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计算思维培养: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解决数学问题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图形化编程语言Scratch为载体来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学习变得更加便利,并且开始走向大众化和全民化,学生的学习形式也不再单一,学习需求更加精细和个性化[1],对于成人教育来说,成人教育的
案例缘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借助自己所熟悉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近期,笔者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实施线上教学活动的态度及需求,在自己
“变式探究”是教师在“变式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创设合理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变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点燃学生内心探究的种子。通过“变式探究”,教师为学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编程教学实践,对学生发展而言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趣味编程,避免信息技术教学的枯燥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二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发布后,计算思维已成为一线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关注点。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把和计算机教学有关的内容全
常常听到人们议论,某公看上去身体那么健康,一年到头也不患一次感冒,却不知不觉地得了癌症,溘然离开人世,真是想不到啊!  其实这并不奇怪,科学家早已发现,许多癌症病人在平时的确很少患感冒。德国赞克尔教授和他的同事还发现,在平均每年感冒不足1次者,比1年内感冒几次者患癌症的机会高5~6倍。可见感冒有助于防癌。那么,如何解释这种“歪打正着”的现象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抵抗疾病入侵的作用。感
● 问题提出  “设计与制作动画”是江苏省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的内容,其因具有独特的魅力而深受学生喜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沿用了传统的讲授模式,课堂上按部就班地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演示制作动画的操作步骤,学生也仅为掌握知识点而一遍遍地重复简单的基础操作,不能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贯穿起来,遇到问题不会灵活运用,更无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