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打瓦”试解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耸打瓦”一词出自蒲松龄的俚曲《穷汉词》。关德栋选注《聊斋俚曲选》认为“打瓦是衍音”,邹宗良校注《聊斋俚曲集》认为打瓦是“摆好目标后用砖石从远处击倒”的一种游戏,都不准确。清人丁柔克《柳弧》记载“湖北人谓事大坏曰‘打瓦’”,并详细记载了“打瓦”一词的来历。今人姚雪垠在《长夜》中使用“打瓦”一词,并解释说“‘打瓦’就是倒楣,不过专指家运败坏而言。”因此,《穷汉词》中的“耸打瓦”应是“无能败家子”的意思。
其他文献
《聊斋志异》有不少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浓郁的儿童情趣吸引了无数的儿童读者。其儿童情趣主要表现在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表现在富有趣味性和幻想色彩的
《聊斋志异》是《偷桃》的最早版本吗?蒲松龄是记录《偷桃》故事的第一人吗?伊本·白图泰的《异境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认识,即阿拉伯人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庭院,包括聊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东向门楼一间,“青砖、灰瓦、茅草顶”,具有浓郁的明清风格。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1938年毁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