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星状细胞对胰腺癌AsPC-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腺星状细胞(PSCs)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基质细胞因子-I(SDF-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PSCs,收集及浓缩PSCs条件培养液(PSC-CM),应用不同浓度的PSC-CM、抗SDF-1抗体(anti-SDF-1)及两者联合应用处理AsPC-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sPC-1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对照组及0.25、0.5、1 μg/μl PSC-CM组AsPC-1细胞增殖的吸光度值(A490)分别为0.437 ±0.041、0.472±0.048、0.553±0.057、0.690±0.051,PSC-CM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细胞增殖,其中0.5、1μg/μl PSC-CM组与对照组间以及0.5 μg/μl与1μg/μl PSC-CM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anti-SDF-1组、PSC-CM组及PSC-CM± anti-SDF-1组细胞增殖的A490值分别为0.407±0.028、0.416±0.030、0.629±0.048、0.481±0.049;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5.3±7.1)、(34.8±5.6)、(140.9±12.7)、(56.5±5.9)个;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7.1±2.9)、(29.1±4.2)、(81.5±8.2)、(46.4±4.4)个.anti-SDF-1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C-CM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或P<0.01),PSC-CM± anti-SDF-1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较PSC-CM组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PSC-CM可促进AsPC-1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机制为部分通过SDF-1/CXCR4受体配体系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泪小管前壁切除联合泪道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距内眦睑缘3 mm平行切开眼睑皮肤,暴露膨大脓肿的泪小管,水平切开泪小管,清除泪小管内脓性分泌物、结石及肉芽组织。一根软性硅胶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从上下泪点置入泪道,经泪囊、鼻泪管一同进入鼻腔并将两端打结。切除多余扩张的水平部分泪小管前壁,用8-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残余的泪小管后壁,包绕支撑管,重建泪小管。术后观察6~12个月。结果
张凤春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发病机制为阴阳平衡失调,病位常涉及心肝脾肾,主要是脾胃,其次是肝,病性为本虚标实。临床辨证上常见证型分别为:心脾两虚、脾虚肝亢、痰火内扰、肾
目的 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进行门诊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国商环进行改良儿童包皮环切术520例(研究组),选择同期传统包皮环切术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100.0%.研究组手术时间(5.23±1.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9.31±5.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术后24h、去环时视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其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130例(130眼),分析其病因,观察术后视力。结果130例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7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41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5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PPR)11例,视网膜裂孔和脱离(RH/RD)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2例,单纯玻璃体积血2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