出了数以千计的希腊式葡萄酒瓮的残片。这表明高卢人(至少是濒临地中海的南部高卢人)在那个时期已经大量饮用舶来的葡萄酒,同时也表明当时高卢本地尚不生产葡萄酒。
至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帝国在高卢南部的影响日益增强。对马赛港区域的考古发掘证明,来自意大利的葡萄酒瓮已经逐渐取代了来自希腊的葡萄酒瓮。同样,对法国南部高卢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罗马式酒瓮,时间大致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
此外,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沿海的海底沉船里,考古学家还找到了数量众多的酒瓮,其中二十余艘沉船属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还有五十多艘属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根据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EHESS)研究人员安德烈·切爾尼亚(Andre Tchernia)的统计,公元前一三0至前二十年,总计有五千五百万至六千万个罗马酒瓮运入高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