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效率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有效性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每位教师都在积极探讨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进行了新教学方式的尝试。但是,很多教师却感觉到效果不甚理想。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析。
一、课前“有效”的备课
好的课一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可循的规律,也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备课时,教师要仔细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急于翻看参考书,从而落入参考书的圈子。在有了自己成熟的见解后,再翻阅相关资料,从而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备课成果。正如魏书生所说的“一定要注意以自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目前,市场上补充资料各种各样,质量有好有差,备课时我们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和二次开发利用,从而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教学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保证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讲授法
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用的盐》这一课题时,就可以采用讲授法叙述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在学习《空气》这一课题时,用讲授法叙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有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例如,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有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时,经常要结合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同学围绕某一主题发表意见而共同学习的方法。例如在九年级下册《金属材料》课题中,就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提供的相关资料讨论:为什么菜刀、镰刀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这些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通过讨论也能得出结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在铁的冶炼这部分知识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图8-20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很热烈,参与度很高,讨论结束后学生却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要明确讨论要求,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主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相互切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即时做出总结。
3.演示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相联系,课堂上也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比如铁的冶炼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十七页图8-20的装置进行实验,由于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适于课堂演示,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氧化碳还原铁的实验录像。学生观看实验必须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述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可以出示它们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相关本质的理解。
三、布置“有效”作业
传统的作业基本都是选择、填空等这些基本题型。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很多教师会选择盲目地多布置作业,单调重复的工作使得学生对作业没有任何好感,反而十分厌恶,这种情绪如果带到课堂,直接就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取得最好的巩固效果呢?
首先,教师要从茫茫题海中精选题目,使学生不做无用功。其次,作业难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把每次的作业分为必做题、选作题和课外提高题,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做出选择。这样,既可以让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即时巩固,又不会让基础较好的同学无事可做。再次,作业的布置形式要多样。除了传统的作业布置外,还可以布置以生活情境为内容的作业,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可以采取实验报告等其他方式。最后,我认为作业应该尽量当堂完成效果更好。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有效”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好坏对化学成绩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学化学学习内容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但主要还是课内的。怎样能学好课内知识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内容是不明白的,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为自己的走神而错过重点。
2.课堂上要仔细听讲,及时做好笔记
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师上课是围绕重点内容展开的,所以,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课堂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后记录下来,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掌握。
3.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时要先回忆课本内容,再看笔记和课本,自己不懂的内容和重点部分要重点巩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肯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并能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百度文库.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1997.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关键词:有效性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每位教师都在积极探讨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进行了新教学方式的尝试。但是,很多教师却感觉到效果不甚理想。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析。
一、课前“有效”的备课
好的课一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它既有一般可循的规律,也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备课时,教师要仔细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急于翻看参考书,从而落入参考书的圈子。在有了自己成熟的见解后,再翻阅相关资料,从而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备课成果。正如魏书生所说的“一定要注意以自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目前,市场上补充资料各种各样,质量有好有差,备课时我们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和二次开发利用,从而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教学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保证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讲授法
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用的盐》这一课题时,就可以采用讲授法叙述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在学习《空气》这一课题时,用讲授法叙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有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例如,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有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使用这一教学方法时,经常要结合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同学围绕某一主题发表意见而共同学习的方法。例如在九年级下册《金属材料》课题中,就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提供的相关资料讨论:为什么菜刀、镰刀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这些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通过讨论也能得出结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在铁的冶炼这部分知识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图8-20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很热烈,参与度很高,讨论结束后学生却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要明确讨论要求,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主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相互切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即时做出总结。
3.演示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相联系,课堂上也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比如铁的冶炼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十七页图8-20的装置进行实验,由于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适于课堂演示,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氧化碳还原铁的实验录像。学生观看实验必须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述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可以出示它们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能更准确地理解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它们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相关本质的理解。
三、布置“有效”作业
传统的作业基本都是选择、填空等这些基本题型。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很多教师会选择盲目地多布置作业,单调重复的工作使得学生对作业没有任何好感,反而十分厌恶,这种情绪如果带到课堂,直接就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取得最好的巩固效果呢?
首先,教师要从茫茫题海中精选题目,使学生不做无用功。其次,作业难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把每次的作业分为必做题、选作题和课外提高题,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做出选择。这样,既可以让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即时巩固,又不会让基础较好的同学无事可做。再次,作业的布置形式要多样。除了传统的作业布置外,还可以布置以生活情境为内容的作业,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可以采取实验报告等其他方式。最后,我认为作业应该尽量当堂完成效果更好。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有效”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好坏对化学成绩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学化学学习内容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但主要还是课内的。怎样能学好课内知识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内容是不明白的,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为自己的走神而错过重点。
2.课堂上要仔细听讲,及时做好笔记
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师上课是围绕重点内容展开的,所以,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课堂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后记录下来,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掌握。
3.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时要先回忆课本内容,再看笔记和课本,自己不懂的内容和重点部分要重点巩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肯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并能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百度文库.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1997.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