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子”透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基因密码——以三个历史决议为考察文本

来源 :理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决定着生命的构造,政党的生命力也离不开其内在基因的影响。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审视自身、总结经验的纲领性文献,蕴含着党永葆生命力的思想,具有影响生命力内在基因的多重“因子”。透过三个历史决议的文本分析,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基因密码印刻在记忆因子、生长因子、免疫因子、调节因子和活性因子等方面。多重“因子”培植出真理性与革命性、先进性与人民性、纪律性与斗争性、独立性与开放性、传承性与创新性,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基因密码,促使党赓续初心使命、标识身份归属、保障健康肌体、淬炼体魄筋骨、充实新鲜血液,具备了长盛不衰的生机活力。
其他文献
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活菌制剂,以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为主要成分),研究其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产仔日期相差12d的大白母猪24头,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头,试验组12头,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的益生菌制剂,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后,哺乳母猪采食量显著增加(P<0.01),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良好,试验组仔猪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机制复杂、发病原因不明的原发性中枢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治方法。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肠道和大脑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影响AD的发展。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肠-脑轴在AD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物质可通过该途径影响AD的发展进程。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肠-脑轴与AD间的关系,以及益生菌和中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对AD的调节,以期
陕商函[2020]541号各市(区)、韩城市商务主管部门,省级各有关部门,各集团、品牌发卡企业:为适应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省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厅字[2018]114号)有关规定,省商务厅对《陕西省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陕商函[2015]768号)中的省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名称进行了修订
期刊
知识共享与组织氛围相互融合,有助于催生员工创新行为。以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联盟企业知识共享与组织氛围的匹配情况,并实证分析知识共享、组织氛围及其两者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共享、组织氛围及两者的匹配度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在混合系统中任务特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于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中医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的A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加用酸枣仁汤,两组均连续干预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
牛冠状病毒(BCoV)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牛的呼吸道感染和成年牛的冬季痢疾的重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牛冠状病毒可在不同物种间发生传播,目前已在野生反刍动物和人类中检测到类似BCoV的病毒。深入开展对牛冠状病毒的研究对该病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对BCoV基因组结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
目的探索上海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近视与营养状况的关联,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6个区四至五年级5 57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近视和等效球镜度数与营养状况的关联。结果高年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0%(949名)和18.7%(1 042名),男、女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
学位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具有“向后看”总结经验、“向前看”开创未来的作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统一了思想认识,为七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的前进方向,有利于团结一致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
司法解释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个人信息的定义应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合法获取但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亦应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故意犯罪且相关行为应具有法益侵害具体结果。获得公民知情同意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公民知情同意"的效力应当以《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公民最后一次行使同意权的效力为基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应为与公民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