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月龄辅食添加指南来了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初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考虑吃什么很重要,但是随着宝宝能吃的食物越来越多,可能什么时间吃辅食、怎么吃辅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辅食吃什么?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从宝宝满6月龄起开始添加辅食,也就是第七月龄再开始添加辅食。但实际上,宝宝长到6个月左右,当大人吃饭时,他可能就会眼巴巴地盯着看,甚至会有流口水、咂吧嘴、有想要抓食物的动作,如果宝宝在奶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同时体重增长偏缓,就是在发出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了。在最初添加辅食的第一个月,妈妈们最关心的是给宝宝吃什么。
  ● 强化铁的米粉。建议给宝宝添加的第一种辅食是强化铁的婴儿营养米粉。虽然冲调好的米粉看上去和家里熬煮的浓稠米汤、米糊有些相似,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容易出现缺铁的状况,而只有在市售的婴儿米粉中,才会按标准统一添加包括铁在内的多种营养素,所以不能用自家熬的米汤、米糊替代婴儿营养米粉。宝宝在辅食添加初期,只需每天吃几口这样的米粉,就能起到补充所需营养素的作用。
  ● 各种肉泥。除米粉外,适合早期给宝宝添加的辅食还有富含铁的肉泥,如瘦猪肉泥、鱼肉泥、鸡肉泥、牛肉泥、猪肝泥等。现在有不少妈妈选择适合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搅拌机,可以把煮熟的肉搅打为细软的泥糊状,方便又省力。由于给宝宝添加辅食,每次只能加一种新食物,每种新食物又要观察适应至少2~3天,这样在第一个月里,宝宝大约能尝试8~10种食物就比较理想了。
  ● 蔬菜泥。在宝宝吃过米粉和一两种肉泥后,可以选择新鲜应季的深色蔬菜和绿叶蔬菜,同样加工成泥糊状。只要宝宝适应良好,接着,水果泥、蛋黄泥、豆腐泥等就都可以一种接一种地给宝宝尝试着吃了。宝宝吃过的食物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比如把菜泥、肉泥混合到米粉、稠粥、烂面条里,不同口感、质地和颜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好看、好吃又能保证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重要提醒:1岁仍然要以乳类为主
  在大约7个月末时,宝宝每天能吃到米粉20克、蛋黄1个,肉类、蔬菜、水果各25克(半两)就能满足宝宝除奶类以外的基本营养需求了,这个量就是大人的几小口。
  1岁内的宝宝都还需要靠乳类来提供大部分的能量和营养素。辅食吃得早、吃得多,并不能帮助宝宝长得更好,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还会使宝宝因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而出現腹泻、腹胀、便秘等情况。
  什么时间吃辅食?
  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已经尝试过了至少8~10种辅食,不少宝宝也顺利地断掉了夜奶,白天可以比较有规律地安排一日作息了。母乳喂养每天仍要保证4~6次,如果白天妈妈上班不具备母乳喂养的条件,则可以用冷冻母乳或配方奶替代,辅食每天2次。
  ● 与大人正餐同步。最好把宝宝吃辅食的时间调整到与家人正餐的时间一致。比如两次辅食就安排在12点和18点左右。宝宝尽管吃得少、吃得慢,但和家人一起进餐时,宝宝会注意到大人吃饭的样子。
  ● 学习自己进食。让宝宝坐在餐桌旁自己的小餐椅里,用自己的餐盘、餐具进餐。宝宝开始加辅食时还需要大人喂,但可以给宝宝一把能自己抓握的软头小餐勺,鼓励宝宝模仿大人的样子吃东西。这样到10个月后,随着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和手眼协调更加熟练,就可以尝试自己吃食物了。饭菜撒落的程度会与宝宝的年龄相符,但只要给宝宝锻炼的机会,肯定会逐渐减少。
  怎么制作辅食?
  到宝宝10~12个月时,可以每天母乳(或配方奶)喂养3~4次,辅食每天2~3次,可以安排在7点、12点和18点左右。
  ● 保持原汁原味。宝宝的辅食应该单独制作,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1岁内宝宝的辅食不需要额外加入盐、糖和其他调味料,但可以使用少量植物油。成人的饮食为了口感的丰富与刺激,常常会加入过多的糖、盐、油脂和辛辣的调味品。父母不要以自己的口味习惯来调整宝宝辅食的味道,让食物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即可。
  ● 提升厨艺。烹制宝宝的食物最重要的是煮熟、煮透,同时尽量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与原始口味,并使食物的质地符合宝宝的咀嚼能力。宝宝的食物宜多采用蒸、煮,少用煎、炸,这对于以往不爱或不会做饭的年轻新手妈妈来说,也不难做到。有些妈妈正是从给宝宝制作食物开始学习厨艺的,宝宝营养餐的食谱从很多途径都能很容易找到,且易学易做。
  ● 摆盘装饰也很重要。除了保证食材的新鲜与安全,做好后的摆盘装饰也值得多花些心思,精致可爱的宝宝餐,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 养成好习惯和宝宝对吃饭的兴趣。不建议宝宝边吃饭边玩玩具、看动画片等,最好让宝宝在固定的餐椅中进餐,有仪式感。但将进餐过程本身当成游戏,让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享受和家人一起吃东西的乐趣,这样的亲子交流应该鼓励。
  小食谱:五彩软面条
  食材:鸡蛋、胡萝卜、黄瓜、黑木耳、营养面或手擀面。
  做法:胡萝卜洗净、去皮、剁碎;黄瓜洗净、去皮、剁碎;黑木耳泡发、洗净、剁碎;鸡蛋打成蛋液;面条煮熟、捞出。另起锅,水烧开,放入面条和黑木耳、胡萝卜、黄瓜碎末,蛋液洒入锅中形成蛋花,拌匀盛出。
  食物怎么吃?
  1~2岁的宝宝,饮食应该逐渐调整为每天母乳(或配方奶)喂养3次,辅食3次。
  ● 不给宝宝贴“偏食挑食”的标签。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适应了大多数家庭日常选购制作的食物,尝试过的食物至少有数十种了,也可能有一些口味的偏好,但父母不要轻易给宝宝贴上“偏食挑食”的标签。宝宝的口味还是会经常变化、调整和适应的,有时宝宝可能需要反复尝试很多次,才会接受某种食物的味道。有些妈妈给宝宝尝了某种食物,宝宝第一次拒绝了,妈妈就认为宝宝“不爱吃”,以后再也不做了。而对于宝宝“爱吃”的食物,大人会天天做,且越喂越多,等宝宝吃腻了、吃烦了,就不再碰一口,妈妈只好把这种食物也从宝宝的食谱中去掉,这样宝宝能吃、爱吃的食物似乎就会越来越少。
  ● 独立吃饭。到1岁后,多给宝宝时间和机会学习自己吃饭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成为这个阶段的饮食重点。父母要做的就是精心准备、耐心陪伴和积极鼓励。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吃东西时会撒落得一片狼藉,但如果能让宝宝坚持练习,到1岁半时,宝宝就能吃进大半的食物了。再到2岁左右,经过良好练习的宝宝就可以基本完成自己进食了,也为他进入幼儿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父母不要担心宝宝撒落和浪费食物,也不要嫌麻烦,可以每次先给宝宝少盛一些食物,使用可以接住食物的围嘴、围兜,在餐盘、餐椅周边做些方便收拾的铺垫等。
  ● 顺应喂养。要相信宝宝知道饱与饿,让宝宝自主进食才更容易做到顺应喂养。每个宝宝的性格特点不同,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宝宝对食物格外感兴趣,“吃嘛嘛香”,也就是那些让妈妈们格外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对这样的宝宝,父母要注意食物种类的选择、烹饪方法和提供的食物量,避免宝宝超重。还有些宝宝似乎对食物天生兴趣不大,对这样的宝宝,父母更要注重培养宝宝专注吃饭的习惯,在宝宝饿的时候提供能量营养密度较高的食物,而不要把吃饭的时间拖得过长,哄着喂、追着喂。另外,要允许宝宝每天、每餐的进食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小宝宝不会饿到自己,也不会刻意“节食”,只要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均增长良好,父母就不必过于担心。
  小提醒:2岁以后可以吃成人饭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吃过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妈妈可以选择的食材和创意也会越来越丰富。只要参考膳食宝塔,每天让宝宝吃到几大类的食物,再经常变换每大类食物的品种,宝宝的营养摄入就能比较均衡了。
  辅食添加是让宝宝逐渐接受半固体到固体食物的阶段,最终目的是到宝宝2岁后可以顺利适应家庭多种多样的清淡口味成人食物。
其他文献
手足口病年年都让家长担心、着急。预防患上手足口病当然是上策了!  近年来手足口病时有小范围暴发,全年散发,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宝宝一旦患病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许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潜伏期:如果宝宝对
依托于日常生活,添加一点小小的魔力,就可以构造出富有魔幻色彩的幻想世界。孩子不仅觉得有趣,而且可以反过来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行动。  最近在带孩子读《哈利·波特》,这部小说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包括吃饭、睡觉、上厕所、跟朋友相处、被同学误解、跟不同类型的老师相处……总之,孩子在学校里碰到的各种事情,在这部小说里都有。但是,它又被涂上了一层充满魔力的色彩。  这
胖乎乎的宝宝总是惹人喜爱,而宝宝若是瘦瘦的,妈妈心里总不是滋味,甚至觉得愧对宝宝。  宝宝瘦有原因  遗传  如果父母本身就瘦,宝宝也会很瘦,但只要宝宝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心。  疾病引起  有些宝宝患有内分泌疾病,或是慢性腹泻,这种情况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疾病治好后,宝宝自然会长肉肉。  喂养方法不当  大多数较瘦的宝宝,是因为喂养习惯不好,如追着喂,零食不断,吃过多不健康的食物
想让孩子有所成长,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看到自己的能力。在成为更好的哥哥或姐姐这个问题上,采取这样的思考方式要比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细节矛盾重要得多。  栋栋最近跟爸爸妈妈说自己想要个弟弟或妹妹,原因是他觉得当哥哥很威风。可是,妈妈看着闺密家的大宝总是欺负妹妹,两人纷争不断,就不敢轻易要二宝,担心栋栋也当不好哥哥。其实,没有孩子天生就能当好哥哥或姐姐,这需要父母做好引导,更需要父母对大宝的格
宝宝睡得好吗?  睡眠对于宝宝来说太重要了,宝宝在睡中长,睡不好就长不高。睡眠不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的行为、认知的发展、孩子的免疫系统,抗病能力等。所以,让宝宝拥有优质的睡眠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来问问你,你知道宝宝怎么才叫睡得好吗?  睡眠时间要够  宝宝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就越长。  新生宝宝每天要睡20个小时左右。  ●1~3个月的宝宝,睡觉仍然占据了他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每天
让宝宝趴一趴,不仅能够对他抬头有帮助,而且宝宝的臂部和胸部力量都能得到锻炼,甚至小手的精细动作也能得到锻炼,所以,多让他趴趴吧。  帮他趴下  先将周围的杂物都清理干净,让宝宝平躺着,将他的小手平放在身体的侧面,轻轻托着他的脖子和背部,帮他把身子翻过来。  摆好他的小脑袋和胳膊  宝宝趴在床上后,要帮他把胳膊摆在他的胸前,让他能用胳膊撑住身体。另外,要把他的小脑袋偏向一侧,避免他的口鼻被堵住。  
编辑|高婷  100本入围图画书,100个神奇的世界。  与图画书同行,在亲子共读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有意成为2018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的读者评审团成员,请关注我们今年发布的相关招募信息。  适合年龄:4~8  《妈妈是地上一朵花》明天出版社(明天原创图画书)  狐孩儿没有妈妈,他和奶奶生活在一片高山草原上。一天夜里,他听到一个神秘的呼唤,情不自禁地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旅程……原来,妈
宝宝长个儿慢,赶紧补钙;食欲不佳,宝宝肯定缺锌;必须多补DHA,宝宝才能更聪明……实际上,补充不等于需要,也不等于科学。在宝宝进补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误区。  当妈之后最焦虑的,莫过于听说别人家的宝宝在吃什么营养素,而自己的宝宝还没有吃。担心宝宝的营养不够,担心由于自己的失误耽误了宝宝的生长,这可真让妈妈们操碎了心。到底要给宝宝补什么,怎么补,宝宝才不缺营养呢?  鱼肝油  多数宝宝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问我:“唉,我家宝贝开始厌奶了,是不是饿一饿就好了?”事实果真如此吗?读懂宝宝厌奶背后的那些事,你会发现,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多妈妈都会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宝宝最近厌奶了,宝宝看见奶就哭,等等。只要宝宝一段时间内吃奶不好,周围的过来人很可能会说一句:“没事,是厌奶期,过几天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医学中并没有对于厌奶期的诊断,更没有在某个特定的月龄宝宝一定会经历厌奶期的说
你的宝宝4~6个月后,如果他出现了这些表现:如坐着吃东西时候能够保持头部稳定,可主动张嘴接受勺子喂食,能够吸吮杯子中的水,但常呛咳或伸出舌头。会用手捧住奶瓶,看见食物时会表现出急不可待,你就知道,他已经不再满足只喝奶,而是做好吃辅食的准备,想要尝试更多新食物了。  此时的宝宝绝大部分还没有长牙,乳牙即将萌出,喜欢吞咽食物,因此泥糊状食物非常适合他:极烂的粥、颗粒面、烹调软烂的水果泥、蔬菜泥、带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