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常质疑,认为要求精细化就影响了人性化,强调管理细节就轻视了战略。实则不然,细节才能使“企业帝国”经久不衰。英荷(英国、荷兰联营)皇家壳牌集团(以下简称壳牌集团)提出的“优化人才比优化资产更重要”的战略思想,就说明了他们把战略落实到了细节上。壳牌集团在相信和善待员工的基础上,宽容员工的边缘化行为,提倡员工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实施宽容型管理;同时,坚持财务管理上的保守理念,按预算开支,按计划投资,从不随意大方的花钱,实施全员成本控制。
壳牌集团为建立有凝聚力的组织,在组织内部以共同愿景来凝聚人心,用企业文化及价值观来影响人、改变人;而且首倡学习型组织,提倡思想多元化、互相学习和促进、分享知识和经验、平等对话、无障碍交流。他们坚持统一的“八项主要技能”培训,包括计划与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解决问题与对策、沟通技能、谈判技能、团队合作、授权技能、指导技能等;同时,壳牌集团也舍得出大价钱为少数员工做量身定做的培训。壳牌的管理有刚有柔,刚柔相济。规范化到位,人性化突出,不偏不倚。中国古人提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而今日,壳牌做到了。
记得2008年奥运前夕,我国各地的维稳办需要充分注意七大板块的不稳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城乡移民与拆迁失地农户”,看看壳牌集团在中国的项目建设征地细节,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
殼牌集团与中海油合作在惠州建厂,项目征地涉及8700多村民的搬迁。集团按照世界银行的非自愿移民“4.30导则”和中国政府相关规定的双重标准进行。先就安置区的选址以及房屋的设计问题听取村民意见,再建起明亮宽敞的新居,还配套建一批生活娱乐设施,增加修建路灯和村民自行车专用道。他们还充分考虑拆迁失地村民的再就业,提供了各种技能培训,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人安排到公司的后勤服务岗位(包括厂区清洁卫生、环境绿化和保安等)。同时,将工作服承包给村办企业清洗,甚至帮助当地经济困难的村民开办理发店、小吃店和修理店。他们的“屋顶菜园计划”帮助1000多户居民在自家的屋顶种上了蔬菜;而“扶持村办企业”的计划则出钱聘请顾问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起步阶段将制作标识牌、货运托盘及操作台等一些辅助性施工项目交给村办企业来做。这样的无微不至,移民怎么还会无事生非?
事,靠细节支撑起标准;人,靠细节树立起素质。细节依赖的又是什么呢?答案很明确,是认真的态度,是科学的精神。做对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全部流程、做透每一程序,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能做到;打造一个优秀的组织并不易,关键在于上进的、负责任的文化支持下的科学精神,坚守法律、遵从规则、讲究逻辑、环环紧扣,不虚伪、不忽悠、不专断、不蛮横,这样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
员工人数11.5万的壳牌集团自1907年改名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算起已经有102岁了,他们在100岁的时候登上世界500强的季军位置,2009年以4583.61亿美元的营业额荣登榜首,2年业绩提升了43.8%。我们倾全国石油之力“先有好多儿子,勉强安排一个老子”地堆起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其营业额总和也只是壳牌的84.9%,如果对比细算其资产效益率、人均营业额和安全环保事故率则更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以回到一个发了霉的“做强与做大”的话题。
看最新的《全球500强排行榜》,中石化排名第9,中石油第13,中农工建四大银行都榜上有名而且都在160位之前,还有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化集团、南方电网排名都在200强之列。中国人在一片大国崛起的口号声中已经飘飘然了,中国企业在民族复兴的号角声中越来越激昂了。但是,我们如果认为目前的水平就俨然是全球老大,不免有些幼稚,虽然以上这些国有企业都是国内网站流量的保证,但他们的新闻一出现,无论正面、负面,“草泥马”的网民们往往不由分说地一片板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壳牌集团是“因强而大”,我们的多数国企则是“只大不强”。
网民本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群体,可能不客观;但是,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运营不实,资本运作却不甘落后,借助政府力量做垄断的买卖,大块的“国进民退”带来的收益通过拐弯抹角的资本运作最终流向了少数利益集团的口袋,使人们很难相信到底有多少人在思索企业的本身发展。如此以往,事情如何做细?企业如何做透?国企如何做强?国家几时复兴?
何况,国企的问题也不只是少数企业家的问题。比如,中石油也在向壳牌集团学习“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也在像壳牌集团一样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甚至也采用壳牌集团的“人高我高”的薪酬管理思路;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远没有预料的好,很多事情做不透、做不细致。
毋庸置疑,细节的背后有太多体制的问题。比如,企业承担了过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常常“维稳”压力大于经营压力;企业家的责任、压力与可公之于众的利益不相称,责任心与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且容易产生贪腐;经济杠杆的作用有限,不得不更多采用政治手段,出现干部职数过多,管理层日渐庞大,不仅极大地影响效率和效益,且自然产生唯上是从、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现象;市场化不充分,迷恋事业单位的过去,习惯于行政管理方式;企业化不到位,政策性利润充分,掩盖了经营问题和管理矛盾;人员流动率过低,分配过于讲求平衡,容易形成组织化惰性,严重缺乏工作激情。
细节的问题是显性的、是外在的、是表面的;深究起来,细节最终是战略的、是机制的、是文化的。现在,中国在讨论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的时候是有本钱支撑了,但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则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素质,取决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与时俱进。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壳牌集团为建立有凝聚力的组织,在组织内部以共同愿景来凝聚人心,用企业文化及价值观来影响人、改变人;而且首倡学习型组织,提倡思想多元化、互相学习和促进、分享知识和经验、平等对话、无障碍交流。他们坚持统一的“八项主要技能”培训,包括计划与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解决问题与对策、沟通技能、谈判技能、团队合作、授权技能、指导技能等;同时,壳牌集团也舍得出大价钱为少数员工做量身定做的培训。壳牌的管理有刚有柔,刚柔相济。规范化到位,人性化突出,不偏不倚。中国古人提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而今日,壳牌做到了。
记得2008年奥运前夕,我国各地的维稳办需要充分注意七大板块的不稳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城乡移民与拆迁失地农户”,看看壳牌集团在中国的项目建设征地细节,不得不令人唏嘘不已。
殼牌集团与中海油合作在惠州建厂,项目征地涉及8700多村民的搬迁。集团按照世界银行的非自愿移民“4.30导则”和中国政府相关规定的双重标准进行。先就安置区的选址以及房屋的设计问题听取村民意见,再建起明亮宽敞的新居,还配套建一批生活娱乐设施,增加修建路灯和村民自行车专用道。他们还充分考虑拆迁失地村民的再就业,提供了各种技能培训,把一些力所能及的人安排到公司的后勤服务岗位(包括厂区清洁卫生、环境绿化和保安等)。同时,将工作服承包给村办企业清洗,甚至帮助当地经济困难的村民开办理发店、小吃店和修理店。他们的“屋顶菜园计划”帮助1000多户居民在自家的屋顶种上了蔬菜;而“扶持村办企业”的计划则出钱聘请顾问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起步阶段将制作标识牌、货运托盘及操作台等一些辅助性施工项目交给村办企业来做。这样的无微不至,移民怎么还会无事生非?
事,靠细节支撑起标准;人,靠细节树立起素质。细节依赖的又是什么呢?答案很明确,是认真的态度,是科学的精神。做对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全部流程、做透每一程序,只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能做到;打造一个优秀的组织并不易,关键在于上进的、负责任的文化支持下的科学精神,坚守法律、遵从规则、讲究逻辑、环环紧扣,不虚伪、不忽悠、不专断、不蛮横,这样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
员工人数11.5万的壳牌集团自1907年改名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算起已经有102岁了,他们在100岁的时候登上世界500强的季军位置,2009年以4583.61亿美元的营业额荣登榜首,2年业绩提升了43.8%。我们倾全国石油之力“先有好多儿子,勉强安排一个老子”地堆起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其营业额总和也只是壳牌的84.9%,如果对比细算其资产效益率、人均营业额和安全环保事故率则更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以回到一个发了霉的“做强与做大”的话题。
看最新的《全球500强排行榜》,中石化排名第9,中石油第13,中农工建四大银行都榜上有名而且都在160位之前,还有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化集团、南方电网排名都在200强之列。中国人在一片大国崛起的口号声中已经飘飘然了,中国企业在民族复兴的号角声中越来越激昂了。但是,我们如果认为目前的水平就俨然是全球老大,不免有些幼稚,虽然以上这些国有企业都是国内网站流量的保证,但他们的新闻一出现,无论正面、负面,“草泥马”的网民们往往不由分说地一片板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壳牌集团是“因强而大”,我们的多数国企则是“只大不强”。
网民本是无组织、无纪律的群体,可能不客观;但是,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运营不实,资本运作却不甘落后,借助政府力量做垄断的买卖,大块的“国进民退”带来的收益通过拐弯抹角的资本运作最终流向了少数利益集团的口袋,使人们很难相信到底有多少人在思索企业的本身发展。如此以往,事情如何做细?企业如何做透?国企如何做强?国家几时复兴?
何况,国企的问题也不只是少数企业家的问题。比如,中石油也在向壳牌集团学习“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也在像壳牌集团一样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甚至也采用壳牌集团的“人高我高”的薪酬管理思路;但是,学习的效果却远没有预料的好,很多事情做不透、做不细致。
毋庸置疑,细节的背后有太多体制的问题。比如,企业承担了过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常常“维稳”压力大于经营压力;企业家的责任、压力与可公之于众的利益不相称,责任心与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且容易产生贪腐;经济杠杆的作用有限,不得不更多采用政治手段,出现干部职数过多,管理层日渐庞大,不仅极大地影响效率和效益,且自然产生唯上是从、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现象;市场化不充分,迷恋事业单位的过去,习惯于行政管理方式;企业化不到位,政策性利润充分,掩盖了经营问题和管理矛盾;人员流动率过低,分配过于讲求平衡,容易形成组织化惰性,严重缺乏工作激情。
细节的问题是显性的、是外在的、是表面的;深究起来,细节最终是战略的、是机制的、是文化的。现在,中国在讨论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的时候是有本钱支撑了,但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则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素质,取决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与时俱进。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