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中学教育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实行六岁到十六岁免费义务教育,80%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实行“非宗教化”,保证信仰自由,但是不能以任何形式走进课堂。2003年岁末,经过数月关于非宗教化问题的全民大讨论,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重要讲话,赞成制定在校内禁止佩戴明显宗教标志的法令,如伊斯兰头巾,犹太小帽以及十字架等,要求学生保持某种外在的中立性。这是法国实行政教分离在中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结果引发了伊斯兰大游行,伊斯兰妇女认为戴头巾对于她们来讲就象穿衣服一样,她们不能不穿衣服就上街去,这个法令妨碍了人身自由,和法国提倡的自由平等相违背。为数不多的私立学校主要由天主教创办,接受政府的财政支持,受政府监管,作息时间和教学大纲与公立学校并无二致。
  法国的学校体制与中国不同,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叫做6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中1年级,然后依次升入5年级4年级,3年级末参加一个统一的毕业考试,升入高中,高中最后一年叫做毕业年级。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文科或者理科的课程。职业高中主要培养职业所需人才,学生用两年时间可以拿到职业技能证书。普通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准备全国统一的高中毕业会考,这是他们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全国统考,相当于我们的高考。如果顺利通过,进入一般大学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如果想进入一流的大学或者热门的专业,那么还需要进行另外的选拔考试,题目难易程度由各个学校根据报考情况灵活掌握,之后还需要进行面试,可以说是过关斩将。这部分尖子学生尽管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才能在享有盛誉的学校拥有一张课桌,但是学成之后都是各大用人单位追逐的对象,前途和收入都不可估量。
  我任教的蒙日虹中学是一所公立的普通高中,坐落在巴黎郊区一个叫蒙日虹的小城,与一处大森林遥遥相望,城市很小,小到只有一条象模象样的商业街,平日里行走,稍不留神就已经到别的城市了,可是它的名气可不小,吸引世人眼球的环法自行车大赛,就是从这里开始它的百年行程的。
  蒙日虹中学就象一个风景宜人的公园,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林,即使在冬季,也是满眼葱绿。校园内主体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时代,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也亲眼目睹了二战的风雨。昔日的庄园城堡在主人的更迭中体味着时世沧桑,直到1946年收归教育部。如今的行政楼就是当年的古堡重新装修的,高中部和初中部的教学楼也是历史悠久,带着自己的故事分布在树林草地之间。
  在蒙日虹中学的网页上,有一段话让人深有感触:本校的教学法立足于实践,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出发,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达到不断获取知识的目的,在跨学科的研究中提倡创造性。
  


  中学的作息时间是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都有课程安排,星期三下午和星期六下午不上课,每节课55分钟,课间5分钟时间用来换教室。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根据所选的课程不同,在教学楼之间穿梭轮换,老师也是一样,抱着书籍教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课间5分钟就成了蒙日虹中学2500名学生最壮观的流动。
  法国的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而中学则实行封闭式管理。蒙日虹中学的石头围墙有一人多高,上面还加固了铁丝网,因为学校对学生在校内的人身安全负有责任,所以不能有一点马虎。出入大门有专人检查学生证,否则不准入校,晚上静校后不仅大门落锁,所有的教学楼都要锁上,学生禁止在校内逗留。老师的车要放到专用的停车场,教学区是步行区,除非特殊情况,车辆不能进入。我的宿舍在学校后面,所有居住在校内的老师都有学校大门的钥匙,因为每天晚上,周末和假期,学校都是铁将军把门。当我外出回来,掏出钥匙,在夜色中费力地推开沉重的大栅栏门,偌大的庄园一下子就在身边,神秘而真实,比鲁迅先生当年挖何首乌的园子大得多了。
  尽管相对于其他富裕街区的中学,蒙日虹算不上现代,依旧粉笔黑板当家,但是基本的设施还是可以满足需要。学校图书馆可以免费上网,有的老师为方便学生查资料常常在图书馆上课,学生在图书馆讨论问题的声音,常常引来图书管理员的呐喊。这里还是老师复印资料和短暂交流的场所,因为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在飘着咖啡香气的教师休息室互相问候。学校食堂每天供应一顿午饭,老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工人都有自己的饭卡,价格略有不同。学生买饭的队伍常常延伸到食堂外面很远的地方,但是老师有优先权,可以合理插队,有一个专门的入口,让老师不必等很长时间就可以站到学生的队伍前面。午饭和大学食堂没什么两样,自助餐形式,每人可以选取一个凉菜,一个主菜(常常是一份鸡肉或者牛肉配上土豆泥或者泥状的蔬菜),一个甜点(水果或酸奶),主食面包随便吃。老师们端着自己的托盘到专用餐厅边吃边聊,学生有自己的大餐厅。
  老师的特权还表现在学校厕所的使用上。教学楼里老师的厕所干净而且有卫生纸,学生的则满墙是花花绿绿的涂鸦之作,所有的老师都有教学楼的厕所钥匙,随身携带。不过法国中学教师的权威常常被家长打破。孩子家长从来不会说自家孩子的不是,一切的问题都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他们可以打电话到校长那里告老师的状。学校每年由督学负责给老师打分,如果没有迟到现象,没有家长打电话告状,评定的分数就会高,结果会影响教师的升级和工资水平。于是一年一次的家长会,老师提出对学生的忠告之后,还要耐下心来听家长的抱怨。一个孩子需要留级,如果他的家长反对,学校是不能强制留级的。相比较之下,法国中学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比国内逊色多了,学生不做作业甚至对老师恶语相加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过失,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保持着很微妙的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校里没有纪律。每个学生入学之初,都会领到一本学生守则,里面比较详尽地列出了学生在校内的行为规范,权利与义务。虽然没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信条,但也规定了应该尊重他人,对他人抱有宽容之心,信仰自由等。对学生的处罚分为教学处罚和纪律处罚两部分,纪律处罚分为8级,轻则课后留校,警告处分,重则开除出校。学校里专门有一个生活委员会负责对学生不当的行为进行纠正,以免他们受到高一级更为严厉的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生守则明确写明教师不得给学生零分。我的同事上课时,因为学生太调皮,于是威胁测验给他零分,那个学生不慌不忙拿出守则对老师讲,这不符合规定,弄得老师也无可奈何。
  谈到中学教师,就我的了解,他们是生活比较舒适的一个群体。法国的中学假期很多,基本上两个月左右就有两个星期假,再加上寒暑假和公共假日,我算了算,一年365天,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带薪假期。他们属于公务员,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却不需要像公务员一样每星期工作35小时,一般每星期工作15-18小时。他们的工资在法国社会中属于中上等,根据通过资格考试的情况,工资又有很大差别。尽管薪水问题是他们讳莫如深的话题,局外人还是能从他们的生活方式上了解他们的生活水平。
  我曾经参加了一个学校教师内部的聚会,这是几个关系不错的教师的私人聚会,各家轮流做东,参加者分别带些食品,大家讨论问题,享受美食。同事开车带我到一处静寂的别墅小区,停下车来,这是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庭院深深,有老树芳草和花猫,典型的中产阶级房产。进得厅堂,一片艺术气息,钢琴,东方造型的泥塑,古色古香的餐具无不透露着主人的品味,我一时难以相信这是学校里一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的家。来聚会的有物理老师,法文老师,因为彼此相熟,气氛极融洽,大家边讨论最近发生的有关教育的问题边互相打趣,一屋子的快乐和窗外花草的芬芳交融在一起。上菜了,如梵高的画一样的蔬菜浓汤,奶酪烤卷,红酒,甜点。法国人对美的感受力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喜爱美食,时装,以及一切美丽的东西,简单的食品也要配以烛台,漂亮的餐具,有情调的音乐,把一顿饭精心打扮成一场音乐会。
  简单的晚餐吃了一个半钟头,赞赏食物,开玩笑;开玩笑,赞赏食物.看看表,已经夜里11点多,同伴说,今天结束得太早。
其他文献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中科院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厦门、苏州市人民政府和欧美同学会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将于12月28-30日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第七届留交会,继续坚持“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以海内外留学人才、科技项目和信息交流为主要内容,为留学人员与广大的国内需求单位之间搭建起一个交流、沟通
期刊
黄学军今年39岁,想要给他做一个专门的采访很难,约好的时间总是会延后,总会有各样的客户在你的身后等着你和他完成谈话,总会有电话打进来,让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总是对着话筒说“对不起,等会儿我打给你”,你会不自觉地有种“长话短说”的愿望。但采访一旦落在纸上,又发现原来有很多东西可说。  黄学军的故事说来话长,他似乎是个少年大学生,65年生,雷锋家乡湖南望城人,19岁入党,20岁毕业于南开大学。高分
期刊
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10月启动开发,1993年1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省级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先进开发区。  上虞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仅一江之隔,既是老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上虞市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新区。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1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已实现"八通一平",完全适应各类投资项目需要。  上虞
期刊
2001年1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的积极策划和大力支持下,全国第一家“博士俱乐部”成立了。  博士俱乐部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诞生的新生事物。博士,作为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进步,如何将这支高级人才队伍组织起来,并更好的为这支人才队伍提供服务、加强沟通和管理,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专长,对促进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各级政府
期刊
2004年12月20日,留交会专刊出版前夕,留学生杂志专门走访了广州市花都区海豚俱乐部。海豚俱乐部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是从2003年12月南方都市报为第六届留交会做的“海豚兵团激发花都脑力风暴”的专门报道开始的。而我们对花都人口不到70万,却拥有一个包括2名院士,8名博士后,62名博士,332名硕士,1200多名高级职称人才的国际性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感到惊讶,花都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这么多结构合理,数
期刊
毫无疑问,留学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花钱。这个钱,最起码启动资金需要家长出。既然有了投入,就要考虑产出。不说是全部但确确实实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心目中存在这样一个逻辑:花钱——出国——镀金——“成佛”——赚更多的钱。  显然,这个命题不能为真。花钱不一定能出国,出国不一定能镀上金,镀上金不一定能“成佛”,……也就是说,从投资学角度分析,回报途径上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相当复杂风险相当大。  在对待孩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选择了回国创业,而创业园区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清华创业园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选择回国 选择清华    清华创业园成立于1999年,由清华大学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建立,是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的园中园。创业园内2002年底专为留学人员设立的“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自建园以来已接待80余个留学人员创业团队。那么,留学人员
期刊
哈佛大学诞生在368年前,即美利坚共和国还没有形成的1636年。那时它只有9个学生,一个男教师,是当时新大陆第一处高等学习场所。它的命名缘自于它的第一个捐赠者:约翰.哈佛。  哈佛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就定位在提供一流的学术与理论教学,追求知识与学习使之惠及子孙,消除文盲对宗教(教堂)的侵害。它的教学模式继承了英国大学的严谨,充满了清教徒的哲学思维。哈佛第一届校长约翰.李维立特(John Leveret
期刊
出国了,好象走上一条循规蹈矩之路,上学,毕业,按工作,等绿卡。当然也有不少前辈回归祖国了,作了一番事业。就我个人感觉,做“浮萍”更多。好在大家多少都练就了一把幽默感,本来嘛, M.B.A.是mad but arrogant(又狂又傲,可是真形象;当年做小姑娘的时候充满敬仰又怯生生地说married but available的年代老早不在);Ph.D.是Permanent health disab
期刊
来德两年,不容易啊。   指学业,指生活,总之一直很累。能够静下来,无欲无为地纯净地思考,真是幸福。可是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突然又惶恐。因为觉得不应该,似乎命运的巨手就是安排你做一个陀螺。也许这才是留学的真谛吧。不劳累的留学不是真留学。   也许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吧,所以到现在仍然没有体会到如鱼得水的感觉。很多事情对于我仍然是需要全心全意克服的困难。不过,我至少可以说,目前为止,我的预计目标都达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