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孤儿情结在《伊豆的舞女》中的体现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川端康成日本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创作理念由全盘西化转为继承传统,最终在东方传统美的现代探索中确立了自己的文学方位。他作品的精髓曾被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概括为:“川端创造了具有日本美,东方美的艺术。”《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坛横空出世的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川端康成的青年时期,讲述了男主人公在旅途中与同行舞女的暧昧过程,整部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的是川端康成作为一个孤儿的内心郁结以及在此种心理的影响下的行为体现。
  关健词:身世及经历 孤儿心理 人道主义精神
  一.川端康成家庭环境及成长经历
  1.家庭环境
  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父亲荣吉是一位医生,母亲阿玄本是川端康成的伯母,在荣吉长兄恒太郎逝世后便嫁给荣吉。川端康成因早产的缘故身体孱弱,身体上的虚弱并没有成为他生活的最大阻碍,父母的相继离世以及祖母和姐姐的离开对川端康成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2.亲人离世
  川端康成的父亲荣吉患有肺结核病,母亲因长年照顾父亲也染上该病,分别于于川端康成两岁和三岁离世。祖父三八郎承受着丧失亲人的悲痛接回孙子和孙女,将姐姐芳子寄养在姨父家中。极少与外界接触的川端康成直到上小学前,他“除了祖父母之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i祖父强大的内心防线在姐姐芳子去世后彻底溃败,祖孙二人的生活长期保持着“相对无言”的状态。他说过,“姐姐的死,我也只有通过祖父的悲伤才感受到,祖父对姐姐的死十分哀伤,也硬逼着我哀伤。我搜索枯肠,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感情,寄托在什么东西上才能表达我的悲痛。只是老弱的祖父悲恸欲绝,他的形象刺痛了我的心。”ii由此可见,祖父虽解决了川端康成的基本生活问题,但他长期的抑郁状态促使川端康成形成了异于常人的“淡紫色”性格和忧郁的文人气质。川端康成的孤僻与深刻的自省意识也是受祖父的影响,他喜欢一个人坐在山头发呆,每觉心中伤痛略有削减时,就会想起祖父冰冷凄凉的面庞,这不断提醒他不能留祖父一人在悲伤情绪中,十五岁那年川端康成沦为了孤儿。
  3.婚恋过程
  川端康成一生邂逅了四个叫“千代”的女子,第一个“千代”是债主的女儿,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川端康成错把千代给予他的帮助视为了爱情,两人之间的联系因债务偿还结束而终结,在伊豆岛散心的过程中偶遇第二个“千代”——巡回演出艺人团队中的一名舞女,“他看到了她,他的眼睛再也无法从她的身上移开,她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充满了诱惑力。”iii,含蓄但又期望两个人获得较多的相处时间是川端当时的状态,第一个“千代”带给他的伤痛尚未治愈,面对第二个“千代”时,这一种淡淡的情愫又让他产生了一种悲观的宿命观。第三个“千代”为酒馆的女侍,一段时间内成她为川端康成情感上的寄托,但第三个“千代”是一个即将做他人妻的女子,连环的打击和伤害让他在遇到第四个“千代”时,就迅速发展成为结婚对象,但两人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分手。
  回顾其坎坷曲折的婚恋历程,频遭打击的川端康成虽然坚持下来,最终收获了一段稳定的爱情和一个完满的家庭,但是,他的身上彰显不出历经磨难之后的韧劲,感情上的伤害带给他的是无奈叹息与极度自卑。
  二.《伊豆的舞女》中的孤儿心理及体现
  1.弃子心理
  “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这是摘自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语句。他把人生的起点视为上帝的抛弃而不是常人眼中的给予和馈赠,这足以证明在川端康成的心中“被遗弃”是一件看似残忍却极为正常的现象,因为他的命运就是从“抛弃”开始,“孤儿”的孤独与自卑就是在反复的遗弃中积淀形成并渗透进生活当中,川端康成作为一名弃子,看到孤儿会产生同情心和同理心,因此,在《伊豆的舞女》中艺人团队的总领和他的妻子匆匆赶路的原因是要到下田为夭折的宝宝过四十九天,这样的情节设置与川端康成的经历是紧密联系的,在他看来,虽然自己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但是他生命的起点与文中夭折的孩子并没有区别,或者说他的命运甚至比夭折的孩子更加凄惨。在《伊豆的舞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家在东京什么地方?”“不,我在学校住宿”“令尊健在吧?”……iv两个有关家庭的问题,小说主人公的回复干脆利落,面对问自己父亲在否的问题更是选择了逃避。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只能说创作该部作品时的川端康成已经从心理上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孤儿的事实,但缺乏向外界揭露伤疤的勇气。
  2.渴望肯定与被爱
  “我听见舞女说:是个好人。是啊,是个好人的样子。真是个好人啊,好人就是好人嘛。”“连我本人也朴实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我已经二十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已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v主人公能从舞女们的低声谈论中搜索出赞赏他的词汇,证明他极度渴望得到他人肯定,普通的的夸奖却激起主人公心中的涟漪,正是因为这句“是个好人”,才让主人公直面自己内心扭曲的根源——孤儿。这一段的描写,是川端康成内心的真实写照,二十几岁的他在无限循环的自省中成长,有时自己都无法忍受自身令人窒息的忧郁,简单的“是个好人”就能唤醒他沉睡已久的心灵。
  至亲至爱的离世带给川端康成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切肤之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幼时爱的缺失会留下心理阴影导致一种“泛爱”感情的产生。“我就近与舞女相对而坐,慌张地从衣袖里掏出一根香烟。”vi“就近”与“慌张”两个词可以充分展现男主人公在见到舞女之后内心的激动和不自然,同行途中,男主人公确定舞女对他的感情后,两人之间的独处就变得微妙且洋溢着浪漫气息,脉眿温情则通过川端康成的笔触展现出来,对舞女容貌的描写,着重刻画舞女“亮晶晶”与“又大又黑”的眼睛,虽然用词较为简单直白,没有反复的雕琢可细腻的描写,却传递出发自内心的真诚爱恋。“舞女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索性弯着身子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然后将撩起的衣服下摆放下,对站着直喘粗气的我说:请坐。”vii。细节中流露出舞女对“我”的照顾和爱意,只有被“爱”包围时的川端才能忽略自己的孤儿身份,不顾一切的追逐爱并享受被爱,即使最终是以“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川端康成享受了爱的过程。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余华新作《第七天》自问世以来争议不断,学者在空间、虚构、写作意图等方面都提出了犀利的观点。在此,我将在前人的基础,结合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理论探讨余华《第七天》的叙述方式。此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及叙事情节讲述《第七天》的零度写作。  关健词:零度写作 《第七天》  “零度写作”作为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随着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兴起由法国著名结构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最早
内容摘要: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是清代性灵代表诗家。张问陶的题壁诗在当时影响深远,评家提及张问陶多言及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组诗。《宝鸡县题壁十八首》批判现实,在当时及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好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具备诗史意义。其诗史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二是补史实之缺,正史实之误;三是传播原作,引发和作;四是留传后世,形成题壁文化。  关键词:张问陶 题壁 意义 诗史  张问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加快改革的脚步,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此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有着相当强烈的求知欲望,外部世界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情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们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
内容摘要:余华的《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后半生的命运坎坷多艰,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福贵最终却以一种超脱、悠然的姿势抒写着自己的劫后余生。原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他已经找到了一种自我救赎的道路——温柔地忍耐。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叙事艺术这三个方面来解读余华《活着》的魅力。  关键词:《活着》 余华 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 叙事艺术  一.人物形象——主人公福贵的人生态度及起由  在《活着》中,作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内容摘要:《快件》是美国越战著名叙事作品,以作者迈克尔·黑尔本人在越南战场的战地记者经历为素材写作而成。分析以黑尔为代表的战地记者和黑尔所采访的美国士兵的参战心理,展示人物战前与战后的心理落差,揭露越战对参战人员的心理创伤。  关键词:越南战争 战地记者 美国士兵 参战心理  越南战争,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参加的又一次海外战争,也是二战以来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
【摘 要】中职学校女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素质,在体育活动上表现出与男生绝然不同的一面。加强女生对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的理解,让女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身体健康与体育的关系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职女生心理素质与体育素养的内涵作分析,并对如何培养中职女生体育素养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职;女生;体育素养;培养;实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
关键词:小学生;快乐学习  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以良好的教学面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
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因此,只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各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