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与灰飞虱的防治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害循环和灰飞虱的危害特点,提出采用抗性品种为基础、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生态调控技术为主导、以治虫防病为核心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灰飞虱;防治策略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疾病,2006年灰飞虱在利辛大暴发,水稻条纹叶枯病大面积流行,灰飞虱发生量之大,带毒率之高,病害流行之快,水稻受害之重,实属历史罕见。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制约和威胁水稻生产的最严重的病害。要掌握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暴发流行特点,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灰飞虱的发生规律和传毒致害机制。目前要想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必须有效控制灰飞虱,“治虫防病”的关键,从防治策略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抗性品种为导向,以防治灰飞虱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是理想的途径。
  
  1条纹叶枯病的致病症状
  
  (1)一般癥状。水稻感染条纹叶枯病毒,病株从叶片上出现褪绿条斑、条点、条纹开始,到心叶萎蔫、植株枯死为止。开始发病时,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常合并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其他边缘部分仍呈现上述褪绿短条斑,病株矮化不明显,分蘖减少,发病早期的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抽穗不良或畸形不实,形成“假白穗”。
  (2)症状类型。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的症状与毒源、品种、发病时期等有关,有2种类型症状,即卷叶型和展叶型,一般粳稻品种多呈卷叶型,籼稻品种多呈展叶型。
  (3)穗期典型症状。水稻条纹叶枯病穗期症状多种多样,归纳8种病状:枯孕穗、半露穗、白穗、半白半实穗、半绿半实穗、畸形穗、直立穗、稳症穗。
  
  2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害循环及灰飞虱的危害特点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主要在越冬的灰飞虱若虫体上越冬,部分在大麦、小麦及杂草病株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灰飞虱第一代成虫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麦子成熟期或收割期迁入秧田传毒为害,第二代成虫迁入稻田为害,第三、第四代继续在稻田为害,此后在晚稻田繁殖第五、第六代。10月上中旬,稻收割后迁入麦田、绿肥田及田边杂草越冬。
  
  3防治策略
  
  根据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致害特点,应采用以抗性品种为基础,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生态调控技术为主导,以治虫防病为核心的综合防治策略。
  3.1选育抗病品种
  所谓以抗性品种为基础,短期目标是大面积推广现有的抗性品种,调整籼粳稻的面积比例,压缩高感品种,长期目标是选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品种。
  3.2农业防治
  所谓以农业防治为主导,就是以适时播插,推广旱育秧、抛秧、小苗移栽、机插秧等栽培方式,合理施肥,清洁田园等手段改变生态环境,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
  3.3治虫防病
  所谓以治虫防病为核心,在水稻病毒流行期区,以治虫防病为目的,高效、速效防治灰飞虱,采取“狠治一代,控制二代,兼顾三代”的战术,主攻一代成虫和二至三代若虫,兼治越冬代成虫的全程监控策略。
  3.3.1防治适期。第一代成虫,主治成虫羽化始盛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若虫,重点在孵化盛期至2龄若虫期防治;第三代若虫,重点防治初龄若虫。越冬代成虫与防治麦蚜兼治。在做好虫情监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用药。
  3.3.2药剂选择。长效与速效结合;内吸剂、拒食剂、忌避剂与触杀剂结合;生长调节剂与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结合;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结合。
  (1)冬后防治。①灰飞虱越冬后的带毒虫量,如果带毒虫量高,条纹叶枯病有大流行的可能,有必要在一代虫期防治。②在上年条纹叶枯病流行区,如果麦田集中、面积小,可以集中防治。③结合麦蚜防治兼治灰飞虱。麦田防治时一定要注意田边杂草防治,可选择药剂有吡虫啉、敌敌畏、杀螟松、乐果等。
  (2)药剂浸种。用10%吡虫啉4~6g对水1kg,浸4~6kg稻种48h,浸种时可结合防治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等,加16%恶线清15g或25%使百克2mL对水5kg浸种3kg左右。药剂浸种对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防效一般达到40%~50%左右,播种后仍需加强秧田和本田防治。
  (3)秧田期防治。治秧田,保大田,秧田期防治灰飞虱既是全年的关键,又是重点期,要狠抓不懈,适时防治。旱播田在第一代成虫始盛期和高峰期分别用药防治1次,成虫峰次不明显,根据稻苗生育期防治,一般一叶一心期开始用药,直到水稻移栽前3~4d。由于秧田面积小,用药量少,可适当加大单位面积剂量,提高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药剂主要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g/hm2对水450kg细喷雾;或5%锐劲特悬浮剂600mL/hm2对水450kg细喷雾;或5%锐劲特悬浮剂450mL/hm2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g/hm2加水450kg细喷雾。也可选择异丙威、粉虱净、敌敌畏等杀虫剂。
  (4)本田期防治。从水稻移栽后1周开始,结合测报掌握第二代若虫孵化期盛期至2龄若虫期用药防治。晚熟品种还要重视第三代若虫的防治,每隔3~5d连续用药2~3次。目前常用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对水600kg喷雾;或5%的锐劲特悬浮剂300~450mL/hm2,对水600kg喷雾;或80%敌敌畏乳油3 750~4 500mL/hm2对水600kg喷雾。其他药剂有90%杀虫单、40%毒死蜱、20%三唑磷、18%杀虫双、25%噻嗪酮等。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以上防治技术可概括四个字——“抗、避、隔、治”。“抗”即推广抗性品种,“避”即适时播种,“隔”即秧苗期用防虫网阻隔灰飞虱,“治”即全程治虫防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扎扎实实抓好每个环节,一定能控制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猖獗为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4参考文献
  
  [1] 王玉国,宋贤利,曹恒勇,等.2006年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5):51-52.
  [2] 孙国俊,蒋小春,刘旺年,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6):52-53,56.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养殖畜禽正常生长,除正常饲料外,畜禽的日摄水量为肉牛26~66L/d,猪10~25L/d,鸡20~28L/100只/d,羊4~6L/d,马40~50L/d。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日趋严重,随之
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各国纷纷采用WTO允许下的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出
介绍西瓜枯萎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针时枯萎病在徐州地区的发生特点,提出无公害防治综合措施。
近年来,我国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时期的要求,从五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
论述了黄斑星天牛的危害现状.针对黄斑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提出适合于青海省循化县实际的几种治理黄斑星天牛的主要措施.
2011年以来,鱼、肉、蛋一直是物价上涨的领头羊,特别是从5月份开始,三类农产品价格纷纷强势上涨,轮番上阵。7月初,受政策扶持和生猪出栏量增加的影响,猪肉价格开始止涨,进入高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