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蒙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对当前高中蒙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蒙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应该注重联系实际,从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蒙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蒙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又主要是作文能力。但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对学校作文教学颇多指责,而教师自己也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教师的烦恼是费尽心思,但吃力不讨好,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烦恼是越写越写不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厌写导致教师厌教,教师厌教以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当然学生就厌写了。我个人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满腹诗文,在写作时,自然就会洋洋洒洒,以至一挥而就。反之,则捉襟见肘,成无米或少米之炊。近年来,“大文科”的观念很流行,意思是文史哲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观点很有见地。其实数理化与文史哲又何曾分家了?写作虽然是学文的人分内之事,但实际上却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而且都要活学活用。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许多文人的最高理想,但要做到又谈何容易?中学生只有多读书,不论文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卷有益,绝不是一句空话,读得书多了,自然在写作时左右逢源,政治原理,历史典故,源源而至,欲罢不能,同时你的思维也会因此发散开来。要做到这个,没有丝毫取巧的可能,只有多读书,读什么书?读你喜欢读的书。
  
   二、重视积累,融入生活,收集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头脑里有大量积累存储的信息,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于眼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这也是培养灵感的基本条件。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要善于引导和诱发学生去融入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根本,脱离了生活的作文,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在《作文秘诀》一文中说道,写作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因为写作如无真情实感,岂非无病呻吟,故作卖弄?能有感人魅力?因此,失去了“真意”,也便失去了作文的根本。那么,“真意”应从何而来呢?这是大家都明了的事,应从生活中来。实际情况也应是如此,学生作作文,大多数是记真人,写真事,描真景,状实物,谈已见,抒真情的。要写这些“真”,就要感悟和体察生活。社会是一本大的活的教科书,它内蕴丰富,包罗万千,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来的文章,才能情真意切,枝繁叶茂。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把生活中的点滴——所闻、所见、所感及时写下来,不断的充实头脑资料库。这样就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写作时就不会头脑空空、无从下笔了。
  
   三、重视创新,标新立异二月花
  
   “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青年人写文章就应该有青年人的朝气,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是崭新的。对同一个题目,新的含义就是与众不同。现在好像某些材料能证明什么论点在一些中学生中间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结果张口居里夫人,闭口文天祥,千篇一律。这时,如果出现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那分数必定是很高的。所以选材要新。论点更要新。你可以先假设别人都会有哪些观点,之后你偏不用它们,而立下一个鲜明崭新的,这同样会使你的作文受到赏识。
  
  至于新的形式,那更是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不愁没有,即使稀奇古怪的形式也不妨大胆地试一试。写文章,尤其是标新立异的文章,勇气与信心很重要,王朔先生不是说‘我是流氓,我怕谁’连流氓都能成为作家,我们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四、重视写作练习,激励学生自我表现
  
   作文教学不是空中楼阁,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在写作中感悟、提高。所以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写作练习,激励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我。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入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从我指导过的“表现自我”的学生作文看,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大多是写自己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比如学生写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写因为父母不和、家庭的阴影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创伤及其对自己人生看法的影响,或写父母早逝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生遭遇和对已逝亲情的眷恋,或写自己对身处其境的日常生活的观察,或写自己经历的某一社会生活场景的片断,或写自己对大自然动植物的观察和赞美……,在这些作文中,“表现自我”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包含有或生动的叙事,或生动的描写,或恰当的评析……。作文中表现的“自我”是真实的自我,“自我”在作文中成了学生一个写作的基点,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再写到作文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蒙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鼓励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感受生活,感悟生活,有了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学会了开拓创新的手法,写出真情洋溢又文采飞扬的作文,自然不在话下。开放视野,积极思考与练笔,作文教学将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式时,就文论文,常常感到很难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而老师在引导时,常常也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式让学生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感,但缺点是肢解了文章,学生在脱离了课文的整体语境下比较,仅能判断出哪个词或句式用得较为准确,至于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表情达意,则茫茫然。怎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比较来整体感悟文章思路和表达方式呢?下面我以《鲸》的教学
期刊
温病肺热证,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是其基本病机,气机闭阻,邪郁不达是其病理关键.治疗宜在清解肺经郁热的同时尤应注意使气机调畅,邪有外达之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拟定开
【摘要】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学生就失去了创造力的源泉,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学生就失去了创造力的源泉,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
期刊
膨胀(肝硬化腹水)在中国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复杂病症.故积极症治疗膨胀(肝硬化腹水),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极为重要.中医用于治疗膨胀(肝硬化腹水)的方
成功的商人们都明白,靠大市场才能赚钱,一个人垄断并不等于财源广进,有钱大家一起赚才行。撵走了竞争对手,客观上减少了顾客的选择性,也就远离了赚到钱的可能性。 生意场远比动物世界复杂,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情形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在生意场上,注重彼此和谐与互助合作,面对利益时与其独吞,不如共享。  有一家公司,拥有半条街巷的门面房。这条街
【摘要】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升学习兴趣,会取得一些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有其巨大的优势。【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职业高中优势激发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会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
期刊
该文对哮喘治疗中常用的化痰、蠲饮、调气、活血、驱风、补益等治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常用的配伍方式.临证组方时应因时制宜,临机应变,发作阶段急则投以峻剂,疏通上下,使邪去
当前,冯恩洪老师的适合教育理论在我县教育界引起了轰动,老师们自觉地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更新观念,努力构建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优质课堂。小学语文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构建自己幸福人生的垫脚石。如何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的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转到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上来?这是我们经常要思考并作出回答的。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