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大量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医学研究生的数量也每年递增,为了保证如此大量的医学研究生有能力承担“救死扶伤”的重担,建立学习型党支部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学习型党支部使人人能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这也正响应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关键词:构建学习型医学研究室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0)7(c)-0238-01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以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增长,2005年全国1792所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总数达到2300万人,增长了21%。其中200所医学院校的在校生达到113万人[1]。与此同时,大量本科生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医学研究生的数量也每年递增,“量”的提升必然导致“质”的下降,然而医学涉及生命,如何保证医学研究生走出校园时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使医学研究生这一群体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这也正响应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1构建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性
1.1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
最早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圣吉,20世纪90年代初其在《第五项修炼》[2]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愿望,并持续学习”的组织。后来,党中央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
1.2 医学研究生的特点
我国著名理论家于光远在《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看法》中提出:“很明显,医学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两大科学门类相结合的科学。因为医学的对象,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他的健康和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有些疾病甚至完全是由于社会的原因引起的”[1]。医生这一职业涉及生命,而医生个人能力和整个医学现有水平又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因而医疗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医学研究生的学习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相比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和职业倾向,学科本身的专业性、系统性、创造性又要求医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从事临床实践、又要获得科学方法学会科学研究,而且要广泛汲取如心理学、哲学、法律、道德修养等与医学相关的学科知识。
从学习阶段特点看,医学研究生比本科生在学习内容上更具专业性、学习环境上更具开放性、学术研究上更重创新性。
因此,医学研究生必须成为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群体,成为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学生群体中最具先进性的组织,理应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2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构建面临的问题
2.1 研究生独立性与平等意识增强,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面临挑战
绝大多数研究生均有较强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生活上,与本科生相比明显更自立;同时也表现在思想观念上,要搞学术研究必须敢于质疑权威,不断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创新思维。因此在保持对党的认同的同时,研究生会更多地考虑从自身情况,突出自我利益的诉求,希望组织能更多地关心和帮助成员实现自身利益,与传统的个人利益服从主的思想有区别,工作方法和模式都会面临挑战。
2.2 研究生党员价值观念多元化,组织权威性弱化
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相互渗透、激荡,整个社会越来越宽容等多因素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研究生中很多参加过工作,人生经历的不同又加剧了研究生党员的价值观多元化,必然对我党一元化要求产生弱化作用。
2.3 研究生党组织活动形式单调,凝聚力不足
研究生受学生背景、年龄层次多元化和学习模式的影响,难于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活动内容停留在传统思想教育及简单的党员发展上,形式上缺乏创意导致党员参与兴趣减低,从而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3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途径
3.1 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营造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开放的学习氛围来塑造,引导党员把学习型党组织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以学习来推动支部的建设和党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工作重心要转移到营造学习氛围上。
3.2 选拔学习型支部书记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党员领导干部是组织者、践行者,组织的领导往往对组织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拔一位具有学习意识、理念先进、思维开放、熟悉党建理论的支部书记,可以再培养党员学习意识中起示范和推进作用。支部书记在工作中的积极引导也更有利于学习型党支部的建立。
3.3 加强团队学习,实现团队合作
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其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整合使个人的力量融合成强大的组织力量。课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重视运用“深度会谈”和“讨论”两种学习方式,成员自由交流、深入討论产生行动合力,以便更快更好实现共同愿景。第二,重视内部知识的交换与分享,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第三,各类不同团队间加强协调合作,提倡开展跨学院活动,鼓励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之间思想交流与团队合作。
3.4 与平台建设同步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营造组织学习力,组织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吸收,传播,共享,转化,应用和创新。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标志在于真正“学习”的发生,在学习型组织中不只要获取知识,更要转化知识和创造知识。这是一种演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同时创建适合研究生学习的公共平台,在一个拥有共同学习愿景的组织、平台中大家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创造未来。
3.5 建立健全机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明确学习目标,科学选择学习内容,相互学习、借鉴、督促和提高,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准确设计考评要素。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在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在创建的过程中,只有注重学习和工作的融合,注重学习与教学、科研、育人的互促互长,以严肃、认真、踏实、严谨的作风开展工作,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5]。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 赖琼璇.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林区教学,2010,(4).
                            
                            
                            
                        
                            
                        关键词:构建学习型医学研究室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0)7(c)-0238-01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以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增长,2005年全国1792所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总数达到2300万人,增长了21%。其中200所医学院校的在校生达到113万人[1]。与此同时,大量本科生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医学研究生的数量也每年递增,“量”的提升必然导致“质”的下降,然而医学涉及生命,如何保证医学研究生走出校园时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使医学研究生这一群体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团队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这也正响应了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1构建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性
1.1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
最早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圣吉,20世纪90年代初其在《第五项修炼》[2]中提出学习型组织是“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愿望,并持续学习”的组织。后来,党中央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
1.2 医学研究生的特点
我国著名理论家于光远在《关于科学分类的一点看法》中提出:“很明显,医学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两大科学门类相结合的科学。因为医学的对象,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人;另一方面,这个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的,他的健康和疾病受到社会环境的严重影响。有些疾病甚至完全是由于社会的原因引起的”[1]。医生这一职业涉及生命,而医生个人能力和整个医学现有水平又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因而医疗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医学研究生的学习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相比具有明确的专业目的和职业倾向,学科本身的专业性、系统性、创造性又要求医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从事临床实践、又要获得科学方法学会科学研究,而且要广泛汲取如心理学、哲学、法律、道德修养等与医学相关的学科知识。
从学习阶段特点看,医学研究生比本科生在学习内容上更具专业性、学习环境上更具开放性、学术研究上更重创新性。
因此,医学研究生必须成为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群体,成为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学生群体中最具先进性的组织,理应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2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构建面临的问题
2.1 研究生独立性与平等意识增强,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面临挑战
绝大多数研究生均有较强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生活上,与本科生相比明显更自立;同时也表现在思想观念上,要搞学术研究必须敢于质疑权威,不断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创新思维。因此在保持对党的认同的同时,研究生会更多地考虑从自身情况,突出自我利益的诉求,希望组织能更多地关心和帮助成员实现自身利益,与传统的个人利益服从主的思想有区别,工作方法和模式都会面临挑战。
2.2 研究生党员价值观念多元化,组织权威性弱化
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相互渗透、激荡,整个社会越来越宽容等多因素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研究生中很多参加过工作,人生经历的不同又加剧了研究生党员的价值观多元化,必然对我党一元化要求产生弱化作用。
2.3 研究生党组织活动形式单调,凝聚力不足
研究生受学生背景、年龄层次多元化和学习模式的影响,难于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活动内容停留在传统思想教育及简单的党员发展上,形式上缺乏创意导致党员参与兴趣减低,从而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3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途径
3.1 努力学习,追求卓越,营造学习氛围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开放的学习氛围来塑造,引导党员把学习型党组织理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以学习来推动支部的建设和党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工作重心要转移到营造学习氛围上。
3.2 选拔学习型支部书记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党员领导干部是组织者、践行者,组织的领导往往对组织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拔一位具有学习意识、理念先进、思维开放、熟悉党建理论的支部书记,可以再培养党员学习意识中起示范和推进作用。支部书记在工作中的积极引导也更有利于学习型党支部的建立。
3.3 加强团队学习,实现团队合作
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其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整合使个人的力量融合成强大的组织力量。课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重视运用“深度会谈”和“讨论”两种学习方式,成员自由交流、深入討论产生行动合力,以便更快更好实现共同愿景。第二,重视内部知识的交换与分享,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第三,各类不同团队间加强协调合作,提倡开展跨学院活动,鼓励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之间思想交流与团队合作。
3.4 与平台建设同步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营造组织学习力,组织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吸收,传播,共享,转化,应用和创新。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标志在于真正“学习”的发生,在学习型组织中不只要获取知识,更要转化知识和创造知识。这是一种演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同时创建适合研究生学习的公共平台,在一个拥有共同学习愿景的组织、平台中大家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创造未来。
3.5 建立健全机制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明确学习目标,科学选择学习内容,相互学习、借鉴、督促和提高,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准确设计考评要素。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在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在创建的过程中,只有注重学习和工作的融合,注重学习与教学、科研、育人的互促互长,以严肃、认真、踏实、严谨的作风开展工作,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5]。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 赖琼璇.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J].林区教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