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扎县油菜生产对策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洛扎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所在位置较为偏僻,气候寒冷,海拔过高。受多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在调整农业结构方面相对落后。从西藏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加快西藏农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推动西藏经济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洛扎县油菜生产对策研究,阐述了应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加快实施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改善传统农业风貌,研发高品质作物。油菜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经济作物之一,既是重要的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备农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可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增加农牧民收入。
  關键词:西藏;洛扎县;油菜;生产;对策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12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油菜是中国的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西藏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可达1.677万 hm2,总产量达4.35 t。洛扎县位于西藏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0°22′~91°43′、北纬27°43′~28°28′,距拉萨310 km、山南市354 km,占地面积870.9 km2,平均海拔3 850 m。洛扎县油菜播种面积达285.07 hm2,总产量为 770.97 t[1]。
  1   洛扎县油菜分布现状
  洛扎县属于边境高寒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小,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本地区最适宜油菜的生长环境[2]。油菜作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几乎每个农业乡镇和半农牧乡镇都有种植,分布面积仅次于青稞。油菜是适宜于该地区气候条件的优势作物,主要播种方式是油菜与豌豆混播,油菜与青稞、小麦等作物轮作。
  2   油菜的栽培技术
  2.1   栽培制度
  洛扎县油菜种植仍采取传统撒播方式,与其他作物混作,也有单播。洛扎县40%耕地偏向于山地梯田,目前未形成采用机播方式的现代农业。
  2.2   播种时间
  洛扎县油菜播种时间为4月20日—5月10日,冬油菜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
  2.3   播种量
  部分区域采用撒播方式,种子用量多,撒播量为2.5~3.5 kg/667 m2,70%的种子未经种子包衣直接撒播到平整的地上。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2~3 cm。
  2.4   施肥
  洛扎县油菜在整个生育期,以农家肥为主,施肥量10 kg/667 m2。出苗后50 d进行追肥,施加尿素及氮素,分别施加17.5 kg/667 m2。
  2.5   灌溉
  油菜是栽培作物中耐水性较强的作物。洛扎县气候干燥,地下水紧缺,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只进行3次左右灌水。无论是春油菜还是冬油菜,一般都在间苗或定苗时进行灌水。
  2.6   产油量
  洛扎县油菜年平均播种面积达285.07 hm2,总产量达770.97 t,1 kg油菜出产油量0.35 kg,油菜出产油量达60 kg/667 m2。
  3   洛扎县发展油菜的优势
  洛扎县生产油菜,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对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减少土壤沙化和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充足食用油资源,在实现生产与环境治理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保障食用油
  种植油菜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不仅能够保障洛扎县自给自足,还能向外县出售。菜籽饼是牲畜的最佳饲料,油菜种植在很大程度上给农牧民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3.2   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油菜植株的粗蛋白质含量均在20%以上,在最高时为24%。油菜属于一种高产优质牧草,复种饲料油菜作牧草,可以解决当地冬季饲料缺乏的问题,对于推动农业和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   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
  油菜根系分泌的特殊有机酸能使土壤中不易溶解的磷元素分解出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通过油菜快速生长覆盖地表,可涵养水分。其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例如翻压作绿肥可以培肥地力,促进下茬作物增产,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有效改善当地土壤沙化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环保作用。                 3.4   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
  洛扎县油菜种植面积较广,粮油产量较高,在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了扎日清油加工合作社产业品牌。可有效解决当地农牧民产品销售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
  3.5   有利于带动乡村旅游
  洛扎县扎日乡以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带动乡村旅游,立足扎日乡面向全县,加大力度打造扎日油菜花文化旅游节,通过发展观光旅游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4   洛扎县发展油菜可能存在的问题
  4.1    气候的制约
  洛扎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常年温度较低,不适合播种大量油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油菜产量。
  4.2   基础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仍然较弱   种植业是受季节和气候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洛扎县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每年都在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荒田改良、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处于“零”状态。油菜作物易倒伏、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每年因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积极性。
  4.3   野生动物侵蚀农作物,降低油菜产量
  洛扎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雪豹、野驴、野山羊等动物。当地降水量较少,加之常年堆雪,野生牧草长势较弱,根本满足不了野生动物生存需求,且洛扎县40%耕地临近山腰,油菜从苗期到收获,常年遭受野生动物侵害,这会降低油菜产量及油菜饲料产量。                           4.4   缺乏人才队伍,技术落后的制约
  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到省、市、区接受更高的科技培训,培养更多懂技术、懂经营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培训次数较少,加之农牧民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减少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油菜属于技术性较强的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严重落后,油菜种植技术在当地推广缓慢。
  4.5   科技服务滞后,良种推广力度不够
  良种推广是农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增收靠科技服务。当地政府每年都在争取不同品种的良种,虽然农牧民将优良品种试种到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域,并认真做好田间管理,但是产量并不理想、甚至会减产。科技服务滞后,使优良品种不仅没有增加产量,反而遭受损失,导致优良的油菜品种难以得到推广。
  4.6   自身能力发展不足
  思想落后、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较为严重,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劳动生产技能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3]。
  5   洛扎县油菜生产研究对策
  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结构并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加大力度大规模种植油菜。在发展现代农业时,要统筹全局,考虑到油菜的质量和产油量,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建设有品牌、有特色、有规模的油菜生产基地。
  5.1   加大气象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作物的现代化
  应时刻关注市、区、县的气象预报,确定专门的气象工作人员,加大气象培训力度,培养技术熟练的专职人员,对全县气候有更准确的预判,为油菜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全县农业经济作物持续发展。
  5.2   适应农业新形势,切实转变观念
  农业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适应农业现代化新形势,必须抓住当前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商品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积极推进扎日清油加工合作社特色品牌建设。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条件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克服短期行为。要抓住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洛扎县农业经济作物可持续发展。
  5.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牧民素质
  用新型实用农业技术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推广,引进优良品种。农业主要是靠农牧民去实施,要通过政策扶持、开展培训、典型示范、信息引导等方式,向农牧民传授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油菜大规模化经营项目,逐步提高科技在农业经济作物增产、增收、增效中的贡献率。
  5.5   发展深加工,推进油菜生产
  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有效解决生产与市场的矛盾。要搞好龙头企业建设,注册农产品商标,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创建品牌,打造洛扎县油菜品牌,进一步提高油菜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袁玉婷.西藏油菜产业化发展浅析(上)[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1):1-8.
  [ 2 ] 袁玉婷.西藏油菜產业化发展浅析(下)[J].西藏农业科技,2016,38(2):1-6.
  [ 3 ] 牛继平.昌都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作物研究,2017,31(1):73-76.
其他文献
摘 要:鲜食糯玉米也称菜用玉米、果蔬玉米,是指在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收获的糯玉米。鲜食糯玉米富含维生素C,粗纤维含量高达16.36%。硒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倍,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地选择、播种、施肥、田管、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鲜食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詞:鲜食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
摘 要:枣树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经济林果树品种,其环境适应性强,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栽培管理技术是影响枣树栽植效益的重要因素。阐述了枣树生物特性,分析了其栽培管理技术重点,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枣树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水平,扩大枣树的产出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枣树;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8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逐年递增,林业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气候不断恶化,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了营林的质量,因此我国要不断提升对营林工作的关注度,但事实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在营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需要针对新时期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营林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改善营林工作
摘 要:分析了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现实价值,简单说明了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以机械化播种、植保与田间管理技术、机械化收获为切入点,阐述了土地处理、播种与覆土技术、打秧技术、收获技术等一系列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高产栽培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44-02
摘 要:从种植时间、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从选种和种子处理、播种时间选择、种植密度确定、土地施肥、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从农业技术团队素质不高、缺乏群众基础、推广体系不完善、渠道单一、成本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推广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推广;问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