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虹昙葛银茂吴卫玲(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军械火控系)
  
在海军新型院校体系中,大部分院校由原来承担培养干部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承担各类岗位任职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是军事人才培养体制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军事变革,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军事教育经验,全面提高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必然选择。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加强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的研究,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事职业人才,提高学员任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目标
  
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专业定向教育,以适应岗位任职需求为第一要旨。其培养目标设计的方法与学历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领导和管理带兵能力,这也是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统一要求,属于任职岗位能力。
做人的工作是基层主官的又一主要内容。作为党委(或支部)副书记,必须具备一定的基层政治工作能力,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领部属胜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条件。
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为满足上述学员任职能力的需求,应对学员进行相应专业知识的培训如航空院校应该达到如下目标:
一是军队指挥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军队指挥概述、军队主要发展史、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指挥体制与指挥法规、指挥系统与指挥环境、指挥过程、指挥方式与方法、指挥谋略与艺术、指挥训练、指挥人员的素质、指挥自动化等。因此受训学员必须掌握军队指挥的基础理论,为航空机务指挥奠定基础。
二是航空机务指挥知识。内容包括:航空机务指挥的基础理论、航空机务指挥系统、航空机务指挥活动、航空机务指挥方式和手段等。这是培养学员航空机务指挥能力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三是航空维修及管理知识。通过对航空维修知识、航空装备维修管理知识、装备法规知识及维修经费管理知识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我军现有装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机理,培养学员依法管理航空维修活动的自觉性。
四是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包括军队指挥学科、装备管理学科、航空维修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这是更新装备指挥知识、适应装备指挥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措施
  
1.构建适合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体系
构建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搞好顶层设计。岗位任职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岗位性、培训任务的多样性、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与训练对象的自然性等本质特征。必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适应军事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适应岗位任职的需求。岗位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院校教育转型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岗位任职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续性和无续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相互渗透等特点,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岗位任职教育中必须建立具有全面的开放性、较强的针对性、特定环境中的内部对流性等特点的教学体系。
三是要根据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能力为本的原则。即突出任职岗位的定向性和任职能力;其次是实践性原则。判断培养对象能否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是岗位任职教育的规定性所在,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注重实践性;再次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不同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知识的不断更新设置动态的课程体系;另外是先进性原则。即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注意开发新课程,从而保证课程的先进性。
  
2.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的教育,具有培训对象多元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目标复合化等显著特点。对教员队伍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一是新的训练任务看要求教员既要具备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管理和指挥专业相关的知识,具有集技术、管理和指挥于一体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二是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岗位任职教育中,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实践教学是岗位任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者才能为人师,要想培养部队所需的优秀人才,承担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具体讲,首先,能够胜任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作、实习以及外场等实践性教学任务,掌握部队新装备及相应的新技术知识,并力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有所发明和创造。
三是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教员在教学活动中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其职业技能,教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从事教学活动应当具备的业务和技术能力的大小。作为一名教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协调能力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岗位任职教育在军队院校中是崭新的教育类型,没有现成的规律可遵循,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3.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部队的航空装备也不断地更新换代,高效的维修手段需要大量的辅助教学设备,传统的挂图、幻灯、实物、模型,以及录象和维修模拟器等教具和设备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难以跟踪部队航空装备的发展,不能满足新装备快速发展的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军事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种高水平的过度训练。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岗位任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是多媒体技术能够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课堂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最早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优势,表现力强、视听觉效果突出。例如利用计算机的二维、三维动画技术,详细、直观地展示、分解微观机制和运动形式,在突破教学难点、进行生动直观教学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辅助教学软件以其特有的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使用灵活等特点,使教学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可大大激发学员学习知识懂得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精神。
二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解决装备短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发展,为虚拟实践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设备、模拟故障、虚拟场景,可以真实地展现设备的构造和组成,还可模拟设备的造作环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大大加强学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使学员提前体验“岗位”。通过虚拟实践教学,不但使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而且可以实现以“软”代“硬”,解决新装备无法配备到院校,在新装备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以及新装备教学中“空对空”式教学问题。因此,虚拟实践教学,必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岗位任职教育的应用和开发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是网络技术能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新装备知识。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突破了普通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容量、服务范围上的限制,极大拓宽了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形成了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实现了网上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随着部队军事训练信息网的建设以及校园网的开通,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建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便于将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内容,及时、快速、高效地调整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因此、网络技术在岗位任职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弥补纸制材料涉及面较窄、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及时跟踪部队新装备、新技术的缺陷,而且便于根据岗位任职教育中学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工作阅历与培训目标等差别,及时调整、更新培训内容,解决岗位任职教育中教学内容难以及规范化的问题以及新装备教学内容的需求与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
                            
                            
                            
                        
                            
                        在海军新型院校体系中,大部分院校由原来承担培养干部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承担各类岗位任职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是军事人才培养体制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军事变革,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军事教育经验,全面提高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必然选择。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加强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的研究,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事职业人才,提高学员任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目标
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专业定向教育,以适应岗位任职需求为第一要旨。其培养目标设计的方法与学历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领导和管理带兵能力,这也是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统一要求,属于任职岗位能力。
做人的工作是基层主官的又一主要内容。作为党委(或支部)副书记,必须具备一定的基层政治工作能力,它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带领部属胜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条件。
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为满足上述学员任职能力的需求,应对学员进行相应专业知识的培训如航空院校应该达到如下目标:
一是军队指挥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军队指挥概述、军队主要发展史、指挥规律、指挥原则、指挥体制与指挥法规、指挥系统与指挥环境、指挥过程、指挥方式与方法、指挥谋略与艺术、指挥训练、指挥人员的素质、指挥自动化等。因此受训学员必须掌握军队指挥的基础理论,为航空机务指挥奠定基础。
二是航空机务指挥知识。内容包括:航空机务指挥的基础理论、航空机务指挥系统、航空机务指挥活动、航空机务指挥方式和手段等。这是培养学员航空机务指挥能力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三是航空维修及管理知识。通过对航空维修知识、航空装备维修管理知识、装备法规知识及维修经费管理知识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我军现有装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机理,培养学员依法管理航空维修活动的自觉性。
四是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包括军队指挥学科、装备管理学科、航空维修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这是更新装备指挥知识、适应装备指挥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措施
1.构建适合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体系
构建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搞好顶层设计。岗位任职教育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岗位性、培训任务的多样性、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与训练对象的自然性等本质特征。必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适应军事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适应岗位任职的需求。岗位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院校教育转型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岗位任职教育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续性和无续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相互渗透等特点,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岗位任职教育中必须建立具有全面的开放性、较强的针对性、特定环境中的内部对流性等特点的教学体系。
三是要根据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任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能力为本的原则。即突出任职岗位的定向性和任职能力;其次是实践性原则。判断培养对象能否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是岗位任职教育的规定性所在,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注重实践性;再次是针对性原则。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不同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针对知识的不断更新设置动态的课程体系;另外是先进性原则。即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注意开发新课程,从而保证课程的先进性。
2.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岗位任职教育是一种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的教育,具有培训对象多元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目标复合化等显著特点。对教员队伍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一是新的训练任务看要求教员既要具备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管理和指挥专业相关的知识,具有集技术、管理和指挥于一体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二是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岗位任职教育中,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实践教学是岗位任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者才能为人师,要想培养部队所需的优秀人才,承担岗位任职教育的教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具体讲,首先,能够胜任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作、实习以及外场等实践性教学任务,掌握部队新装备及相应的新技术知识,并力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有所发明和创造。
三是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教员在教学活动中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其职业技能,教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从事教学活动应当具备的业务和技术能力的大小。作为一名教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协调能力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岗位任职教育在军队院校中是崭新的教育类型,没有现成的规律可遵循,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不断的研究与探索。
3.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部队的航空装备也不断地更新换代,高效的维修手段需要大量的辅助教学设备,传统的挂图、幻灯、实物、模型,以及录象和维修模拟器等教具和设备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难以跟踪部队航空装备的发展,不能满足新装备快速发展的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军事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种高水平的过度训练。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岗位任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是多媒体技术能够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课堂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中最早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优势,表现力强、视听觉效果突出。例如利用计算机的二维、三维动画技术,详细、直观地展示、分解微观机制和运动形式,在突破教学难点、进行生动直观教学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辅助教学软件以其特有的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使用灵活等特点,使教学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可大大激发学员学习知识懂得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精神。
二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解决装备短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的发展,为虚拟实践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设备、模拟故障、虚拟场景,可以真实地展现设备的构造和组成,还可模拟设备的造作环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大大加强学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使学员提前体验“岗位”。通过虚拟实践教学,不但使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时空的限制,而且可以实现以“软”代“硬”,解决新装备无法配备到院校,在新装备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以及新装备教学中“空对空”式教学问题。因此,虚拟实践教学,必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岗位任职教育的应用和开发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是网络技术能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新装备知识。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突破了普通多媒体教学在信息容量、服务范围上的限制,极大拓宽了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形成了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实现了网上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随着部队军事训练信息网的建设以及校园网的开通,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建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便于将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内容,及时、快速、高效地调整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因此、网络技术在岗位任职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弥补纸制材料涉及面较窄、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及时跟踪部队新装备、新技术的缺陷,而且便于根据岗位任职教育中学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工作阅历与培训目标等差别,及时调整、更新培训内容,解决岗位任职教育中教学内容难以及规范化的问题以及新装备教学内容的需求与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