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友亲授《留学》家长“诚信”经:熟读学生手册,避免不懂规则被误判作弊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J_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会“不自觉地”犯错,一旦违反诚信自律守则,后果将非常严重。
  2014年11月16日,《留学》杂志为欲留美的会员家庭举办了一场沙龙活动,活动主题围绕家长非常关心的“如何避免在美留学期间容易犯的错误”而展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Joan Xu作为主讲嘉宾,和《留学》的六组家庭在榔榆博雅国际教育优雅的四合院儿内进行了畅快的交流。
  SAT考场屡发生国内考生作弊现 象
  2014年10月份,ETS官方发表声明称SAT考试亚洲考场的成绩延迟发布,有国外媒体将此次作弊事件直指中国培训机构,认为中国培训机构存在作弊行为,是这次“不诚信”事件的始作俑者。而去年在韩国,托福考场也抓住了作弊的中国学生。近几年,关于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因为论文抄袭、作弊、旷课等问题而被退学或开除的新闻屡见不鲜,其原因究竟为何呢?
  中美在文化上有不可忽视的差异,这让留学生在有些问题上会“不自觉地”犯规。据哈佛校友Joan Xu称,有关中国学生容易犯的涉及“诚信”的错误,一方面容易发生在申请文书中,考取语言成绩期间;另一方面有可能发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如果没有注意到学校有关考试的相应具体规定,学生可能还没弄清楚状况,就被判为抄袭。这种因诚信问题所犯的错误,一般轻则重考,重则退学,或被遣送回国。
  不篡改成绩只申请适合自己的学 校
  在准备申请材料时,Joan Xu老师表示,首先,一定要如实写。撒谎对学生没有任何好处。以哈佛大学为例,招生时有校友面试环节,目的之一就是以校友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度来保证申请学生信息的真实性。面试时,面试官一般会就申请者提交材料里一些细节的问题来提问,验证真实性。例如,申请者写自己曾拍过电影,那么面试官很可能会就某个场景的场务等非常细节的问题对申请者进行提问。因此,申请材料一定要如实写,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很可能在面试时被不攻自破。
  其次,申请材料最好自己写。虽然有的同学因功课重、时间紧等原因会找中介帮忙写文书等材料,不过由于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出入,很容易在面试时被识破。申请者在接受面试时,可能会被要求花20分钟写一篇论文,如果你的思维方式、语言和文书中的差别太大,也不会被录取,会被认定为“诚信”有问题。
  最后,一定不要改成绩。美国的大学成绩实行等级评分,大致分A、B、C、D,每门课会按照学生的数额比例评分。获得优秀的学生数额和不及格数额都是固定的。如果你学习能力没有达到所读学校的要求,很容易挂科。而美国规定,挂科三门至四门,就会被劝退甚至取消签证,遣送回国。所以,切勿篡改成绩,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准,申请适合的学校。
  明晰考试要求坚决不作弊
  Joan Xu老师表示,留学生初到美国学习的第一年,是大部分学生对美国学校的规则不清楚,容易在考试、论文、完成小组作业犯错的高频时间。学生可能由于没有注意到论文的格式要求,而在文献引用上犯错。这时如没有意识到错误,系统检测时很容易将学生的论文判为抄袭。后果轻则被警告并要求重考,重则退学。美国每所学校对学生论文的写作或文献引用格式要求都不同。在入学时,校方会给每个人发一本厚厚的“学生手册”,写清相关规定(包括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校方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一旦违反,后果严重。
  美国的考试体制看似有一些漏洞,似乎能让学生有机可乘,但这些都基于校方对学生的绝对信任。如果校方发现有违反者,惩罚也不轻。例如,哈佛政治系的一次期末考试允许学生把考试题目带回家做,但要求同学间不能讨论,结果这门课程的200多位同学有144位同学进行了课下讨论交流,院方发现后集体开除了学生的学籍。
  榔榆博雅国际教育的创始人、资深美国留学教育专家沈根明老师提醒大家,当有团队作业时,不但要自己严守规定,也要监督你的队友,团队里但凡有一人犯错,整个团队都将受到影响。针对此类中国学生较为容易出现的“诚信”问题,沈根明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在入学时通读一遍学校的要求,对考试、论文等格式做详细了解,务必搞清规则后再做作业。
  留学家长问答:
  刘伟爸爸:我孩子所在的学校考题一般都很难,年级平均成绩都不高,这样会不会影响申请?
  Joan Xu老师回答:美国学校不单看成绩,还会看排名。即使成绩低,但排名相对高,也能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美国学校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很多,较为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比较会看中国孩子的成绩。
  赵旭同学:我在犹豫去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是否综合性大学的压力更大?
  沈老师回答:其实美国排名前50名到100名的学校学习压力差不多。即使不在哈佛耶鲁,在TOP100的学校也不轻松。中国学生初到美国可能会在语言上仍有障碍,学习压力较大,但如果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合理安排时间,会很快适应。
  拎客
  美国科研论文格式
  MLA格式:是人文、艺术等学科经常采用的论文格式。
  APA格式:是心理、教育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经常采用的论文格式。
  Chicago(也叫CMS或者CMOS)格式:是书籍、杂志、新闻等媒体经常采用的论文格式。
  AMA格式:是医学、健康及生物科学等学科经常采用的论文格式。
其他文献
不久前,和父亲视频,镜头对着他诊室墙上的一面锦旗,我听得出父亲和几个患者在诊室里来回穿梭。穿白大褂的父亲在视频里一闪而过,白色顺着衣领也浸染了他的鬓角。还没等我开口,就传来一句:“我正忙着呢,下次再说。”“嘟”,视频被挂断了。顺着这稍纵即逝的尾音,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被岁月拉得很长。  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我童年的味道里,少不了父亲身上来苏水的味道。记忆的涟漪里,也总有那个磨损得斑驳的医药
导语:为了鼓励中国学生前去留学,意大利和法国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或开辟绿色通道,或提供专门的奖学金。这样的欢迎姿态,被实践证明是很有作用的,但也在被中国的商业机构所滥用。  意大利篇  7月下旬的北京,闷热的天气让人极其容易陷入焦躁的情绪中,对于仍在意大利留学的问题上徘徊未定的艺术生戴静而言,尤其如此。伴随着各大院校的录取结果渐次公布,戴静的心情愈加烦闷。  二本远不是戴静想要的结果。或许是艺术
昨夜入梦,梦见了安然,我唯一养过的一只猫。  都说猫有灵性,安然不仅仅是有灵性,说它成了精都未尝不可。  那时家里还未曾住有楼房,两间平房,过得清苦倒也满足,日日炊烟,比起高楼却更像人间的景象。  安然就是那时闯入了我的生活,那日安然跑到我家讨食,说是讨食也就是偷吃。我听见厨房的响声,跑去察看,安然就叼了块鱼,站在窗台上,看了我一眼便逃出了窗外。  小小的我欣喜若狂,我第一次看见了猫,轻盈美丽的生
导语:在中国的外教市场,白人靠刷脸能比其他人种更易求职成功,还可享受种种优待,但白人的教学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这既有部分白人根本无教学经验的原因,也有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的问题,但根源还在于中国外教市场对“白人脸”的盲目热衷。  “如果你是一个会说英语的白人,那你肯定能在中国找到一份教英文的工作。即便你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教师证,没有工作签证,很多学校仍然愿意聘用你。”这是两位白人外籍教师—摩根·
主持人说  文书点评栏目自开辟以来,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好评。前几期杂志本栏目均以成功文书为范例,邀请各留学机构明星文书顾问从专业角度进行点评,在技术层面予以指导。现在到了该把文书写作理念拎出来的时候啦!本期文书栏目特邀深谙文书写作之道的名师,从美国高校招生官的角度剖析文书写作的幕后真理。  大部分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还停留在“唯分数论”的观念上,而这种观念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上是不适用的。这是因为
导语:虽然“争论”与“吵架”有时候是同事、亲友、家庭、婚姻无论哪一层关系里都是无法避免的,但各种类型的“拍砖”之间确实存在质量水平的高低差别。  有一次我和德国友人大弥闲聊提到一次单位的会议争论。我说:“你们德国人还是相当了不起的,相互拍砖都到这份儿上了,还能克制住个人情绪,用事实来争论,而且思维清晰有条理。要是换了中国人,说不准已经冲上去‘啪啪’了。”大弥笑了,说:“我倒是觉得你们中国人的吵架文
2020年的春节,疫情突如其来,让创业者们猝不及防。  1月14日,创业公司“十二栋”在武汉试营业了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家线下夹娃娃机店。  这名叫““LLJ夹机占”门店有1000平方米。十二栋本想将其作为样板店,但在运营十天之后,1月24日晚上,它就关停了。  随后,十二栋在北京、上海等其他7个城市的十几家门店陆续关停。目前营业的只剩下2家,营业时间已大幅缩短。  这个最早依靠“长草颜团子”表情
导语:一项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近65%的留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独立与孤独、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亲人离世等都是压力源,如果带着亚健康走出国门,在踏出国门前就输了一半。如何改变亚健康状态,不妨从焦虑说起。  适度焦虑并非坏事  “高考 留学=双保险”、“给孩子的将来加一把国外名校的安全锁”、“防止高考或留学一旦失败而无其它出路”、“避免高考失利才办理延误留学最佳时机,而延迟一年读大学”。这些
2016年起新版SAT将要考核美国“奠基文献”。面对经典,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只读原文,不读翻译。  从2016年起,SAT将要求考生阅读部分美国宪法、建国文献(包括《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宪法》、《宪法修订案》等)以及其他历史性文件。《美国之音》近期就SAT改革撰稿,称这次的SAT改革是一次在海外学生中传播美式价值观的尝试,将引起所谓“洗脑”效应。  事实真的如此吗?新版SAT为何要考美国“
海创派(海归创业者)、澳际教育的总裁李平说过:“留学对我来说,只是一次成长,一个过渡,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国创业。所以,尽管我多年在国外学习、生活,但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关注。回来以后,我就充分发挥我所吸收和学习的东西,创业对我来说,也只是用实践去检验我的想法的行为而已。”这句话不仅是很多海创的心声,也是不少就业型海归的写照—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时刻关注中国的发展,在对的时候做对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