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优化实践教学大纲,将科研项目融入到毕业设计及课程中去,使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材土木工程料性质和性能。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改革;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土木工程等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内容是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应用范围、检测方法,了解材料的性质、结构以及改善的途径,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合理选择并且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并为学生今后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随着建筑行业专业经营模式的变化,社会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土木工程材料课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为适应大土木培养的要求,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需要对土木工程材料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一、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涉及内容种类繁多,材料之间的逻辑性不强,而学时相对偏少,记忆内容偏多,导致学生对材料课程理解不深。考试结束,学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最终使得学生在材料的选择使用方面知识欠缺,给以后工作带来困难。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行业的分工也在细化,国内专门从事新材料开发与提供施工服务的企业已参与到设计与施工中。但是,水泥和混凝土依旧是当今社会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并且在将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结构相对稳定,对理论课程的依赖性比较强,致使实验课程和时代脱节,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先由实验教师讲解实验任务和实验过程,然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验证性实验。实践证明,这种“验证式”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已经不适应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高等教育体制。
  现如今,随着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课程的调整,材料实验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很难去做一些有意义、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创新型实验,不但减少了学生的试验次数,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是实验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书本中的理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进行科研的能力。我们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及时调整更新实验课程内容。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教学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自习,在实验课时教师做重点以及难点的讲解,通过预习和讲解,减少赘述时间,从而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实验。实验前不再重复讲述课程内容,节省了时间,更多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增加实验内容。由于实验课大幅减少了实验内容的讲授环节,实验时间大为增加。在原来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钢材实验多方案设计、水泥性质多方案实验、混凝土性质多方案设计等实验,使实验内容能够覆盖大多数的材料。
  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改变之前的验证模式,将水泥、砂、石、混凝土和砂浆实验合并起来,作为2个设计性实验。通过设定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的各类指标,让学生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检验、配合比设计等任务,并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经验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时间能力,根据我校提出的实验课程要具有“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要求,提出了开放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设立综合性实验课程。初步设想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配合各类专业课进行综合性实验。
  随着科技生产力的提高,各种新型材料也在不断应用于工程实际当中。所以,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可以组织一些实验设计大赛,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内容形式不限,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比赛内容,并写出实验报告或论文的,可以得到课外活动学分1~3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也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相互提高。
  2.开设研究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学生参加研究型项目需要和学生自身的能力一致,所布置的任务或者实验不要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找不到切入点,这样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将横向课题或者纵向课题加入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中去,授课老师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学生们进行科研项目,并给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及其设备,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根据其纵向或横向课题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可以协助老师解决与科研项目相关的科学难点,并且为自己以后的毕业设计选题确立方向,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做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优化实践教学大纲,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减少赘述时间,增加做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并给出相应的奖励。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参与授课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让学生不但能够很快的理解并吸收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们真正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冀晓东.“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6):10-11.
  [2]杨医博,梁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04-105.
  [3]安明喆,吴萱,潘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89-92.
  [4]曾志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11,33(3):82-86.
  [5]孙家瑛.将科研活动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163-165.
  作者简介:
  马骁,男,吉林长春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新型绿色胶凝材料。
其他文献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其中F、a是矢量,常用的方法有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m是标量,常用的方法有隔离法和整体法;故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有以下六种理解.  一、 F合=ma  例1 如图1所示,用两根轻绳和一根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两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
文章介绍了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在经济预测、特别是人才需求预测中的运用.
摘 要: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由于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出现了教学目
目前,在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下,音乐欣赏的能力成为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标志之一,音乐教学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够替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
借助生活实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能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
摘 要: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以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发潜能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性,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因人而教;追求高效課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学能力;教学策略;挖掘潜能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
摘 要: 文章提出在传统的C语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C语言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目前高科技社会需求计算机人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关键词: C语言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已成为广泛应用技术[1]。随着目前高科技的发展,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程序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