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死腹中的“华美银行”计划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o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鸿章明显地留了一手:他事先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北京的朝廷打报告,而是采取了“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的策略,试图来个“先上车,后买票”,等“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倒逼着清政府上层的承认。
  但是,精明的李鸿章这次还是打错了算盘
  光绪十三年,也就是西元1887年,正是洋务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全面推行的年代。这一年的上半年,在认识到现代金融业对于发展国家经济事业的重大意义后,时任清政府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派遣自己的助手、曾经在法国政治学院获得过博士学位的道员马建忠,专门与美国商人米建威就筹建“华美银行”一事进行积极磋商。如果这个计划得到落实的话,那么这个华美银行将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间中外合资的商业银行。
  现在想来,熟悉当时官场各种显规则和潜规则的“老油子”李鸿章在做出这个决定时,肯定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他也许早算准了这样的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如果事先走漏了消息,注定会和当年在北京城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一样造成巨大的轰动,并由此引来朝廷上下那些只会“平日袖手谈心性”的清流派们的激烈反对。所以,李鸿章明显地留了一手:他事先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北京的朝廷打报告,而是采取了“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的策略,试图来个“先上车,后买票”,等“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倒逼着清政府上层的承认。
  但是,精明的李鸿章这次还是打错了算盘。这个消息还是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北京御史台的清流们获知了。
  晚清庙堂之上的清流们那可不是好惹的一批人啊。这些人都是依靠着传统的科举制度选拔上来的知识分子,其立身之道就是传统的孔孟之学,在清朝的官场上向来被视为根正苗红的“正途”。虽然,他们厕身于“储才养望”之地的御史台和翰林院之间,但平常的日子其实过得清汤寡水,并不逍遥,而要尽快地从后台走向前台,获得“补缺”外放的机会,最好的路径之一就是利用朝廷允许御史和翰林们可以“风闻刺事”的特权,激烈地弹劾当轴的高官大吏,借以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获得太后和皇帝的赏识。晚清时期有那么一段时间,通过这种方式的确成就了不少的政界“闻人”,像号称“清流四谏”的张之洞、张佩纶、黄体芳、宝廷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以说,自从李鸿章在1870年接替了他的恩师曾国藩担任了直隶总督之后,他就一直是清流党们火力所向的一个主要对象。李鸿章即使没有什么过失,他们都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刺儿来微言大义一番,更何况此番是李鸿章自己露出了破绽,公然授人以柄了呢?
  于是,在得到要成立华美银行的消息之后,李鸿章和马建忠等人立即遭到了顽固派和清流派的交相攻击和非难。一时间台谏生风,“交章论劾,众议沸腾”,清流们反驳抗议的奏章一道道涌到了慈禧太后和年轻的光绪皇帝面前……
  在我们的这个老大帝国,古往今来的情况一般就是这样:干实事的兢兢业业努力了半天取得的那么一点点进展,往往抵不住旁观者的几句冷嘲热讽,局外者的几句风凉话就可以轻易地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切一扫而光。对此,身在局中的李鸿章可谓感同身受,他后来曾经一针见血地抨击这些站着说话不要腰疼的清流党:“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出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当此等艰难盘错之际,动辄得咎,当事者本不敢轻言建树,但责任所在,势不能安坐待毙。苦心孤诣,始寻得一条线路,稍有几分希望,千盘百折,甫将济事,言者乃认为得间,则群起而讧之。朝廷以言路所在,有不能不示加容纳。往往半途中梗,势必至于一事不办而后已。大臣皆安位取容,苟求无事,国家前途,宁复有进步之可冀?”
  可以想见的是,李鸿章一人之力当然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在强大的反对和非议声中,他的合资银行之梦只能是戛然而止。
  这一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在一道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上谕里,明确地告诫李鸿章说:“洋人牟利之心无微不至,稍有不慎即堕其术中,合开银行,关系甚大,后患颇多。”在论述了合资开办现代银行的种种潜在的风险之后,该谕旨随即抓住了李鸿章事先不就此事向朝廷汇报请示这一硬伤,批评李鸿章“未经奏明请旨即经办此事,殊不合朝廷体制,著即行罢议。”
  面对当朝最高决策层迎头泼来的这一瓢冷水,从不和上司硬“顶牛”的李鸿章只好快速退却,明令中止了马建忠和米建威正在进行的一切谈判,并立即向朝廷许诺说:“合开银行一事已经遵照谕旨停止办理。”
  雄心勃勃的华美银行计划就这样悄悄地胎死腹中了。
  就在拒绝合开中外合资银行华美银行的前后,诸如铁路、电报等新生事物也都同样遭到了巨大的反对浪潮,以至于这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新生事业在中国的境遇一律是举步维艰,四面楚歌……
  (作者为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明确要求“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说明已正式将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确立为“市场轨”与“保障轨”并存而需合理统筹、结合的“双轨制”。  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的演变  伴随经济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国住房供应体系建设走过了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镇实施的还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政府行政管制下的福利住房制度
文章在对多媒体邮件标准和多媒体邮件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文Web多媒体邮件中出现的乱码问题,提出了中文多媒体邮件编码解码算法。列出了利用该算法在实现中文Web
常识的表示及推理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难题。文章提出了一个模糊常识库的模型,描述了模糊概念的表示方法以及常识的模糊椎理,并给出了模型解题的两个例子。
1920年7月1日,上海《申报》上登出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广告,内容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五四号经纪人陈果夫,鄙人代客买卖证券、棉花,如承委托,竭诚欢迎”,后附事务所地址及电话。这一天,正值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  陈果夫是蒋介石的把兄陈其美之侄,辛亥年闹革命时,陈果夫因二叔陈其美的关系结识了蒋介石。1916年陈其美被暗杀后,上海革命党大多星散,陈果夫也无所事事了很长时间。直至1917年冬,
摘要:模糊物元方法可以定量分析不相容问题。将矿区煤层气资源分布问题视为物元事物,确定影响该事物的各项指标及其模糊量值,通过隶属度计算和熵权计算,构建评价模型。某矿实例分析得到了各个指标的熵权和每个钻孔的综合指数,结合等值线绘制和面积分析,该模型在煤层气资源分区评价中的结果较理想。  关键词:模糊物元模型;煤层气优选区  引言  物元分析是我国著名学者蔡文教授于1983年首创的一门介于数学和实验之间
随着网络应用的多样化,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提供足够的带宽,而且对于不同的应用要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OoS)。该文通过对多层交换的介绍,说明了在多层交换技术支持下,如何保证不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