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 深化生物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ang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盲目滥用多媒体亦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生物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16-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模式,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的模式多种多样,如何巧妙的整合到实际的教学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本人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不同类型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1.课堂讲解演示
  我校在迎接三星级高中评估时已具备了较完善的现代化教育硬件设施,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现代教育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文化环境,也为教师创设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工作环境。
  计算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讲《减数分裂》时,内容教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教学时,我先利用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象化,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运用PowerPoint软件逐步讲解各时期的特征, 让学生观察思考,这样能突破重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使用上,也同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了解最新知识和前沿知识。当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发现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计算机模拟可以很方便地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探索情境,而且可以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以引导、帮助学习者完成发现任务。
  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 ,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研究性学习开设了一条道路。
  我校在网上构建了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完成一些探究实验。在讲《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时,我让学生先预习这部分内容,然后在课上提出问题:绿叶中的色素有哪些不同种类?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的?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然后由学生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4.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正为广大教师所采用。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在学校资源库或网上搜索,查询、归纳、整理信息源和理顺知识关系,再通过小组之间开展协作式学习、讨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在讲《人类的遗传病》时,预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课后上网查找十个以上的遗传病,并在课上相互交流学习。
  
  二、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适量使用媒体,切忌过多过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把握好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的合理使用,切忌过多过滥。必须恰到好处地、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无论上什么课都用课件,我觉得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感觉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先钻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如《遗传因子的发现》这一节讲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时,我觉得运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更有利与学生掌握其方法。
  2、不能代替实验和实践
  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具有一定的简便和易操作性。但是我们不能够认为有了网络上的虚拟色素提取,实验室就可以省去不做了。在实验中,使用模拟和录象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但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取消实验。反而,有了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应该把实验做得更加完整和漂亮。
  3、课件内容华而不实
  有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件更好地吸引学生,把课件做得非常花哨.如选择非常夸张的背景,运用过多图片符号,设置各种彩色的字体,采用过多的影音动画等等.这样的一节课看似上得非常热闹,实质上学生往往注意力大量集中在一些华丽的东西上,而忽视了这节课的重点,课上完了头脑一片空白.这样,我们所用的课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4、把握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技术只能作为教育的一个现代化手段,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要转变地位,教师应由“演员”变成“导演”,而学生应由“观众”变成“演员”,即教师应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把多媒体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有机的“串”为一个整体,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地反馈矫正,以恰倒好处的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教学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轻视了其他媒体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媒体不可替代的,但并不是说,有了多媒体就不要其他传统的媒体了。一些教师用了多媒体上课后,离开了它就上不好课了,殊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其他媒体也有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它们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如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简笔画的快速、简单、灵活多变的功能,实物的真实性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取代的。因此,教师的课件设计在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时,还要让多媒体和其它媒体相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极富挑战性的时代,不管是整个世界还是我们中国,都面临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旧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被打破,新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若能在生物多媒体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应避免的问题,就能扬长避短,克服多媒体教学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提高教学整体效果;促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普及运用,使之在生物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2]黎大志.现代教育技术[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3]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化评价[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
  [4]张可柱,张祥沛.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M].商务印书馆,2006.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01-01    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现代的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独有的人格,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德育和“树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个别行为差异的,耐心帮助他们,力求
摘 要: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将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融会贯通到“词汇集中教学”之中,做到了“省时、高效”,有效地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使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  关键词: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词汇集中教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10-01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词汇集中教学”     1、何为“先学后教,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任务式教学方法,近年在高校专业课中逐渐盛行。本文主要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房地产经营管理》教学中的改进运用过程、特点和教学注意点,以推进高校专业课教育改革进程。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房地产经营管理》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06-02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Prolektm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103-01    一、小班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    攻击性行为有口语攻击、身体攻击和破坏物品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攻击行为大多表现在身体攻击和破坏物品两个方面。引起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有:  1.对依恋物的强烈守护情感,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  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新的生活秩序等,
摘 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改进总结性评价,以适应新课程要求?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参考相关资料,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总结性评价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总结性评价 创设情境 填空题 上机评测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求知,很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注重学生自学意识的培养;其次,应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精心设疑,激发思维;重视学生预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加快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自习时间;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等。  关键词:自学能力 自学意识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