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兰诗》的思想性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木兰诗》描写了一个光辉的女英雄形象,一位巾帼英雄形象。《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木兰诗》像一切民歌一样,也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说《木兰诗》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
  [关键词]木兰 劳动妇女 巾帼英雄
  
  在电影《花木兰》即将上映之时,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就《木兰诗》的思想性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木兰诗》的社会现实特点
  
  这首诗产生的时代,大概是在北朝的西魏或较前些的北魏。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以下特点。
  1.当时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或是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2.当时战争频繁、兵荒马乱,在杀场被战死的、被屠杀的、被折磨死的,当然都是百姓。
  3.当时的赋税、徭役,特别是战争徭役极为苛重,民不聊生。总之,在这样的时代中,《木兰诗》刻画了一位巾帼英雄形象。
  
  二、木兰的英雄形象
  
  1.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都不能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依然冒着双重危险—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和被战死的危险,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全了年老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从这一行为可以看到木兰的舍己为人和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体现在一位劳动妇女身上,尤其难能可贵。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就在这么紧张的形势下,万里行军,到了苦寒的边塞,参加了长期的惨烈战斗。经过十年征战,她终于胜利归来。这更是木兰的非常勇敢,非常坚毅的优秀品质的突现。
  3.木兰凯旋归来后,“不愿尚书郎”,只愿“还故乡”,这同样是英雄行为,充满劳动人民的骄傲,蔑视封建社会很多人梦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东西——做官,大大高于那些多满腹诗书的人们。木兰回家后,她很快换上女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也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普通妇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一切,她觉得多么熟悉,又多么平常!这都表现了一位劳动人民英雄表里如一、质朴谦逊的本色。
  
  三、《木兰诗》、木兰形象出现的意义
  
  《木兰诗》的出现,木兰形象的出现,有巨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在《木兰诗》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是没有用肯定的、赞美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正面的女性形象,但创造出这样出色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并当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过男人的英雄来歌颂,就我们接触到的资料,不曾有过。木兰形象的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抗议。这种抗议,即使还比较微弱,但它是最先出现,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十分可贵的。
  木兰形象的描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样的生活真理:木兰是女人,是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的女人,她没有任何脆弱的一面;她能够完成最艰巨的工作——包括百战沙场那样的当时人们一向认为女人不能够做的工作;她还是在缺乏一般条件(还得女扮男装)的情况下担任这项工作,而且完成的比男人更好。这不是向封建社会的男性中新的思想投出了结实的一枪吗?
  人民创造了木兰的形象,也是把她当作劳动人民的代表。那时的劳动人民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木兰的形象显示了她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愿望和要求,也表示了她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抗议。木兰形象的创造带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这样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从木兰形象中显示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是深深的生根于现实。木兰要求勞动,她回到家中即可恢复了原来的面目,这表明她对原来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到她又将不倦的“当户织”了。木兰要求过和平生活,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战争结束后,她什么都不要,只要求有“千里足”尽快的送她“还故乡”;她爱家乡的亲人,她爱家乡的和平生活。木兰从军是为了代替年老的父亲,为了争取和平劳动的生活。
  《木兰诗》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很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木兰诗》的开头急剧,的确是令人忧虑,但这是真实的揭示了木兰那种“肠一日而九回”的精神状态,使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她的代父从军行为的难能可贵。“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那种类似“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壮的意境和氛围;而这些显然正和那些“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的描写一样,都是为了衬托木兰的慨然离家,战胜酷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那种的英雄气概的。正是这些描写使我们特别鲜明的感受到木兰那种慷慨、悲壮、勇敢、坚毅的精神状态,至于描写木兰回家的快乐、热闹的场面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理工院校也开办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生不同于普通理科院校学生,使得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常常成为理工院校的难题。因此,
调查了EFL环境下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现状,并探讨英语交际意愿和英语交际自我效能、英语交际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受试的英语交际意愿水平较低,且交际意愿随着交流人数、交
本文分析了传统高校健美操课程模式,提出了对当前健美操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和安排,实行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创学生积极主动
目的建立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对止咳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ODS柱(Kromasil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0.2mol.L-1-磷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原则 学生     案例教学的使用,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案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案例教学中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叙述。专家理查特在谈到教育案例时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虎(Panthera tigris )、豹(Panthera Pardus)、雪豹(Panthera uncia)、云豹( Neo f elis nebulosa )、猎豹(Acinonyx jubatus)和家猫(Felis catus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长分别为16990、1
目的对柿叶进行鉴别及对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通过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以及薄层色谱法对柿叶进行鉴别;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试验,对柿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
花鼓灯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使人体动作、韵律和体态得到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北方的文化在此碰撞与融合,给花鼓灯注入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