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萍钢安钢实际生产装备情况,对品种钢45#钢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大渣量单渣法转炉脱磷技术,配合铁水预处理单喷镁法脱硫工艺以及炉后优化脱氧合金化技术或LF炉精炼脱硫工艺,对45#钢的两种生产工艺方案从转炉脱磷、转炉终点情况、夹杂物控制、铸坯质量以及不同的脱硫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种工艺中成本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两种工艺实施条件下,转炉采用大渣量单渣法脱磷能满足45#钢磷小于0.025%的成分设计要求,其中铁水Si越低越有利于成品磷的控制,即脱磷率越高;同时对在两种工艺终点碳(出钢碳)较低的情况下(C:0.05%~0.07%),即钢水氧含量较高的条件下,钢中夹杂物都能够达到质量要求,但LF炉精炼工艺更优于夹杂物的控制且成品硫更易于控制。实践中,铁水预处理脱硫后冶炼,成品硫值稍高于LF炉成品硫值分布,但在45#钢成分设计水平之内,在连铸配水机制相同的条件下,铸坯质量满足轧制要求,夹杂物等级在0.5~1.0之间波动,且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吨钢成本比LF精炼成本下降36元/t钢。研究中也发现,连铸比水量过大会造成铸坯质量下降,在比水量控制在0.8~1.0L/kg、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25±10℃条件下,能实现铸坯质量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