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研究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掺铥光纤激光器所发射的2 μm波段激光处于水分子吸收峰且对人眼安全,并且被认为是3~5 μm光参量振荡的有效抽运源,因此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围绕进口和国产掺铥双包层光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实现了光纤激光器的连续运转、脉冲运转、可调谐输出等。对进口光纤的光谱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获得最大连续输出功率6 W、斜率效率50%;采用国产掺铥双包层光纤,获得最大连续输出功率5.1 W、斜率效率41.9%;采用后向Littrow结构、以闪耀光栅作为选频元件,获得了2 μm附近最大范围可达105 nm的可调谐激光输出,且各调谐激光线宽均在2.2 nm左右。采用声光调制器(AOM)作为Q开关,在调制频率为1 kHz时,获得最高峰值功率4.2 kW、最大脉冲能量840 μJ、脉宽200 ns的脉冲输出;在3 kHz时获得了最短180 ns的脉冲输出。对双端抽运方式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腔镜透射率和激光介质长度对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讨论了激光光谱的红移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测量铯原子的电磁感应透明光谱在微波电场作用下的Autler-Townes分裂间隔,获得了铯蒸气池中高分辨率的毫米波微波电场强度空间分布特征。文中使用32.65 GHz的微波场共振耦合铯里德堡原子49S1/2态和邻近的49P1/2态,得到铯原子6S1/2-6P3/2-49S1/2阶梯型三能级电磁诱导透明光谱分裂信号。我们测量了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功率PMW与Autler-Townes分裂宽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分裂宽度与电场强度(∝PM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此线性关系我们对铯蒸气池一维方向的电场强
期刊
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导弹羽烟紫外辐射模型,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羽烟中包含大量的高温反应气体和金属氧化物, 其中, CO O的化学反应是紫外波段的主要辐射源, 氧化铝颗粒的热辐射与散射作用直接影响紫外辐射的能量分布等情况,按照氧化铝颗粒的直径分布服从Rosin-Rammler分布, 忽略气相的散射, 通过灰气体加权平均模型(WSGGM)来计算变化的吸收系数, 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辐射传递方程, 给出了导弹羽烟紫外辐射分布仿真结果, 并与其他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近很注意研究记录以脉冲光辐射不同性质的物体的热作用参数的方法。发展这种方法的意义是:第一,可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的一系列重要特性:热传导系数和温度传导系数、非平衡激发的迁移和弛豫过程的参数,……。第二,可确定不均匀物体的内部结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利用光声方法以外,还可利用纯光学方法。光学方法的应用基础是:在由热辐射脉冲建立的不稳定热弹性应力作用下,物体表面产生位移时,记录来自物体的干涉花样的变化,或用“幻影”效应记录物体的数据。
期刊
激光雷达以其高垂直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在大气气溶胶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用Fernald法反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光学厚度的过程中,雷达比是反演结果的主要误差源。在目前的应用中雷达比普遍都是取固定值,这就必然给雷达反演带来误差。通过对污染物以及气象数据与雷达比的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雷达比估算模型,从而实现雷达比的动态估算。研究表明:雷达比的变化与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相对湿度、SO2和NO2质量浓度等具有明显相关性。相比于固定值,利用动态雷达比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光学厚度精度明显提高。
Wavefront coding (WFC) is kind of computational imaging technique that controls misfocus and misfocus-related aberrations of optical systems by append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phase distribution to the pupil function.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ma
The self-heterodyne detection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BOTDR) system using broad-band laser is proposed to reduce coherent Rayleigh noise and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system with narrow-band laser, the stimulat
期刊
A phase-shifted fiber Bragg grating (PS-FBG) based on a microchannel was proposed and realized by combining the point-by-point scanning method with chemical etching. The PS-FBG is composed of a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and a microchannel through the fibe
A superlattice-like (SLL) structure was applied to phase-change optical recording. The recording layer consisting of alternating thin layers of two different phase-change materials, GeTe and Sb2Te3, were grown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on polycarbonate su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