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情绪状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情感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感知,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坏的情感能阻碍事物的进步,降低人的情绪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进行学习,促进学习成果的巩固。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 情感教育
  美术是一门集艺术与情感于一身的学科,自古以来在美术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家都具有相同的特性,那就是丰富细腻的情感,卓越的绘画技术,以及将情感诉诸作品的灵感和实践。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也要运用情感教育,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门,收集丰富的情感素材,引导学生形成对美术的热爱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为了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发展,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里成为佼佼者,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等作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着力点,而情感教学旨在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学会怀着对美术学科的情感去学习。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对中学生学习美术有诸多益处。
  首先在初中美术中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其次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努力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生成性;最后通过情感教育,引领学生向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方向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观念,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培养健康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自我调整,对于学生思维活动的锻炼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好处。为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和引导,防止用力过猛所导致的情绪扩大化、过度唯心主义等问题。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在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情感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层次性和全面性,同时要把握力度,将情感教学很好地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
  1.提高任课教师自身感情素养,为情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教育者,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期间不断强化自身的情感素养,提高自身对美术情感教育的把控能力,才能通过自身影响和教育手段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有益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培养和锻炼自己对美术教学作品情绪的把控,注重自身的素质提升,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准确地把握情感,将情感传递给学生。
  2.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素材
  在初中美术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官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下进行学习的自我构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离不开教师对各种教学工具的应用,多样化的工具和手段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深入理解。
  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课上讲解,实际演练,情感熏陶等多样化的情感教育形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美术展览的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有关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情绪状态;教师还要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影视作品,纪录片等进行教学的充实,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教师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创作和有情感地创作。
  3.创造适当的课堂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在日常的情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特定的事件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情感,而一定的氛围也容易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注重课堂教学氖围的营造,要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氛围的营造,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爱好进行比拼,更喜歡施展所长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激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爱好,在实践中让他们绘画不同的物品;最后可以将班级结成小组,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和比拼,教师对于学生最后的结果进行评估。
  小结
  除上述方法,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创造精神等,让学生在自由、丰富的课堂教学中感受不一样的美术教学。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充分被激发出来,学生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激情和兴趣,随后在兴趣的激励下进行学习,进行自主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水准,强化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罗义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新燕,美术教育教学[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梅.农村初中美术教育[J].魅力中国,2005(09).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太京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生物老师只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并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增强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实现新课改目标。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增强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效果 提高 策略  生物新课标实施以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束缚,
【内容摘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在河西走廊最西端,分为南北两片,地广人稀,乡镇内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地偏僻、信息闭塞、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并且居住比较分散,这种地域条件和人口区域分布,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给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以农村、牧区、边远山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生源对象,招生范围相对分散,形成了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地广人稀的河西地区,更利于少数民族游牧
【内容摘要】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锻炼自己的耐力,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等,尤其是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借助各种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中体育 团队精神 足球 篮球 排球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既有个人项目,也有集体项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们验证物理理论,探究物理规律,提升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介绍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的作用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
【内容摘要】当前的初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无论哪一门课程,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时候,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我们一定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入的探讨,以便和同仁们进行交流。  【关键词】初中课程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内容摘要】基于生本理念下的课堂构建正逐渐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不断实践与反思。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构建可大幅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挖掘生本课堂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后,本文基于实施原则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最佳的构建生本初中地理课堂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生本课堂 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生本课堂,就是指教师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出,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职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物理教学必须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从而适应我国新课改课的要求,本文从中职物理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满足新课改下对中职生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物理课堂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我国中职物理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职物理的教学,必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的化学启蒙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导向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路,并根据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环境提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道具  引言  随着国际形式的不断改变,现今社会对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样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平时的初中地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应对学业考试,更重要的使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基于这个目标,我们有必要积极构建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语言文字研究、文化修养等素养的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一门重要课程,其对提升学生素养、健全学生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奠基的作用。学生只有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才能主动思考与探究语文知识,也能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发展。这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