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探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及改进。方法: 结合我院实际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并针对影响检验指标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对应综合措施。结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受重视程度、人体因素 、操作差异、标本运输、分析标准多种因素影响,通过针对影响检验指标因素的有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结论: 细致、全面、标准、规范的检验质量指标控制对策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标本影响,有效控制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临床检验;指标质量控制;现状;对策
   临床治疗除了有赖于检验数据的真实客观外,检验质量控制指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质量指标可以识别、纠正和持续监测临床实验室服务中的问题,其也用于临床检验关键过程一致性的提高和标准化。目的是改善医疗机构中临床实验室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的利用率。现代生物的迅猛发展为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免疫功能不但能检验包括免疫球蛋白G、M等,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还能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球菌激酶(ASK)等,此外还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甲胺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TRUSR)等。这些指标的评价都有赖于指标数据的规范、客观。我院结合我院实际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并针对影响检验指标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对应综合措施,下面就此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
  1.1.1 观念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实验前的质控、质量管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等等,在现阶段医院以临床和医技类科室为重点,在观念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1.1.2 标本人体因素 由于患者各自的身体差异,有的患者基础性疾病的不同,这都影响着检验结果。
  1.1.3 采血操作因素 临床检验分析前,采血时间、姿势、溶血、部位等因素对于标本的准确性很重要。
  1.1.4 操作差异失误 某些人为的因素导致错误的实验室试验或错误的标识标本,包括可能由血型不符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标本。研究证明患者或标本标识错误是引起ABO血型不符所致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
  1.1.5 标本运输环节 标本量是否充足也是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在实践中发现,其量化的标准能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1.6 分析标准不一 数据结果出来后,是否与标准值不符,标准值本身的界定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各医院依据的分析标准来源不一,有的已经过时,某些数值的上下限界定也未统一。
  1.1.7 危急值报告 危急值报告是临床实验室中的重要活动,一旦延迟报告就可能严重威胁患者安全的检验结果,我院实际中有部分危急值延迟现象发生。
  1.2 质量指标控制
  1.2.1 观念上的改进 协调各科室间的统一配合,在思想观念上统一认识。以临床医生对于实验室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判定整个质控环节的实施效果。纠正实验室报告,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不正确报告的发放。
  1.2.2 标本采验改进 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贮存时间,尽快处理,尽快检验。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易使该物质本身分解,发生多种生化反应。
  1.2.3 措施上的改进 采用临床实验中先进、实用性、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方法,如受外界因素干扰少,重现性好、快速,稳定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指标标准上采取统一,各数据如靶值±固定的浓度限值,±固定百分数依据最新的检验标准。区别性的制定各疾病种类的报告周转时间(TAT),对于危急值报告采取紧急的检验结果,快速及时地向临床医生提供并评估。
  2 结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受重视程度、人体因素 、操作差异、标本运输、分析标准多种因素影响,通过针对影响检验指标因素的有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
  3 讨论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应该评估实验室检测全过程中任何阶段。美国医学研究院(IOM)中对质量指标的要求是具有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公正性、效率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系统的、透明的和连贯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质量指标数据,并针对影响检验指标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对应措施。
   我院针对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得出,其质控指标受重视程度、人体因素 、操作差异、标本运输、分析标准多种因素影响。标本的好坏与否决定于从生物学、采血方式、标本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的影响,也和指标标准的统一、标本采集等主观因素相关。
   我院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并能用标准化数据完成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对检验质量指标而言,标准化的术语、测量规范、采集数据的方法、填补质量差距的证据都是需要的。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标本容器、标本错误可能对试验结果报告产生副作用,延误患者的诊断和质量,影响患者的满意度。监测标本的可接受性会提供质量改进(QI)的机会,也是临床医生对于检验的一种反馈。危急值报告因其能影响临床决定、患者安全和手术效率,一旦延迟报告就可能严重威胁患者安全的检验结果。需要快速及时地被临床医生评估,有时可能导致医生治疗方案的改变。对于报告周转时间(TAT),某些急性病证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肌钙蛋白报告速度可能会决定整个病程的发展。在完善质控方法上,还应该完善各项制度按规范化、系统化要求严格控制好各环节,保证高质量的标本,为提高质量提供前提条件。
   综上,细致、全面、标准、规范的检验质量指标控制对策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标本影响,有效控制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波;以系统观点论基因诊断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5:48—49
  [2]程玉萍,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应用与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卷21期,17-18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民品为主的防伪溯源管理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背景的信息化时代,审时度势地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谁就可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NFC作为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近几年发展迅猛,应用面不断拓展,除了原有的应用功能外,防侦测功能和
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手术部位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的37%,是患者感染的重要部分。为了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生率,笔者对2009年4月到8月在本院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目标性检测,把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3年来小梁切除术98例,术中采用巩膜瓣下放置含丝裂霉素C棉片2~5分钟,然后迅速以平衡盐溶液冲洗,切除2mm×3mm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角巩膜缘组织,并做虹膜根部切除,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2~4针后,再于巩膜瓣一侧或两侧作1条或2条 巩膜瓣缝合,形成前房。术后2周、3月、1年及1.5年检查视力、眼压、前房、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自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度时期内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如潮热、盗汗、烦躁、心慌、皮肤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到目
目的了解2009年郴州市3-6岁儿童身高发育状况。方法对郴州市3-6岁儿童进行抽样调查1510人,按性别分组,每组再按年龄分6小组,测量其身高,经统计学处理后,将其结果与2005年九省/市儿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应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男性患者,年龄11-45岁,平均(21.3
【摘要】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和主要机制,同时对其临床的主要表现和治疗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脑出血;病因;机制;临床表现    1脑出血的主要病因    在自发性脑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约占全部自发性脑出血的60%,其它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