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筑为拓展空间均开始向地下发展。基于此,为了确保这些地下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的防水工作,以确保这些地下工程不会因渗水而影响其正常使用。本文对防水系统损坏、结构裂缝和施工不当所引起的地下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地下;防水工程;渗漏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用于建设的土地日益紧缺。因此近年来不少行业内人士选择向地下发展来拓展建设空间,地下工程开发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地下工程建设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若地下工程中出现渗漏,不但会影响其使用功能,更会影响其结构稳定性,进而对地面建筑的安全性构成威胁,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全面分析地下工程可能出现渗漏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以此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1、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
  1.1防水系统损坏引起渗漏
  当前地下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建设有防水系统,若防水系统发生损坏,渗漏就会发生,其中底板和节点是防水系统最容易发生损坏的部分,下面一一对其损坏原因进行介绍:
  1.1.1地下工程的基础防水层一般均位于底板之下,设计采用抗渗自防水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防水。因受自下而上的施工顺序制约,只能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基础防水层。但由于混凝土垫层仅仅在整体工程中起辅助作用,且由于其下部是不均匀压实土体,但其受到扰动或长期在水中浸泡的话,非常容易出现沉降,这样其上部垫层也会跟着发生沉降,这样会导致其上部的防水层与基础脱离,最终引发底板防水系统失效;
  1.1.2施工缝、后浇带等设施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被用来作为节点,节点是地下工程防水的关键部位,其出现渗漏的主要是因为缝隙间止水带因热胀冷缩而失效所导致的。
  1.2结构裂缝引起渗漏
  当工程结构某个部位出现裂缝时,水会由此渗入,逐渐积累形成积水,最终引发渗漏的出现,其主要产生原因如下:
  1.2.1工程地基在施工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导致地下结构改变,造成应力集中区,引发结构裂缝的出现;
  1.2.2施工中地下墙体会承受到各方面荷载所产生的压力,这会导致其结构出现变异,由此会造成不同程度结构裂缝的出现。
  1.3施工不当引起渗漏
  合理的施工是确保地下工程防水是否有效的关键,但由于施工不当的原因所导致的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以下原因:
  1.2.3防水措施依据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但很多施工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和细致的实地考察,导致方案设计不合理,这为施工后出现渗漏埋下了隐患;
  1.2.4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所引发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回填土不密实和混凝土浇筑缺陷也会导致渗漏情况的出现[1]。
  2、地下防水工程滲漏防治措施
  2.1做好施工过程控制
  做好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效果的保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1施工方要严格做好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工作,严禁施工中使用质量差的防水材料,合格的防水材料要具备厚度足、填料少和有效成分多等特点;
  2.1.2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要做好对其的振捣工作,不要因为浇筑过快而导致不振、过振或弱振情况的出现,为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方应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并从进度和设备角度出发合理控制浇筑速度,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合理进行;
  2.1.3在施工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产生的施工缝所开展的防水工作,在对施工缝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先将施工缝接茬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接着清除混凝土中的浮浆和松动石块,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安装止水带,为了确保防水质量,止水带在施工缝应设置为面向迎水方向进行折边处理,之后通过浇水湿润并做浆,最后再通过不断振捣的方式浇筑混凝土。在施工中,整个底面和侧面都不要预留施工缝,只需在交叉处进行预留。在留设施工缝时,应在混凝土还未凝结时,将其表面用水冲出石子,以确保施工缝牢固;
  2.1.4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设置相应的系统降排水措施,直到主体结构和回填土施工完成后才可以停止。
  2.2做好薄弱节点防水
  处理好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的薄弱节点是确保工程防水质量的重点,其相应防水措施介绍如下:
  2.1.5后浇带防水,在对后浇带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先将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凿毛,然后用高出原结构一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或干硬性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在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其两侧的混凝土强度,后浇带混凝土应做到一次浇筑完成,不要留设施工缝;
  2.1.6变形缝防水,在对变形缝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应按照“多道设防”的原则选用合适的的原材料和技术开展施工。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变形缝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预埋安装止水带的铁件,接着应该正确牢固的安装好止水带,止水带安装时要保证做到解密结实,确保其可以密封,以防止漏水;
  2.1.7穿墙管线防水,在对穿墙管线进行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应预先采用金属管套将穿墙管线埋入到设置好的混凝土层,金属管套的的中部应预先焊上止水片,在埋入混凝土后,需要监管套和混凝土构建中钢筋做焊接处理,使两者间做到牢固连接。在安装穿墙管线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防水的要求需要将管道与预先埋设的金属管套进行紧密焊接,以此来到达使二者牢固共同防水的目的[2]。
  2.3重视后期养护管理
  在地下工程结束后,为了防止其出现渗水情况相应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3.1养护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情况,避免因其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而出现防水层受损的问题,这可以有效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在进行混凝结构的养护过程中,为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目的,在对其进行的养护中要采用以下步骤开展养护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最终凝结时间点,先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刮去后,再通过二次抹压以封闭混凝土表面的气孔。然后再使用塑料薄膜严格地对其养护管理的目标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混土表面的湿润程度,从而减慢其水化速度,一起来提高使用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通常不应该少于15天,以头七天的养护工作为重点;
  2.3.2地下工程的施工与地面工程的施工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地下防水工程正确的进行使用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地下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降低排水工作量,增加工程正常运行的时间;
  2.3.3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要重点对已完工的防水层进行保护,要禁止钢铁制品对防水层的踩踏和磕碰,以防止防水层遭到破坏为渗漏留下隐患。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分析了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研究发现,针对地下防水工程常出现的渗漏原因只有采用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做好薄弱节点防水和重视后期养护管理才能很好的防止渗漏情况出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国地下工程的整体防渗漏水平,为我国地下建筑行业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峰.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180.
  [2]杜建江.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水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208-209.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国家对于节能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而经济发展中,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植支柱产业,电力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研
在过去的一年里,英国决定离开欧盟,美国选出唐纳德?特朗普担任下一任美国总统,这两者都令人感到惊讶,但也让未来初露端倪。  投资者们应该会很熟悉那些经常驱动资产价格的宏观经济变量。例如,大部分投资者都听说过企业资产负债表、价格收益率、自由现金流与Q比率等变量。  然而,相比之下,投资者很难将政治因素融入他们的分析中。这将是未来一年中的主要挑战。在很多方面,政治因素将会压倒经济因素。在过去的一年里,英
期刊
城市道路交通在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现状的简单分析,阐述了各个阶段中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需要注意的内容,最后对一些不
跨境网络赌博案是WTO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争端解决案例,本文以绥提瓜和巴布达诉美国影响跨境赌博服务案"为例,对案例的背景,起因及最终结果进行介绍.并对案例的审判依据等进
近期,天津归类中心多次接到货主有关废旧纺织物的归类咨询,现将收集到的具体咨询问题汇总答复如下: “废无纺布”的归类所询“废无纺布”实为国外涤纶无纺布生产中的切边料.
摘要: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其在建筑机电管线综合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丰富的模型信息库、与多种软件方便的数据交换接口,成熟、便捷的可视化应用软件等。比传统的管线综合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深化设计;碰撞检测;净高控制;精确预埋  1、BIM建筑机电管线深化设计流程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了解合同技术要求、征询业主意见→确定BIM深化设计内容及深度→制定BIM出图细则和出图标准、各专业
福前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双鸭山市和佳木斯市境内,线路全长226.3 km.福前线是东北地区的交通动脉之一.通过对福前线扩能改造,提升既有线的运输能力.本文讲述通过对既有车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对的工程技术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这其中离不开测绘技术的支撑与进步.类型多样以及复杂多变是我国土地类型的显著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价值功能的哲学思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抽象和升华,其目的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合目的性”的意义,即研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