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工作中,市政管道工程已经成为关键,城市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运行情况与生态环保工作。例如在城市遭遇台风或特大暴雨时,如果地下管道體系运行不畅,将会导致洪涝等问题,对城市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无论是从工程项目施工角度,还是城市运行与生态环保工作,都必须针对管道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对促进城市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排水管道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施工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足,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较多。例如由于管道施工质量管控不严格,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管道出现渗漏,导致路面沉降下陷,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确保管道工程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极大的降低市政管道工程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1、当前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管道基础强度与稳定影响因素
  对于给排水管道来说,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是极为关键的,若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达标将会导致管道发生不均匀沉降,给管道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给排水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也成为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之一。在管道沟槽开挖施工过程中,如果沟槽区域基底的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则要针对沟槽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并根据管道的设计路线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在管道施工及后续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与变形等问题。反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根据施工地形条件进行沟槽加固处理,不仅会影响到管道施工质量与效率,还会造成后期运行时发生漏水与爆管等质量问题。
  1.2闭水试验不严谨,管道出现渗漏水
  在给排水管道后期使用期间,一旦出现渗水、漏水、变形等问题时,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导致在管道运行使用期间出现各种噪音问题,还会对周围道路和建筑物基础造成破坏。这些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管道铺设安装过程中,管道接口部位施工质量不达标、井体施工质量相对较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此外,基础施工质量不达标,后期出现了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导致管道出现渗漏现象。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进行闭水试验,检查管道的安装连接质量,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处理,可极大的避免后期运行过程中管道渗漏问题的发生。但有些市政管道工程,由于急迫投入运行等原因,在管道安装完成后未及时进行闭水试验或闭水试验不严谨,导致许多施工质量缺陷未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给后期的管道运行埋下了较大的质量隐患。
  1.3施工管理因素
  当前多数市政管道工程还存在施工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合理,使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形同虚设,一方面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各自为政;另一方面施工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与质量意识淡薄,认为管道工程发生小的渗漏现象所难免,不会影响工程运行,最终导致大的质量问题。
  在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当施工质量管控工作不到位时,将会引发以下问题:(1)如果缺乏对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核对,可能会产生新旧管道材质不同,接头连接不合理,导致运行时发生爆管问题。当市政管道爆管时,会对周边道路的正常通行造成阻碍,对人们的出行造成较大影响。(2)在管道沟槽开挖放线时,部分施工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操作,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线路走向进行放线,管道实际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偏差较大,给后期管道运行维护及线路改造带来较大影响。(3)当沟槽有积水或地下水较丰富时,沟槽基础未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加固防渗处理,会导致沟槽积水产生浮管问题,或是管道安装后管沟回填不及时,也会因下雨致使沟槽积水而导致的浮管问题。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都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或在质量措施执行环节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
  2、强化市政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
  2.1加强图纸审查工作
  市政管道工程的施工图纸是一切施工步骤的执行基础,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时,需要加强图纸审查工作,从源头避免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各类质量问题。例如,可以采用数据信息管理模式,针对市政管道工程构建BIM建筑信息模型,从传统的二维图纸向三维建筑模型转变,可以准确找到设计图纸存在的管道标高错误等问题,便于及时做出调整与修改。此外,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对排气阀门的数量与位置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应用效率,从而保证城市管网系统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2.2严控管沟土方开挖及回填作业
  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施工单位项目部需要安排技术人员放线,在放线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来进行实际操作,避免有的施工人员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放线,导致实际安设的管道位置与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发生。在实际的放线工作当中,要先找到桩点位置,在复核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再提交给监理审核。并且,在进行放线时,必须控制好中心线位置,每间隔二十米放置一个标记桩。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需要对表层的浮土进行清理,土方挖掘严格放坡开挖,坡度为1:1.5,距离基底20-30cm内的土方采用人工挖掘。当沟槽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须进行验槽,对承载力不达标的基底进行换填处理;当管道安装完成并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沟槽回填需对称分层进行,每层回填压实后须进行压实度检测,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回。
  2.3做好闭水试验
  由于给排水管道内主要承载物体是水,而水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存在不同的水压。一旦水压过高,就会导致管道出现质量问题,发生漏水现象。因此,在正式通水之前,需要做好管道的闭水试验。试验之前一定要确保管道外观的质量,保证管道四周无覆土及积水后才能进行密封测试。首先,需要将给排水管道进行分段,每段管道尽量控制在1m左右,在试验管段需要做好管道口的封堵,然后再往管道内注满水,进行24小时观测,做好相关记录。其次,需要通过水压试验对管道进行严密性测试,观测管道内注水的渗水量。最后,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漏水问题,即实际渗水量是否在预期渗水量范围内,如果是,表示管道密封性良好;如果渗水量超出规范允许值,则需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做闭水试验,直至渗水量达标为止。
  结语: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和相关施工内容,通过对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严格控制,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利娟.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通病[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6):73-75.
  [2]岳利强.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研究[J].建筑安全,2019(01):22.
  [3]郭亮亮.市政排水管道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91.
  [4]李传息.论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1):83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路桥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建设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摸索,我国路桥施工技术有了显著的创新和改良,工程质量也有了极大提升。但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一些关键的施工流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质考察工作没有做到位,制定的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软土地基的施工达不到标准。而且由于缺乏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在软土地基的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较为落后,软土地基施工无法正常有序地进
【摘要】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策略,全面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防止后续道路工程产生严重的病害问题,延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耐久度,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朝着更高目标上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现阶段,从我国各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外加上施工过
201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的一年。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推进结构性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愈来愈完善,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发展,但原有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建设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及影响,导致现有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与设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重视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布置的设计与技术研究。笔者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布置的设计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提升,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必须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才能满足城市的基本通行需求,而病害问题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复,才能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进行了分析,继而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