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猎头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商场如战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猎头是专门帮助企业、公司发现高级将领并使他们最大程度地才尽其用的人。追溯起来,跟古时候那些巧舌如簧的说客也算是同行吧。
  
  最执著的猎头——萧何
  
  谈起萧何月下追韩信,恐怕中国人都知道。祖辈们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作为集团的一员,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妒才忌能,而要唯才是举。从行业的眼光来看,萧何可以称得上是最执著的猎头。
  今天,在这个客户就是上帝的市场里,如果客户并不看好一个人,我们很难违背客户的意愿,而只能另外再找人才。韩信先跟随项羽,在没有得到赏识的情况下,又追随了刘邦。我们现在很难猜测当时刘邦的想法,但一个不忠的人与一个不才的人相比,历史上的领导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忠心却不一定非常有才华的人。因此韩信在刘邦那里本来并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但是韩信遇到了萧何。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听说韩信夜间逃走,紧急之间,连刘邦都没有通知就去追赶韩信,追了两天两夜才追上。刘邦在见到萧何时,把萧何臭骂一顿,说:“为什么你出去也不通知我一声,我以为连你也离开了我。夜间逃走了那么多将军,你不去追回,区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韩信走了,你倒紧张起来。”分析刘邦的言下之意,第一,你萧何作为智囊团的一员,有重大的举措事先不通知我,弄得我的领导工作很被动啊。第二,你对我来说实在是很重要,你放心,我是绝对地欣赏你。第三,我这里人才流失的现象很严重啊,你以前怎么不思考这个问题呢。第四,你人才测评的计量表是不是选错了,韩信既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又没有工作经验,他值得你冒我之大不韪吗?可见,对于萧何来说,最大的客户很不满意他的工作。
  既然谋臣说客猎头们都靠舌头吃饭,那当然要口才出众,萧何也不例外。面对刘邦的发难,萧何不慌不忙,从容应答。萧何说:“刘总,韩信离开公司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如果不马上劝他回来,他就会被别人所用。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您无法为我们配备手机,他又没有上QQ,所以我只好玩了一次‘人间消失’。韩信是难遇难求的人才,您不要认为他不忠心,凤凰择枝而栖嘛,再说,他投奔我们是弃暗投明啊。他虽然不是师出名门,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知识、能力。且不说那些名门弟子很少有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单说每个名师培训班都收上百个弟子,大家做了各个集团的将军,所用的计谋都雷同,所玩的套路也都彼此熟悉,在战场上很难出奇制胜。”一席话让刘邦不得不点头,可是刘邦心里还是犹豫,虽然萧何“追”的举动多少让刘邦重新审视了韩信,而萧何的话也打消了刘邦对人才论出身的想法,但是,韩信毕竟没有领兵实战的经验。刘邦犹豫再三,决定给韩信一个大区销售经理的头衔。
  萧何一听就急了,为了追回韩信,他已经把销售中心总裁的职位许给韩信了。虽然刘邦要他寻访的高级职位很多,但是这个职位非韩信莫属。看来刘邦还是不放心韩信的能力。萧何拉住刘邦问到:“刘总,咱们公司不是要给新进人员三个月的试用期吗?设定试用期的目的不就是给人才一个机会展现自己吗?仅仅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并不能说明韩信不适合那个职位,也许是他得不到赏识,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罢了。韩信阅历丰富,足智多谋,能屈能伸,如果刘总给他这个机会,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您打下江山的。”萧何的坚持让刘邦很是为难,本来让韩信当经理就已经属于破格录用了,更何况韩信已经有过跳槽的打算。但是,萧何作为公司的高级猎头顾问,曾多次为公司寻访到合适的人才,他如此坚持一定是有原因的,刘邦暗自思索。“好吧,那我就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做总经理,你看怎么样?”萧何却摇摇头,说到:“刘总,区区一个总经理,韩信是不会满足的,如果您不让他做销售中心总裁,他还是会走的,那我做的一切工作都白费了,而您失去韩信,统一中国市场的霸业也会困难许多。”说完萧何深深地叹了口气。刘邦一琢磨,以公司目前的状况,总裁和总经理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仅仅是头衔而已。刘邦一咬牙,说到:“好吧,如果不是你萧何如此向我推荐韩信,我肯定不会让他当销售中心总裁的。我就给他个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吧。”
  
  最勤奋的猎头——刘备
  
  刘备的成功似乎总离不开“三”字:比如他是三国人物,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
  那我们就从桃园三结义说起吧。刘备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让他不被别的小朋友嘲笑没有爸爸,不被有钱人的阔绰打击了自信,告诉刘备说他是皇族子孙。其实这是一句善意的谎言,但小刘备信以为真,为了不辱没皇族的脸面,他尽一切可能向周围的人学习。
  企业无才不兴,刘备如果自己不做猎头猎取人才,他是毫无办法聚集人才成就事业的。刘备自己做销售,卖草鞋的时候,就特意游走在街市,与各式各样的人交谈。他卑微的出身使他根本不可能去结交那些已经成名的人才,也不可能像曹操一样有财力发布《求贤令》来广招贤才。他只能靠自己去发掘一些被埋没的人才。就这样,他结交了张飞和关羽。桃园三结义可以算他日以继夜打探人才的猎头工作的第一个成果,这样他的公司才在沛县立住了脚跟。但是如何在中原群雄争霸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自己,刘备心里是没底的。虽然刘备没有曹操的才智和孙权的世家背景,但是他勤奋,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取人才的机会。不仅自己在市井之间奔波来发现人才,他还注意听别人闲谈时透露的人才情报。
  他在乡野间小饭馆里吃饭的时候,无意间听一个号水镜的老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没等两天,他就亲自拜访老先生,并和老先生结成好友。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刘备通过水镜先生关于对卧龙的描述,总算挖掘到卧龙的详细信息,这才有了三顾茅庐的可能。诸葛亮作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政治上是很有抱负的。他自比管仲,当然也希望能得到明君的赏识。英雄往往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刘备没有雄韬伟略,而且还只是沛县的一个小民营企业家,自己的产业在市场上也是岌岌可危。如果刘备贸然去见诸葛亮,诸葛亮不一定能够臣服于他。果然,诸葛亮大门紧闭,刘备第一次的拜访可以说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刘备想不出计策让诸葛亮见他,那只有靠勤能补拙了。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来三次,刘备的勤奋终于敲开了诸葛亮的大门。但是诸葛亮如果觉得刘备称不上英雄,他肯定也不会与刘备论天下,刘备对此早有准备。他立刻交给诸葛亮水镜先生的书信,信上称他是诸葛亮的天命君王,让诸葛亮跟随刘备。诸葛亮这时才放下一身傲气,与刘备分析时势,点评英雄。其实人才最怕报答知遇之恩,古今多少士为知己者死去。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立刻连连称好,并让诸葛亮做了军师。不但如此,刘备还用心了解诸葛亮,争取与他情投意合,弄得关羽张飞吃醋不已。
  刘备能成功聘用关羽、张飞、诸葛亮,不靠他自己的勤奋是不可能的。刘备善于以情动人,但是与一个陌生人培养出感情是一件非常费工夫的事情,刘备却能乐此不疲,把握一切机会使人才倍感亲切。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    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电网下属的专门培训机构。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公司对中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心党组认为解决公司未来发展与中心自身发展相协调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心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与制度的创新。因此,公司决定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根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对不同
斯文浸水了!  听得见学界内外一声叹息复叹息。  学术是一位母亲,她生的孩子大都取名叫学者。母亲教孩子用文明洗手,攀援科学的高尚。可同样在母亲尊严的巨大背影下,孩子们则显现出龙、虎、狗之别。  您瞧,这位专家正严肃成一张扑克面孔,去参加“核酸营养”的听证会,助阵商业骗局;那位研究员正在劳工弟子的伺候下,炮制“砖著”、加工学术“泡沫”;教授为选上院士花钱做广告;博导以自主开发芯片之名挥霍掉国家上亿元
紧缺的RO和SRO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亦被外界称为“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核电为主业的央企。集团拥有总资产约56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约237亿元人民币,众多核电站考核指标已经跨入世界核电先进行列。  核电站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庞大而又极其复杂的统一体,其运行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会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在大亚湾核电站有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持有反应堆操纵员(简称R
如何拓展时空诗歌的新路径?诗人王钻清广泛吸收不同门类艺术的养分,培养文学创作的才情和才气,从而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并且别具一格的文学题材和表达方式。王钻清从中国诗歌史中发现,古典诗歌,有个非常好的传统,这就是极为注重时空感,通过对时空的书写来感悟人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统领下,我们《文学教育》创刊十多年来,始终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始终遵循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和法规,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处、华楚报刊传媒有限公司及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的领导和关怀下,坚持以期刊来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
充 电  朱晋辉  “啊——累死我了!花了五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作业写完了。”我低头看了下手表,已经凌晨两点多了。上床后,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床上,在对第二天的希望之中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熬出两个熊猫眼的我和父母一起踏上了去尼山圣境的路。一上大巴我就开始补觉,两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尼山,这时我也睡醒了,向窗外一看,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孔圣人的巨大石像,他看上去就像一个充满无尽智慧的老人。想到由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中国有400万人在从事HR(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大多数人从业经历只有3到5年;何况,从人力成本到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管理理念的一次次转换,更使得HR管理者“挑战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前途忽明忽暗;摸着石头过河,谁知道哪块石头就会成为羁绊?磕磕碰碰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跌倒了,爬起来,拍拍彼
为什么我不行?    大学毕业后,我踌躇满志地来到一家私营企业。我的文凭在公司算是比较高的,专业又对路,起点当然比别人高。我为人厚道,处事坦荡,同事关系和谐,晚上、周末也常常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照理说发展得应该很快吧?可是到公司五年了,还是普通的小职员。其实,这期间有三次很好的提升机会,不知为什么,都与我擦肩而过。这给我的打击着实不小,几次萌生去意。但我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灰溜溜地走掉,我要搞清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引进来”,那么未来20年中国将致力于“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如何面对世界上多种文化、价值观共存的现状,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为了同样的目标,共同创造价值?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把握这个新时代的“趋势”,协助企业完成“走出去”这一使命?——也许,目前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信息安全软件公司——趋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趋势科技),在跨文化沟通管理中的实践
按照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对于任何文本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读者既有的“前结构”与“期待视野”之上的,都会受到读者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阅读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1]。经典文本,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在与读者的视阈融合中生发的意义维度也更多元。《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先民们从祭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