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早就是美丽新世界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信息时代的信息
  
  让我们首先从“信息”说起。
  其实,人类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信息。一个人表达一个意思给另一个人,这就是信息的传递。想当初人类还不会说话时,要表达某个“意思”,是通过表情和动作。可是这种“肢体语言”往往不够明确,容易引起误解。后来,人类发明了语言,信息大大地明晰了。但这种信息也有缺点,就是只能在人和人之间当面传递,而且转瞬即逝。于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文字、纸张和印刷术,信息终于可以记录、保存和向远方传播了。我们的前人就靠这样的方式过了上千年的传统生活,一切看上去都还不错。
  但社会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类首先发现如何用火,于是开始有了燃料和能量;然后人类又发明了轮子,于是开始有了工具和机械;接下来,人类学会用火来推动轮子,从此世界开始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意味着让机器代替人类去完成更多、更艰巨、更复杂的工作。这时候,信息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更需要在人和机器之间传递:如何使用机器“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它要做什么。
  一个全新的世界诞生了——电子技术的发明使得机器更容易“听懂”我们的话,为我们工作。尤其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一大批“信息机器”的相继诞生,更使得人类的信息传得更快、更远。大家都知道,电子的运动速度是接近光速的。欢迎大家来到这个以光速交换信息的世界!
  
  让光去“送信”
  
  小小的电子,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呢?原来,人们是把声音、文字和图像“翻译”成一系列电压、电流的变化,通过金属线缆发送出去,接收的一方再把这种电信号重新“翻译”成声音、文字和图像。有了这种方便的手段,人类的信息处理量自然会越来越大。这时候,问题来了。
  学过物理的同学们知道,电的良导体都是金、银、铜这样的贵金属,制造这类传输材料的成本非常高。而且由于金属介质中存在电阻,所以传输的距离和信号量都很受限制。所以,用电线铺就的通信网络只能被叫做“信息羊肠小道”,还远远不是“信息高速公路”。
  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能量的最初形式——光。
  “光通信”这个词,听起来蛮高科技的,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小时候玩过的“手电筒打暗号”的游戏。两个人在相距较远的位置上,通过电筒灯光的亮和灭,可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如果相互说好一定的规则,就可以通过有规律的闪烁灯光来传递更复杂的信息。在战场上,信号灯就是这样在静默的情况下进行情报传递的。
  当然完成这一过程的双方都是人,人通过手电完成信号的发送,又用眼睛这一良好的光感应器接收信息,同时人脑完成对信息的处理。用机器来模仿完成这一过程,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是因为空气对光子的散射作用,在大气中传播的光信号衰耗一样很严重,而且会受到天气条件的极大干扰。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像电线一样,把光封闭在一个密闭通道中进行传播,我们姑且称这样的通道为“光导线”。可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子会像电子一样听话地沿着导体运行吗?难道所有的光导线都得做成笔直笔直的、不能弯曲?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回顾早在19世纪人们就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
  1870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到皇家学会的演讲厅,为人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在装满水的木桶上钻个孔,然后用灯从桶上边把水照亮。结果使观众们大吃一惊!人们看到,水从水桶的小孔里流了出来,形成一股弯曲的小水流,而光线竟然也被这股水流“俘获”,跟着弯曲了。
  难道光不走直线了吗?实际上,在弯曲的水流里,光仍沿直线传播,只不过在内表面上发生了多次全反射,光线经过多次全反射向前传播(如图)。如果我们用透明材料做一根导线,以合适的入射角把光“放”进去,让它在里面不断发生全反射,就像它在弯曲的水流中那样,不就可以让它带着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去往目的地了吗?
  改变世界的“光纤通信”已经呼之欲出了!
  
  砂子改变世界
  
  眼前还有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难题:用什么材料来做这种“光导线”?
  1964年,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可以将玻璃拉成头发丝般粗细的纤维,作为光信号的导线。但当时人们制造出来的玻璃光纤“很不厚道”,要收“买路钱”——光信号在里面每传输10米,信号能量就损耗掉90%。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把太阳投射到地球上的光全部汇集起来,将达到难以想象的亮度;但如果把这束亮光送入这根玻璃丝,仅仅160米之后,出来的光线亮度还比不上卫生间的一只灯泡!这能用于通信吗?因此很多人称高锟的设想是“匪夷所思”。
  然而,高锟并没有气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收买路钱”的并不是玻璃,而是玻璃里面存在的铜、铁、锰等杂质,只要减少杂质,同时把光纤的形状和粗细制造得更均匀,就能大大减小光信号的损耗。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按高锟的理论,拉出了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新的时代开始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首先,制造光纤的原料是石英,就来源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砂石,它以极为便宜的成本,代替了昂贵的铜等金属。与此同时,同样一条线路,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却是金属线路的成千上万倍。目前通过单根光纤,1秒钟就可以传输几十T比特的信息量(1T=1000G=1000000M,一首MP3歌曲的大小约为5M左右),这在以电缆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此外,光纤还具有重量轻、损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真可谓“价格便宜量又足”!
  
  美丽的新世界
  
  我们终于由“信息羊肠小道”进入了由光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世界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带来了社会的显著变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在互联网上一起交流、学习、娱乐,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下一代人将会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和成长;一件产品各个部分的生产,可以分散在世界多个地方,为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提供巨大的机遇;信息的广泛传播,给普通人带来更多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可以说,没有光纤就没有这一切。2009年,“光纤之父”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当之无愧。
  近年来,光纤逐渐以各种方式进入家庭,更加环保的全光网络正在筹划发展当中。光纤通信的革命还没有结束,它才刚刚开始。不久的将来,我们家中的电话线、宽带上网线、有线电视电缆等都会被一根光纤所替代。仅靠这一根丝般细弱的光纤,我们可以在几十秒内下载完一本高清的电影,同时还可以一边收看世界杯实况转播,一边用可视电话和远在比赛现场的朋友热烈讨论。如果还不过瘾,那么干脆同时进入“实况足球”电子竞技游戏,“带领”你喜欢的球队,跟朋友连线打一场比赛……
  这绝对不是科幻,这是光带给我们的崭新的世界,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其他文献
从书堆中抬起头,周围尽是担心的声音:“天很阴,体育课上不上了?”“应该不上了,肯定又上数学课!”“哎呀,怎么这样!”“没盼头了,可能还要考试呢!”“什么,考试?真的假的?”“哎,完了!不过有些男生已经去篮球场了,他们可不管。”“是吗?那还不被骂死。”我叹了口气,缩着身子朝墙靠,墙壁上潮湿的瓷砖泛着冷光,我趁着下课的最后几分钟换了个舒适的姿势,头靠着墙,右手有气无力地托着脸,但目光在刚进门的数学老师
【摘要】英语写作是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包含了对词汇、句型的灵活运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语言运用的体现。但学生在写作中仍存在缺少语用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坚持用好校本特色材料“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单元写作资源,并增设“萌小说”英语作文集,切实补足学生短板,对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英语写作能力 单元写作 “萌小说”   一、
快乐一家游  郑孜宇    暑假来了,终于能撇下沉重的书包,抛开考试的紧张,尽情地玩乐。  雨过天晴,爸妈轮流驾车载我到离我们这儿不远的太姥山。早就听说太姥山的“一线天”是挑战人们身材的好地方,嘿嘿,这样的地方我怎么能错过呢!一下车,我便往前冲,结果在大门口被粗暴地拦下,唉,忘了让爸爸买票了!真是汗死!检票后,我依旧冲在前头。刚走不到10米,仰视天光,仅余一线。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叔叔挺着“啤酒肚”卡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该不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曾用“忠恕”两字概括“夫子之道”,孔子在这里又单独提出一个“恕”字,认为它可以让人奉行一辈子。这个“恕”字其实也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道理,只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别强加于人,它的精神实质是推己及人,多为别人考虑。
童年的闲趣,乡土的气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行李。当人们走得远了,累了,打开这个行李看看,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这也让我们欣喜、感动。当那些曾经的天真烂漫,不再是尘封的回忆,而是变成历久弥新的力量,它将指引我们发现更真实的自己、更有趣的生活。    在绍兴市上虞区,有一个秀丽的皂李湖,在湖的西侧有一个叫禄泽村的村庄,这是我的家乡。离家已经20余载,每次探望父母也总是匆匆,不知何时,田园变成了马路和厂房
八戒莫慌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大家都在教室里学习,忽然一阵风把教室门吹开了,紧接着停了电。慌乱之中,有人说了一句:“猴哥,快保护师父,有妖怪。”老师机智地回答一句:“八戒莫慌。”  全淹死了  听老师讲《圣经》故事。当老师讲到大洪水把地球上生物全淹死了时,一同学问:“你确定?”老师说:“确定。”他再问:“那鱼呢?”老师说:“你出去!”  One one one  初一,英语课上学新单词one,老师
  
期刊
br
你有没有看见  时间在窗外缓缓地踱步  木槿一朵一朵凋谢  太阳一点一点落下  你有没有看见  时间在窗外缓缓地踱步  它让你收起美美的短裙  重新套上蓝白色的校服  咦  袖子怎么变短了  裤脚怎么变紧了  原来时间在窗外已流逝了很久  可是为什么  不过一瞬间  我们就都长大了
凛冬之末 暖春之初  空气中飘散着  春融雪水的甘冽  弥漫着  爆竹燃尽的淡淡硝烟  轻轻嗅着  任凭这奇特的味道  氤氲了双眼  蔓延上心坎  远处忽而传来糖葫芦的叫卖声  掂掂口袋  压岁钱还有剩余  老板  这一串  怎么卖
听不见春天的脚步了  温暖的风变得炙热了  发生什么了  蝉鸣不停 蛙声阵阵  荷叶悄悄舒展身姿  发生什么了  日照的时间越来越长  太阳舍不得走了  发生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