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做个懂孩子的班主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者日益关注的话题。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这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我校是一所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是24小时在校,相对于非寄宿制的学校来说,管理上更加困难。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工作中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更有效力。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给我极大的启示,他说::“要关心学生生活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完美的精神生活。”我把这段话看作是班主任展开常规工作的要求,更把它视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的指航明灯。
  【案例描述】
  一、背景简介
  这天,我班一同学神色慌张地告诉我:“老师,小A(女)在宿舍区自残,她拿刀片割得手臂全是血,好可怕。”
  这是初一新生入学约3个月,同学们还在逐步适应寄宿制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而尽管我已经带过一届学生,但对于自残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心里不由地犹豫了一下:“我该若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二、回顾历史
  新生入学约一周,小A的同桌就发现她用小刀轻轻的划前臂,作为班主任的我立刻警觉起来,学生的安全问题可是大事啊!我立刻找到她,看其前臂,发现只有微红的痕迹,询问情况,她说是不小心划的,也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说自己不会自残的。由于刚入学,对学生情况不够了解,因此我采取暗中观察,也吩咐其同桌帮助观察的措施。在其后的两个多月中,并未发现异常的情况。
  三、问题分析
  经过思考,我想:“作为班主任,我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先批评指责她,必须得到她的信任,让她有安全感,先听听她怎么说。”
  随即我找到小A,看到了她前臂有几条新的伤及皮肤的划痕,新伤口的血已经止住,仔细观察发现还有许多很淡的旧伤,说实话,已身为人母的我,看到孩子伤痕累累的手臂,我感到一阵心疼,同时我也向她表达了我的感觉,并耐心的询问她经常割手臂的原因。在谈话过程中,了解到她在小学五年级左右就开始有这样的习惯,自述主要原因是母亲对她的学习要求过高,而母亲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比较罗嗦,且对她的生活不够关心,她与父亲的感情好些,但父亲经常出差,对她关心不够细腻,由于父母较忙,她曾长时间与姨妈居住,在家时母亲一说她,她就很烦,而自己本来又因为长得矮而自卑,就经常用刀片划手自残,父母对此毫不知情;并自述为了弥补情感的缺失,经常上网,且在未入学时就通过学校贴吧认识了我校已毕业的学生小B,并在网上互称为男女朋友,入学后两人经常通电话,也曾在学校后面的电影场见面,入学后自残主要因为小C的原因及母亲的原因。
  四、问题解决
  也许是我的冷静、耐心和亲和力以及平时工作的细致感染了她,她向我敞开了心扉。她在叙述与母亲关系时,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当她情绪激动、泪流满面时,我给了她温暖的拥抱,轻轻的拍她的背,使她的情绪慢慢平复。接着的沟通比较顺畅,她也意识到网恋的危害性。然后针对如何交友、如何与父母交流、如何体谅父母,及对于如何宣泄情绪给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接下来的两天我与其同宿舍的同学谈心,引导孩子们相互关心,课余我推荐她看一些励志和珍爱生命的书籍,并鼓励她当小组长、参与我带的生物课外探究活动小组,融入集体,帮她找到自信。为了防止她再出现自残的现象,我经常与她谈心,激励她树立学习目标,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且与她约定,若坚持到期末未再出现自残现象,我将给予她一定的奖励。
  其后,小A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与小B不在联系,且热心于班级事务,显得比较阳光,在生物课外探究活动小组中表现出色。
  【案例反思】
  1、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进入青春期后,对待很多问题感到迷惘,而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是24小时在校,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指导和爱。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很显然,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我们老师只有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老师才会有相对应的因材施教。但我们不能歧视出现问题的学生,更不能对他们表达出厌恶的情绪,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能成为大树的我们要让他们成为参天大树,能成为小花的我们也要让他们呈现最美丽的色彩。
  3、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从出生到18岁才基本定型,在这么漫长的阶段发展里,孩子的人格是可塑的。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环境等都是孩子人格影响因素。遇到这样的问题,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未必是一本万利,理解孩子,和他们一起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认真地与他们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与其感同身受才是教育的黄金法则。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老师更应该用理解、宽容、善待和接纳的态度来对待还很稚嫩的心灵,真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他文献
活动缘由:《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球”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玩到的,孩子们每次在玩球的时候都对这些小球感兴趣,但是每次在玩球之后,球都会散落一地,滚来滚去。当我要求他们捡起来放好后,他们都会和我抱怨:球会滚动,放不稳。于是我就产生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寻找让小球一下子就站稳的方法呢?接下来我就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调皮的小球》
教学内容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下册《乡情》  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形成基本音乐素养。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形成基本的文化素养。突出学科特点,关注科学综合,用各种表现形式为内容服务,突出音乐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
教材分析:《测量力的大小》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在这之前,学生通过探究使小车运动的力,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等,有了这些科学概念基础,本课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力是有大小的,并学会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测试操作中掌握技能,使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指导学生明白怎样做才不会超过测力计最大
【摘 要】词汇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技巧的形成离不开词汇的 积累与运用。本文简析了农村普通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一些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做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词汇教学 指导学习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技巧的形成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词汇量的大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