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第二章 纸月(一)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它的那群纯一色*的白鸽。白鸽受了陌生人的惊扰,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这时,桑桑一眼看到了纸月:她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烈的翅响惊得紧紧搂住外婆的胳膊,靠在外婆的身上,微微缩着脖子,还半眯着眼睛,生怕鸽子的翅膀会打着她似的。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作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互相穿梭。
   桑桑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白鸽们终于象倒转的旋风,朝下盘旋,然后又纷纷落进院子里,发出一片“咕咕”声。
   纸月慢慢地从受了惊吓的状态里出来,渐渐松开外婆的胳膊,新鲜而又欢喜地看着这一地雪团样的白鸽。
   “这里是桑校长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桑桑点点头。
   “你是桑桑?”纸月的外婆拉着纸月往前走了一步。
   桑桑点点头,但用疑惑的目光望着纸月的外婆:你是怎么知道我叫桑桑的?
   “谁都知道,桑校长家有个长得很俊的男孩人叫桑桑。”
   桑桑突然不安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没有穿鞋人两只光脚脏兮兮的;裤子被胯骨勉强地挂住个一只裤管耷拉在脚面,而另一只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以上;褂子因與人打架,缺了钮扣,而两只小口袋,有一只也被人撕下了,还有一点点连着。
   “你爸爸在家吗?”纸月的外婆问。
   “在。”桑桑趁机跑进屋里,“爸,有人找。”
   桑乔走了出来。他认识纸月的外婆,便招呼纸月的外婆与纸月进屋。
   纸月还是拉着外婆的手,一边望着鸽子,一边轻手轻脚地走着,生怕再惊动了它们。而鸽子并不怕纸月,其中一只,竟然跑到了纸月的脚下来啄一粒玉米,纸月就赶紧停住不走,直到外婆用力拉了她一下,她才侧着身子走过去。
   桑桑没有进屋,但桑桑很注意地听着屋子里的对话——
   “这丫头叫纸月。”
   “这名字好听。”
   “我想把纸月转到您的学校来上学。”
   “那为什么呢?”
   停顿了一阵,纸月的外婆说:“也不为什么,只是纸月这孩子不想再在板仓小学念书了。”
   “这恐怕不行呀。上头有规定,小孩就地上学。纸月就该在板仓小学上学。再说,孩子来这儿上学也很不方便,从板仓走到油麻地,要走三里路。”
   “她能走。”
   屋里没有声了。过了一会,父亲说:“您给我出难题了。”
   “让她来吧。孩子不想在那儿再念书了。”
   “纸月,”父亲的声音,“这么远的路口你走得动吗?”
   停了停,纸月说:“我走得动。”
   过了一会,父亲说:“我们再商量商量吧。”
   “我和纸月谢谢您了。”
   桑桑紧接着听到了父亲吃惊的声音:”大妈,别这样别这样!”桑桑走到门口往屋里看了一眼,只见外婆拉着纸月正要在父亲面前跪下来,被父亲一把扶住了。
   随即,桑桑听到了外婆与纸月的轻轻的啜泣声。
   桑桑蹲在地上,呆呆地看着他的鸽子。
   父亲说:“再过两天就开学了,您就让孩子来吧。”
   纸月和外婆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正要往外走时,桑桑的母亲挎着竹篮从菜园里回来了。桑桑的母亲一见了纸月,就喜欢上了:“这小丫头,真体面。”
   几个大人,又说起了纸月转学的事。母亲说:“遇到刮风下雨天,纸月就在我家吃饭,就在我家住。”母亲望着纸月,目光里满是怜爱。当母亲忽然注意到桑桑时,说:“桑桑,你看看人家纸月,浑身上下这么干干净净的,你看你那双手,剁下来狗都不闻。”
   桑桑和纸月都把手藏到了身后。桑桑藏住的是一双满是污垢的黑乎乎的手,纸月藏住的却是一双白净的细嫩如笋的手。
其他文献
认识他,是在医院里。虽然穿着蓝白相间的病服,依然挡不住他的年轻和英俊。  发现骨癌,是两个月前,他正办理出国手续,去澳洲,他相恋多年的女友在那里。他们约好这个冬天一起去滑雪。拿到签证的时候,他高兴的飞奔,去给女友打长途电话,路上他摔倒了。右腿软软的,抬不起来。去医院检查,是骨癌。医生让他立刻住院动手术,截去右腿,这是保住生命的唯一方式。但是,他拒绝了。  家人、朋友、医生、病友们反复劝他:“还是动
四年级的时候,我得到了掌声,那滋味美美的,全班为你鼓掌,你能不高兴吗?  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现在到了六年级依然有些不爱说话。从上学开始,我害怕老师,害怕同学,更害怕回答问题。生怕说错,同学们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自己,所以我很少举手。老师经常把我叫到讲桌前,对我说一些温暖、鼓励的话,帮我找回自信,可是这都无济于事。  想起我赢得的掌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那天,我们在讲一篇课文时,老师让我们读,
著作名发表信息  古船  《当代》1986年第5期  我的田园  上卷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初版,《峨眉》1993年1,2期刊出全文,2010年收錄于长篇《你在高原》  九月寓言  《收获》1992年第3期  柏慧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初版  家族  《当代》1995年第5期,2010年收录于长篇《你在高原》  怀念与追记  作家出版社1996年初版  远河远山  《花城》1997年
常常翻着枕边书,不经意间总有书中人物与我不期而遇,让我领略到她们别样的美。  你,武则天。“最是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我心中,武则天就是一朵雍容大气的牡丹。你少有大志,不甘平庸。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你笑傲群雄,指点江山;在那个“后宫不得干政”的时代,你从卑微的才人做起,一步一难,迎难而上,最终站上皇权的巅峰,成为三千年中唯一人!有人说你狠毒,杀子灭亲,可谁知你恨铁不成钢的苦痛?有人说你
由于一时的麻痹大意,从楼梯上摔下来,摔断了手。  对人关爱有加的吴副看到我包扎着的手在一直晃荡,她不假思索的拿出包包里的围巾当托布,一头托住我的手,一头挂到我脖子上。  围巾缠在我手上,温情藏在我心里;对下属关怀备至的练校长今天还专门给我拿来了医院专用的托布,看着洁白的托布久久没舍得用,因为我不想弄脏它,对我而言那是校长用爱织就的网,它将托起我下沉的心;早上上班回到办公室想喝水,正想着用一只手怎么
小学生苏轼读本》以苏轼的诗、词、文等为核心,兼及其生平故事,较全面地向小学生展示了这位文学家的风采。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学生苏轼读本》了解苏轼的生平,并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分享。   从书本中读苏轼。学生读完《小学生苏轼读本》后,教师让他们用一个词说出自己对苏轼的印象,并说明理由。有人说苏轼是文学家,因为他写下古文4000多篇,诗词3000多首。有人说苏
源源善款源源集,不及明星一個高。  若论爱心大与小,春风不再千古刀。  ——改稿于2016年2月25日
冷战结束了,大批冷战战士纷纷奉命退役。服役二十五年之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上校军官基思带着对美国政府的失望和厌恶离开了华盛顿,回到他的家久——大俄亥俄的小城斯潘塞,那儿,有他钟爱一生的女人安妮。安妮的丈夫克利夫是斯潘塞城的警长。这个色厉内荏的恶棍一面把安妮当个囚徒似的成天派人监视着,一面又在外面鬼混,二十五年来,安妮没有尝过幸福的滋昧。爱的激情使再度重逢的基思与安妮再也无法分开。但是基思和克利夫两人,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所涉及的核心素养应该有所差异。就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文化感受力、阅读理解力、思维发展力和语言表达力。本文选择了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试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阐明评价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文化感受力  这里的文化感受力,主要是指学生理解
三身菩提,六尘本种。四智对镜,五蕴皆空。檀越语话香茶添,比丘衣钵蔬果供。绿桑盈亩,自安业之乞食;白草满郊,罢苦吟之山冢。  远公净界约莲社,陶令闲园谢菊丛。世态今来,冷暖已异;人情昔往,炎凉方同。試看奇字可寻,谁念亡书能诵。秋日消磨腰脚,惟人祸福;春时信步杖藜,省事懵懂。  早岁于诗卷里,晚年于豆田中。一如灭除,法界持而无甚解;二苦领略,斋堂得而有奇功。好题郁葱,佳境华宠。声闻缘觉潜心度左右,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