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刑事政策化路径之反思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近以来,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备受关注,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两者的关系由分离变得交融,刑事政策对刑法体系产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即呈现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现象.文章对刑事政策对刑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刑法刑事政策化的两个层面,一是司法层面,即刑事政策司法化,刑事政策通过影响司法活动来影响刑法的适用;二是立法层面,即刑事政策立法化或称刑事政策刑法化,刑事政策的价值与精神被直接吸纳进刑法中.描述了中国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相应的路径以及具体适例,从而在具体现实的基础上对刑法刑事政策化进行了分析与反思,总结出了我国刑法刑事政策化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内容:一是刑事政策影响量刑要有限度;二是刑事政策应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影响定罪活动;三是刑事政策立法化时要兼顾刑法稳定性.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将“课程思政”与之进行有效融合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多模态的教学理念,对日常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并开展实践教学是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新路径.研究表明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新教学内容与模式,完善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主要让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并通过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学生心中深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思政题材+案例导入+设计创作+全民传播”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四翼一体教育教学生态链,以思政题材融入专业知识点为理论引领,以案例导入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切入口,以艺术创作为践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全民传播为渠道扩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