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技术被应用与初中语文教学中,其中项目化学习的使用改变了以往初中语文教学的表面化情况。而先要突出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则需要重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本文是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探究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应用方式。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初中语文;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项目化学习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较实际化的学习环境,令其可以学以致用,不单一味地读写背,真正把学生的学习意识、实际应用和语文知识联系在一起。项目化的学习不单是指令学生的知识量得到增加,其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等多个层面的教育和培养才是重点。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学单一化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直接影响了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效果。但是,从以前到现在针对学生此方面的教学和培养是有所不足,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喜好度、专注度等,只关短期内的考试成绩,因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不断重复性地练习为主导,这样虽然学生的语文水平看似得到了提高,但只是量的提高,学习停留在文字表面。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问题和提问方式单一化的情况,其中还包括了答案和解题思路的统一化,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惯性思维,在概括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方面尤为严重。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解题思路不可缺少,但单一而重复性的教学内容久而久之会令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最后,初中语文教学因为教材内容有限,一味按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只会造成教学的局限性,从而令学生的学习片面化,语文水平难道得到提高。
(2)教育观的问题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自身的教育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当学校和自身的教育核心和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则会导致教学内容是以考试内容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则容易令学生的学习片面化和产生固化思维。从学生未来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来看,以重复性内容为教学的主导,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厌烦等负面情绪,学生无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
(3)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为角度可以大致把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积极型。此类的学生先天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较高,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意识较积极,因此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集中力也较高,课后可以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但此类学生较少。第二,被动型。首先,被动类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不稳定,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才可进行有效的学习,较容易出现依赖性、被动型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则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而降低学习效果。第三,消极型。此类学生对语文知识比较排斥,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专注度都较差,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效果也较不理想,久而久之则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很容易放弃学习语文。
二、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转变教育教学观
首先,项目化学习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同,它具有实际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学校和教师则需要先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其次,改变教育教学观并不是意味着消除以前所有的教学理念,而是要结合现代学生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学生为项目化学习的中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学校和教师则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能力。比如:学生的语文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
(2)明确教学规划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保障项目化学习的效果,需要同步进行明确的教学规划,并以此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进而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可以按照教学时长把教学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短期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在一堂或一周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学习要达到的效果,如: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和知识点的掌握。长期的教学目标则可以是在使用项目化学习半学年或一年后要达到的效果,如: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良好学习意识的养成等。
其次,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一,针对应用项目化学习时,教师教学方法开展评价。比如:在课堂中问题提问的结果,会与事先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就需要利用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二,针对学生的评价。在这方面,需要改变以往只依靠测考试的评价方式,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模式、性格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研究其优势与劣势,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3)灵活运用项目化学习
首先,项目学习的应用,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脱离语文知识的文字表面,展开更加深入的、不同层面的学习过程。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学生联想力来进行项目化的学习,当学生可以自己使用联想力开展项目学习,也说明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的知识点或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该情境中,联想自己是其中一个人物,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项目学习,令其思索和分析当自己面对情境中的难题时应如何解决。
其次,初中语文知识中会存在一些学生较陌生的内容。例如:文言文和古诗词中所包含了历史知识、政治背景和民族风俗等。学生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翻译和背诵并不是最困难的,但想要深入到思想文化和作者的情感中则较困难。当学生对以上的内容陌生不了解时,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项目化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为项目化学习增加全面性。例如:一,讲述文言文或古诗词中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拉近学生和古文的距离。二,运用现代电教技术。在这里应注意一点,部分初中学校只是把新的硬件技术带入到了语文教学中,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功能和教学价值。现代电教技术的运用需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可以通过现代电教技术把从不同角度、视野下的课文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利用放大缩小等基础功能还可以突出局部的细节。同时配合教师的讲解,更加可以突出项目化学习的实际性。
(4)项目化的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教学基本相同,然而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之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点,教师设置课后作业,应先以利用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令其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学,例如:表演。表演是指让学生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剧本和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大意,或是选择某一段、翻译的古诗词等。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赋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性、实际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自助式的项目化学。在人数方面则可以是一个或多人的形式。
三、結语
项目化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改变过于理论和静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发现并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最终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洁.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新课程(中学).2019.06.72
[2]韩秀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37-38
[3]徐晓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59-60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初中语文;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项目化学习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较实际化的学习环境,令其可以学以致用,不单一味地读写背,真正把学生的学习意识、实际应用和语文知识联系在一起。项目化的学习不单是指令学生的知识量得到增加,其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等多个层面的教育和培养才是重点。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学单一化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直接影响了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效果。但是,从以前到现在针对学生此方面的教学和培养是有所不足,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喜好度、专注度等,只关短期内的考试成绩,因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不断重复性地练习为主导,这样虽然学生的语文水平看似得到了提高,但只是量的提高,学习停留在文字表面。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问题和提问方式单一化的情况,其中还包括了答案和解题思路的统一化,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惯性思维,在概括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方面尤为严重。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解题思路不可缺少,但单一而重复性的教学内容久而久之会令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最后,初中语文教学因为教材内容有限,一味按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只会造成教学的局限性,从而令学生的学习片面化,语文水平难道得到提高。
(2)教育观的问题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自身的教育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当学校和自身的教育核心和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则会导致教学内容是以考试内容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则容易令学生的学习片面化和产生固化思维。从学生未来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来看,以重复性内容为教学的主导,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厌烦等负面情绪,学生无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
(3)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为角度可以大致把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积极型。此类的学生先天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较高,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意识较积极,因此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集中力也较高,课后可以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但此类学生较少。第二,被动型。首先,被动类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不稳定,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才可进行有效的学习,较容易出现依赖性、被动型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则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而降低学习效果。第三,消极型。此类学生对语文知识比较排斥,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专注度都较差,即便在教师的引导下效果也较不理想,久而久之则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很容易放弃学习语文。
二、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转变教育教学观
首先,项目化学习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同,它具有实际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学校和教师则需要先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其次,改变教育教学观并不是意味着消除以前所有的教学理念,而是要结合现代学生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学生为项目化学习的中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学校和教师则更加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能力。比如:学生的语文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
(2)明确教学规划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保障项目化学习的效果,需要同步进行明确的教学规划,并以此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进而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可以按照教学时长把教学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短期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在一堂或一周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学习要达到的效果,如: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和知识点的掌握。长期的教学目标则可以是在使用项目化学习半学年或一年后要达到的效果,如: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良好学习意识的养成等。
其次,教学评价也是教学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一,针对应用项目化学习时,教师教学方法开展评价。比如:在课堂中问题提问的结果,会与事先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就需要利用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是否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二,针对学生的评价。在这方面,需要改变以往只依靠测考试的评价方式,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模式、性格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研究其优势与劣势,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3)灵活运用项目化学习
首先,项目学习的应用,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脱离语文知识的文字表面,展开更加深入的、不同层面的学习过程。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的学生联想力来进行项目化的学习,当学生可以自己使用联想力开展项目学习,也说明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的知识点或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该情境中,联想自己是其中一个人物,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项目学习,令其思索和分析当自己面对情境中的难题时应如何解决。
其次,初中语文知识中会存在一些学生较陌生的内容。例如:文言文和古诗词中所包含了历史知识、政治背景和民族风俗等。学生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翻译和背诵并不是最困难的,但想要深入到思想文化和作者的情感中则较困难。当学生对以上的内容陌生不了解时,也就无法开展有效的项目化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为项目化学习增加全面性。例如:一,讲述文言文或古诗词中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拉近学生和古文的距离。二,运用现代电教技术。在这里应注意一点,部分初中学校只是把新的硬件技术带入到了语文教学中,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功能和教学价值。现代电教技术的运用需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可以通过现代电教技术把从不同角度、视野下的课文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利用放大缩小等基础功能还可以突出局部的细节。同时配合教师的讲解,更加可以突出项目化学习的实际性。
(4)项目化的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接受的教学基本相同,然而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之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点,教师设置课后作业,应先以利用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令其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学,例如:表演。表演是指让学生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剧本和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大意,或是选择某一段、翻译的古诗词等。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赋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性、实际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进行自助式的项目化学。在人数方面则可以是一个或多人的形式。
三、結语
项目化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改变过于理论和静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发现并认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最终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洁.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新课程(中学).2019.06.72
[2]韩秀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37-38
[3]徐晓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A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