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在钛板轧前加热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tian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应加热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则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发展感应加热技术,目前感应加热技术在棒材、管材加热,热处理、锻造等领域应用较多,关于板材特别是有色金属(如钛、锆等有色金属)板材加热应用的报道则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感应加热在钛板坯轧前加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电源 钛板轧前加热
  一、概述
  感应加热有以下特点:
  (1)加热温度高、效率高、加热速度快。
  (2)容易实现控制自动化。
  (3)环境污染少,几乎没有噪声和灰尘。
  (4)设备体积小、可节约场地。
  (5)工件加热均匀,产品质量好。
  感应加热的优点:
  第一、是能耗低。感应加热炉的加热热效率可达到70%左右,各种室式炉只有30%左右。
  第二、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长时间连续工作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启停,可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加热。
  第三、加热效率高,因而电能消耗少,工件变形小而且加热速度快,可使工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所需的温度,从而使工件表面氧化和脱碳等加热缺陷降到很低程度。
  第四、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便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第五、感应加热还具备电能利用率高、环保节能、安全可靠和作业环境好等优点。
  二、研究背景
  某有色材料生产厂家在钛板坯轧前加热设备为电阻炉,由于电阻炉加热效率低,加热、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钛板表面严重氧化,致使材料利用率降低,保温过程晶粒长大,影响成品板材质量。为提高产品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公司提出引进感应加热炉用于取代电炉,满足公司最大坯料(δ180*850*2200)轧前加热要求。
  三、板坯轧制要求及其加热制度
  钛及钛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耐热、耐低温性能好,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并且导热性能差、无磁、弹性模量低,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等。金属钛有两种同素异形态,低温稳定态为α-Ti,其晶格类型为密排六方晶系;高温稳定态为β-Ti,体其晶格类型为心立方晶系,相变温度为882.5℃。工业纯钛的单位压力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明显降低(见表1)。当加热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引起β相晶粒迅速長大,对工业纯钛是有害的。如果不能保证主要变形在α相区完成,则会造成组织粗化,恶化产品性能。实践表明,在α相区轧制具有良好的工艺塑性,一次总加工率可达90%以上,同时有害气体对产品的污染程度也比β相区轧制的轻(见表3)。
  钛是一种活性金属,钛在空气中受热很容易与氧发生反应,氧气进入钛表面晶格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这层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这也是钛耐腐蚀的原因,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温度升高到500℃的时候,表面的氧化膜开始在钛中溶解,氧开始向金属内部晶格扩散,当温度高于700℃的时候,氧向金属内部的扩散加速,表面的氧化膜失去保护作用。致使钛表面的氧化物迅速增加,从而降低材料的利用率。因此合理的加热制度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关键因素。
  见表2,当板坯厚度>150~200mm时,电阻炉加热所需时间显著增加,由于电阻炉是属于热传递式加热,材料芯表温差较大,必须经过长时间保温来实现匀热,匀热时间越长,则α相向β相转化程度越高,β相晶粒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迅速长大,造成组织粗化而影响产品性能。
  见表3,有害气体对钛及钛合金板坯的污染程度,随坯料的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大。有害气体的污染所形成的吸气层显著降低板坯表面的塑性,严重影响着材料的表面质量。
  综上所述钛板坯采用感应加热炉加热时,加热时间短,芯表温差均匀,板坯表面氧化层少,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
  四、变频电源功率及加热节拍计算
  公司的轧机型号为2500mm三辊热轧机,主电机为1500KW交流电机,根据工艺要求,板材轧制起始温度840~880℃,完成一张坯料开坯的轧制时间约为10min。由于厂房供电最大容量为2500KW,为满足2500mm三辊热轧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厂房的日常用电,最多可提供800KW的供电容量用于感应加热设备的正常使用。
  而感应加热设备功率的确定是需要被加热工件重量、加热节拍以及最高加热温度计算得出的,公式如下:
  由于完成一张板坯的轧制所需时间为10min,受厂房供电条件影响,感应加热炉的最大功率为800KW,板坯从室温加热至轧制温度所需时间较长,无法满足轧机的满负荷工作,造成能源的浪费,通过上式可知,降低感应加热炉升温温差,可以显著提高感应炉加热效率,当起始温度升高至500℃时,加热节拍
  满足轧机的正常轧制需要。
  通过表3可知,板坯表面吸气层的厚度受加热温度的影响,在高温段的影响尤为严重,在低温段时则微乎其微,因此,可以采用电阻炉预热至500℃后转送至感应加热炉中升温至轧制温度的形式是可行的。
  五、电源频率的选择
  在各种感应加热应用中,穿透加热是感应加热中用途比较广泛的,主要用于各种金属热加工前的预热和热处理中的透热。其中最重要的热加工过程如锻造、挤压和轧制。选择穿透加热的频率主要考虑金属材料的加热深度,金属材料加热深度可以用临界频率表计算出来,对于薄板或者厚板等板材而言,其感应加热的临界频率是指当板厚大约是穿透深度的2.25倍时的频率。对于结构简单的工件加热,如棒材、板材等,其临界频率或最低频率F由下式给出
  棒材:F=4*108ρ/μa2
  板材:F=1.27*108ρ/μa2
  式中:
  a表示棒材的直径或者板材的厚度 (单位:cm)
  μ表示工件相对导磁率
  ρ表示工件的电阻率 (单位:Ω·cm)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计算临界频率F时,所取的材料电阻率ρ是指金属材料感应加热最高温度时的ρ值。
  已知板材厚度a=18cm
  钛的导电性能较差,近视于不锈钢。若以铜的导电率为100%,则钛仅为3.1%。钛的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见图1。20℃时,工业纯钛的电阻率为0.556μΩ·m,在不同温度下,α-工业纯钛的电阻率可通过下式求得:
  ρ=0.51+2.25*10-3t-8.6*10-10*t3
  当t=860℃
  求得ρ=0.51+2.25*10-3*860-8.6*10-10*8603
  ≈1.9μΩ·m=1.9*10-4Ω·cm
  μ=1.00004H/m取1
  Fc=1.27*108*1.9*10-4/182=74.5Hz
  六、结论
  根据公司的设备状况及厂房供电情况,技术人员与感应加热炉制造厂家沟通,制造厂根据公司提出的要求结合理论依据,最终选用变频电源型号为Lin-800KW/0.1KHz,变频范围为60~100Hz。其余的配套系统如低频耦合柜(图2)、低频感应器(图3)、炉体等均由制造厂设计制造,目前整套设备已经投入生产,基本达到公司提出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莫畏. 钛[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编写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3]赵长汉 姜士林. 感应加热原理与应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
  [4]沈庆通 梁文林. 现代感应热处理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在、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全面研究了东西方所有权关系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所有权关系的具体形式,并从劳动与所有权
本文从房地产的产业特征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业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全国和北京,天津,上海,海南等地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认为区域性的房地产经济泡沫具有非流动
摘 要: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检测的内容和要求探析了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有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检测: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速度的较快和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得以相应发展。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对其以后的正常使用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到交通通行的安全和速度。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检测工作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
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是翻不过去的山。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教育首先是挫折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挫折,面对挫折,变挫折为动力,是我们的必备的教育艺
期刊
期刊
中恒集团(600252)近期公司副总李建国涉案,目前涉案原因不明,媒体说是涉嫌个人犯罪,公司称也是刚接到通知。笔者的看法是,这事件前后的发展值得揣摩——先是李建国辞职,与上市公司脱离,再行实施抓捕,政府呵护公司之苦心,可用“昭然若揭”来形容。那么,中恒集团后市还有没有介入的价值?本文试图通过中恒集团历史发展的轨迹来解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经历了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演变,未来仍
“丝路传笑声,笑星汇津门”第六届天津相声节于9月16日至20日举行.它展示了近年来全国相声小剧场及民营相声团体的发展成果,也预示着全国相声小剧场的大合作应该步入一个深入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在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环境下开发工程,继而引发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处理问题,如软土地基、不均匀地基处理等.在物
“边教边育”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一边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一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学”与“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教学过程为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