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增势显著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mo76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28 日 ,汤森路透发布了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自然科学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 )。一些关于中国的关键数据再度证明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显著增势。
  2011 公布的JCR2010报告(自然科学版)包含的中国科技期刊总数为130余种,相比JCR2009 报告(自然科学版)包含的110余种中国科技期刊数量,数量明显增加。
  在十年间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了巨大提升。十年前,JCR2000(自然科学版)中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是47。
  2011公布的JCR2010报告(自然科学版)包含的中国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前三位是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和《Fungal Diversity》,三本刊物的影响因子值分别是13.400、9.417和5.074。前两个刊的所在领域均是Cell Biology(参考释义: 细胞生物学),在相应的学科中的全球排名分别位于177个刊中第13和第21位,第三本刊所在领域为Mycology(参考释义:真菌学),在此学科领域的全球排名位列22个刊中第1位 。
  此外,2011 公布的JCR2010报告(自然科学版)包含的科技期刊总数量也有所增加。收录的科技期刊数量由2009年的7387个上升至2010年的8005个。
  中国期刊学术影响力经历的这个上升过程,从一个侧面表征了中国科研学术实力的增强。期刊覆盖的众多领域也体现了这些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
  追溯历史,引文分析与评价方法的创立和发展是图书情报学对当代科学的重要贡献。其中,由SCI的创始人Garfield博士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深远。JCR可以在期刊层面衡量某项研究的影响力,显示出引用和被引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科技期刊在被众多国际化指标,如描述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立即指数等衡量的同时,也在国际化的竞争浪潮中,不断经历历练,实现前行。
  
  (湯森路透)
其他文献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地下钱庄”是非法经济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已成为一道法律治理的难题。对“地下钱庄”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理智、机智、明智、大智和德智”“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将‘教学意外’转化为‘教学资源’,把教学中的变化当成教育活动的灵动时刻,整合进课程和教学中。”(郭元祥)——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以课程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重要任务和新要求。因此,具有课程意识,是新型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