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远期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组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统计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术后12~24个月动脉畅通率。结果研究组
【机 构】
: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远期预后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6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研究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组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统计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术后12~24个月动脉畅通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增加幅度大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82%(3/34)]低于对照组[30.30%(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24个月,两组动脉畅通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提高术后动脉畅通率、改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方法根据儿童MDS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对21例儿童MD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对其重新分型。结果21例患儿中男14例,女7例;临床表现:贫血12例(57.1%),出血6例(28.6%),发热15例(71.4%),肝脾肿大11例(52.4%)。实验室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丹参多酚酸组,每组1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丹参多酚酸组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给予尾静脉注射10 mg/kg丹参多酚酸,连续7 d,每日1次,IR组及Sham组给予同等剂量氯化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末次给药6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允许总误差(TEa)导出的西格玛(σ)度量在临床血液学项目分析质量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四个不同的TEa标准、2017年第一次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作为偏倚以及室内质控数据累积的变异系数(CV)作为不精密度来计算2个批次的σ值;分析不同标准的σ度量在临床血液学项目分析质量上的差异;并依据σ度量水平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规则。结果依据生物学变异标准得出的σ值较低,σ≥6的比例
目的探究螺旋CT血管造影(SCTA)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VU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ACI患者58例行SCTA、CV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SCTA、CVUS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对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检出情况。结果SCTA、CVUS联合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93.10%)高于SCTA及CVUS单项检查(75.86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46例疑似DVT的长期卧床患者,对其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以静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浆D-二聚体单独及联合诊断DVT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并对比不同类型(混合型、中央型、周围型)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静脉造影检查显示,本
目的探究康艾注射液联合P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及血清T细胞亚群、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PC方案(紫杉醇+卡铂)治疗,实验组予以PC化疗方案+康艾注射液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KPS评分、血清T细胞亚群(CD4+、CD4+/CD+、CD+、C
目的了解医院血液科病房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致病菌623株,革兰阴性菌占55.7%,革兰阳性菌占33.3%,真菌占11.0%。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液(40.9%)、痰液(26.0%)和尿液(14.0%)。前3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5.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1%)和肺炎克雷伯菌(10.1%)。大肠埃希菌和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腹腔镜腹膜代阴道成形手术方式(下推腹膜式)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应用新的腹腔镜下推腹膜手术方式行阴道成形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置引流管比率、排气时间、术后使用止疼药比率、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出院时阴道长度、术后返院率及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无术时并发症。手术时间(67±9)min,术
目的观察Necrostatin-1(坏死性凋亡特异性抑制剂,Nec-1)对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5只SD雄性大鼠,采用肌肉注射甘油的方法制作ATN动物模型,随机分为Nec-1低剂量组、Nec-1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另选15只大鼠作为对照组。Nec-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0.4 mg/kg和0.8 mg/kg Nec-1(二甲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其中肺部感染5例(5.88%),吻合口瘘2例(2.35%),吻合口出血2例(2.35%),肠梗阻1例(1.18%),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18%),切口感染3例(3.53%),尿潴留1例(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