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古诗文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上阕有两处值得注意:一处是“乍暖还寒时候”。另一处是“雁过也”。下阕有一处值得注意:即“满地黄花堆积”。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关键词:乍暖还寒;雁;黄花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阕有两处值得注意:
  一处是“乍暖还寒时候”。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宋代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可见,“乍暖还寒时候”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并不像有的注解所说的描写秋季的景色。
  另一处是“雁过也”。
  《辞海·词语分册》“雁”①鸟纲,鸭科,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大型游禽。形略似家鹅,或较小。嘴宽而厚,末端所具嘴甲也较宽阔。啮缘具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以淡灰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群居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1]
  可见,“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雁过也”可能是秋季,也有可能是春季。联系上文的“乍暖还寒时候”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那么,“雁过也”描写的也只能是春季的景色,并不像有的注解所说的描写秋季的景色。我们不能在古诗文中只要一看到“雁”这个意象,就立刻主观臆断为是秋季的景色。也有可能是春季的景色。
  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而不是秋季的景色。
  下阕有一处值得注意:
  即“满地黄花堆积”。
  黄花,指菊花。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徐渭《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 过一秋。”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黄花】菊花。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2]
  《辞海·词语分册》【黄花】菊花。《淮南子·时则训》:“菊有黄华(花)。”[3]
  可见,“满地黄花堆积”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这一点确定无疑。
  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注释:
  [1]夏征农.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87.
  [2]韩志用.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1.
  [3]夏征农.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26.
  作者简介:孙凯(1974— ),男,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新区校区(耀州区)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和文言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度解读作品。教师把解读成果运用到阅读指导中去,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解读作品时可尝试结合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小说艺术表现手法展开教学。  关键词:错位;曲折;个性化;撼动心灵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是推荐给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这易读且经典的书籍,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读到《青铜葵花》第三章“老槐树”时,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鼻子酸酸、眼泪汪
田叔听说泡脚益处不少,于是习惯每天晚上泡脚。没想到一段时间后,田叔的脚越来越痒,去医院检查,竟是乏脂性湿疹。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科医师骆小冬介绍,乏脂性湿疹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皮肤表面水分脱失,皮脂分泌減少,皮肤变得缺少弹性。该病患者皮肤可出现碎瓷样细小裂纹,常有针刺、蚁爬的感觉。  有些中老年人本身皮肤比较干燥,皮脂分泌过少,在泡脚时,由于水蒸气及药物的双重刺激,湿疹容易被诱发。有些老年人感
一位40岁的男性慢性乙肝患者,从外省赶到长征医院看我的门诊。这位患者在我面前显得非常自信,他特别坚持“人可以与病毒和平共处”的理念,并试图说服我,自以为已然成“良医”。该患者为母婴垂直传播慢性乙肝,28岁婚检时发现“大三阳”,病毒基因含量高達107,但氨基转移酶始终正常,家族上两辈人中均没有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12年里,他饱览多部肝病科普书籍,把专家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了然于心中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  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等。   一些“老人鞋”商品频频出现在广告中,以其“安全舒适”“适合老人”的精准卖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可是,随之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全文虽然不足200字,却很清晰地记叙了作者西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  一、品读作者的“乐”  这篇山水游记是以作者的“西行”开始的。这段旅程不是枯燥无趣的,因为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所以倒很像一部山水风景片。“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
摘要:2018年全国III卷作文题在往年的作文题上守正出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是不变的,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变的。只是在形式上以三个标语的形式组成一段“非连续性的文本”材料,但其写作的要求仍然是明确的——任务驱动型写作。  关键词:命题透析;作文审题;立意角度;构思成文  一、原题回放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時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
摘要: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德育课堂强调心灵的碰撞,力求学生敞开心扉,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的心灵,能够心”和“心”相通;教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情”与“情”相融。让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育德的作用。  关键词:育德;高中古文;有效渗透  “教育就是生长”“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语文的学科性质注定了语文教师要与德育结缘,育德因素的挖掘与实施
关键词:山羊;猫;鸽子;人性;动物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的首篇课文。文章围绕动物展开对话,具体的动物就是主人公老人亲口所说的“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三种动物却散发出悲悯暖心的人性光辉。  故事发生的背景惨重无情,从小说极为简洁的环境描写中读者可以获得深切感受。小说的第一自然段以叙述的方式写景,结尾处只有“天色阴沉,
摘要:整本书阅读历来受学界重视。进行整本书阅读应以学生学情与阅读教学现状为依据,需要重视文本选择、阅读方法、阅读评价等多个维度。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短篇散文作为整本书阅读素材,并运用批注方法整体阅读,在共享中评价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散文;批注;共享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一直是学界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如何有效实施,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都有多种尝试。叶圣陶先生基于20世纪
农村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创新,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得力抓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全市38个市级试点村的“三变”改革,呈现领导重视程度高、人力财力投入大、总体进展顺利的态势,但清产核资任务重、确权确人问题多、引进经营主体难等问题也相应存在。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必须紧扣发展集体经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