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98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营子小学的学生要牢记四句话:“课堂学习,生动活泼;楼道行走,慢步轻声;教室交谈,平声静气;操场活动,生龙活虎。”
  书写着这四句话的展板就挂在教室靠近楼道一侧的墙壁上,它的“邻居”—另一块展板上写着《南营子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工程60条》。
  作为一所已有110年历史的老校,南营子小学的教育探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时代在改变,但学校的核心理念却未曾改变。我们坚信“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作为一项工程来实施,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三种方法
  三步陶冶法。第一步,以德育德。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熏陶、国学诵读的推进、书香班级的创建及其他各类学科活动,让教育从灌输走向感染,由概念引向体验,实现以德育德。第二步,以德示德。借助身边的榜样、道德模范等真实人物和故事,剖析这类人群美好的内心世界,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向善的道德愿望。第三步,以德生德。我们认为,好习惯不是管出来的,而是由具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所以要求教师做学生的楷模,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引领者。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教师经常把“谢谢”“再见”“你好”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学生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会耳濡目染。
  引领养成法。低年级教师教孩子怎样向客人问好,怎样保持端正的坐姿,怎样拿书,怎样握笔,怎样扫地,怎样排队,怎样走路等基本习惯。教师耐心讲解、亲自示范,学生反复练习强化,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自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从细微之处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中、高年级除对基本习惯作更高标准的要求之外,还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深入思考的习惯、勇于表达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实践创新的习惯,做到有要求、有引领、有成效。
  道德体验法。有人说过,“道德在根本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道德只有亲身体验过后才会变为自己的德行。因此,我们经常开展一些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如推举“春游形象大使”(要求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学习认真),优秀作业展评(落实学习习惯中认真书写、及时改错的标准要求),争当升旗手,等等。体验法可以同时满足学生对荣誉的渴求,换一种方式对习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指引学生集体的努力方向。
  三个细节
  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从“轻轻弯腰捡起一片纸,拾起一种美德”活动开始,告诉学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首先是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纸,然后是不随地乱扔纸屑,再到主动拾起地上的纸屑,直至阻止扔纸人。通过这一细节教育,学生所到之处整洁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也初步养成了。
  良好的校园秩序从“慢步、轻声、右行、礼让”开始。我们告诉学生“好习惯就是好人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被别人尊重”,让学生把每次进出教学楼都当作展示自己文明风采的舞台。慢慢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主题班会课,教学楼里“慢步、轻声、右行、礼让”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每次走进教学楼,学生们都会自动排队,有序进入;每天放学后,学生们都在各班队旗的引导下,精神抖擞地走出校门。
  责任教育从学生自理开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在校门口划上了一道“亲情线”,并书写标语“学生能自理,家长请止步”。利用家长会、广播录音等方式与家长达成共识,请家长“给孩子自立、自信成长的机会,因为你的孩子是最棒的”;告诉学生“给自己成长、成功的机会,因为你行”。学校还以此为契机,陆续开展了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渐渐地,我们发现,学生进出教室时轻轻开门、关门,每个教室门前多了一块包装精美的倚门砖,学生值日的效率高了,低年级学生自己背书包的多了,主动做好事的人多了,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优秀班集体不断涌现—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三项活动
  “绿色银行”环保活动。少先大队开展的这项活动,使学生们学会了变废为宝,勤俭节约。平日里,大家把草稿纸、饮料瓶等收集起来,卖废品之后,把所得的钱存入学校的“绿色银行”。
  “爱心基金”捐款活动。我们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师生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少买一件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校园小名人”系列评选活动。“小名人”分为“环保卫士”“爱心使者”“礼仪标兵”“公德少年”,我们认真设定了相应的评选标准,其中“礼仪标兵”“公德少年”还有一票否决的要求。如“环保卫士”要做到认真负责,高质量完成自身值日任务;有节约意识,不浪费纸张、水电等;没有随地吐痰、扔纸行为,并能主动捡纸并劝阻不良行为。“礼仪标兵”要做到穿着整洁,大方得体,佩戴红领巾、小黄帽;举止文明,主动向老师或来访的客人问好;公共场所安静礼让,坐、立、行规范有风度;有追打喧哗等现象一票否决。而“公德少年”无论在校内外,只要有违反规章的现象则一票否决。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我们一定会为了学生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良好习惯,奠定美丽人生的基础。
  【王会山,承德市南营子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南 丽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红色经典”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为争取解放和幸福生活而英勇抗争的英雄儿女和劳苦大众形象,更有一批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题的鲜明的儿童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