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你不曾放弃,终于等到梦想花开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班主任又一次把我叫到教室外的走廊上,颇为关心地问:“最近学习压力大吗?会不会很吃力?我看你这次理综考得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一连串的问题仿若一块块碎石,在我的心底敲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我低垂着头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地面上的一条缝,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班主任还在说着什么,但我已经完全听不到了。最后,班主任叹了口气,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便让我回教室了。
  教室里物理老师已经开始讲题目了,我抬头去看黑板,发现自己如坠雨幕里,视野一片氤氲,于是干脆伏在桌子上,任眼泪无声无息地流淌。
  同桌仍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不对劲儿,我心里对别人能够给予自己理解和安慰的期许落下又升起,几经周折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高三这条路,注定只能一个人走。每一个人都处在悬崖的边缘,没有人有多余的心思去管除了自己以外的人。
  我对着墙壁上挂着的圆钟数时间,等到晚自习刚一下课,我就拿起卷子追着老师的脚步进了办公室。两节课的时间足够我想很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秉持着“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信念日夜兼程,我绝对不允许自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退缩。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不想我的后半生都在悔恨和嗟叹中度过。
  我进了办公室,正在考虑如何向老师诉说我的疑问和焦急时,老师已经颇为苦恼地开始说话了。
  “我看你平时也很努力了,怎么物理成绩一直上不去呢?”
  我嘴巴张了又张,却无法说出一个字。心底积压的委屈和无措再一次喷涌而出,我急忙假装不经意地用手揉了揉眼睛。
  老师低叹一声,“我看你英语和语文成绩都很好,就是这个理综低了点儿,是上课听不懂还是跟不上啊?”
  “老师讲的我都听懂了,可是做题目的时候还是感觉什么也不会……”我把声音压得很低,感觉脸上火辣辣得疼。
  “物理重在理解,以后遇到不会的题就多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多问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多多益善。”老师的脸上写满担忧和关心,眼里带着明显的激励和信任。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感觉堵在心头的阴郁通畅了些,一下子豁然开朗。
  时间像握在手里的沙,握得越紧流逝得越快。黑板旁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班上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和压抑。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重到让人快要无法呼吸,但每个人又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不知疲倦马不停蹄。
  我知道我的心底种有一颗花的种子,唯有用汗水去浇灌才能让它发芽开花。
  我把做错的题抄在笔记本上,一到下课就拿出来反复钻研;我从书本里圈出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再去找相似的题目做练习,直到确定自己都能做出來才会停下来;我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在这条被学长学姐们走了无数次的路上,我坚信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即便我不聪明,老师讲的知识别人只听了一遍就能学会并融会贯通,而我却要反反复复地做练习去理解和巩固,但我从未想过抱怨。即便再长的路,一步一步总能走完。是笨鸟那就先别人一步展翅,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阻止我飞向广阔浩渺的蓝天。
  我踏着微茫的月色回家,前方的小路虽然昏暗看不清楚,但我依然坚信路的尽头是无限光亮。
  那时候母亲常常会在巷口拐角处的路灯下等我,月光下母亲的鬓角微微发白,让我看得心疼,却还是扬起最灿烂的笑脸回望母亲。我以为我足够坚强,可在触到母亲那双冰冷又粗糙的手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妈,以后不要来这里等我,晚上风大,你身体又不好……”我努力压住心头的酸涩,低低出声。
  “在家里等得着急,早点儿看到你我心里才踏实。”
  我没再说话,只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把成绩提上去,不能让母亲失望。所以尽管我的理综成绩开始稳步上升,但我却一刻也不敢放松。早自习我大声朗读和背诵文言文,课间休息就埋头苦算数学题,频繁地进出办公室,直到最后老师们都认识了我,对我露出鼓励的目光。
  我知道有些人天资聪颖,随随便便就能站在制高处俯瞰众生;我知道有些人脑袋灵光,稍稍一努力就能追上来走上正轨;我也知道有些人就是笨手笨脚,即便一直日夜兼程地追赶依然是收效甚微。我不聪明,反应总是比别人慢一拍,正好属于第三种人,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明白努力和坚持的意义。
  所有人都喜欢速成,那些一夜成名的人就像闪耀的明星,拥有傲人的光辉,是人们追逐和羡慕的焦点。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能够熠熠生辉的只是少数,更多的都是普通人,有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就要踏踏实实、日积月累地朝着它前进。我也曾眼红过那些站在高处的人,那里风景如画,可我也告诉自己,脚下的路再远,一步一步总能走完,上天不会辜负那些一直在努力和坚持的人。
  7月中旬,焦急的等待过后,我终于守来了梦想花开,我考的分数足够我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一刻我抱住了喜极而泣的妈妈,心里开满了花,还好,还好我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没有辜负妈妈的期待。
  去学校领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正巧碰到了几个同班同学,他们忙不迭地恭喜我,话语里是显而易见的羡慕。我轻轻笑了笑,没有回话。这一路走来,我摔了多少次跤,撞了多少回南墙,又有多少次挣扎在崩溃的边缘,这些都只有我自己知道。
  高考就像是一张人生考卷,我倾尽全力终于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个世界上只有鹰和蜗牛可以到达金字塔顶端,我一直知道自己不是前者,虽然慢了很多,但我领略了沿途风光,收获了成长,终于走到梦想的终点。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想要一样东西就必须拿另外一样东西去换。我感谢自己不曾放弃,翻山越岭终于等到梦想花开。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从理论原则出发看实践”和“从实践需要出发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两条对立思想路向。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就,主要是立足实践的需要去“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这既是由中国不同时期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任务决定的,又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基于此构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思想路向 选择
内容提要 经济学构筑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现代性叙事结构,经济学批判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主线,因而以经济学批判为主线的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本真的理论视域。经济学、现代性与历史唯物主义三者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赋予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以独树一帜的理论品格。货币、资本和生产是架构三者相互关系的概念桥梁,它们既是经济学建构现代性叙事的支柱概念,又是历史唯物主义开展现代性批判的基础概念。某些后现代学者
“叮咚”,解忧信箱来信了,谁又遇到烦恼了呢?一起来看一看!  对闺蜜占有欲太强,怎么办  洛洛樱花草:萌萌姐,我有一个好闺蜜,我和她关系一直很好。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我看见她和别人凑在一起玩儿心里就很不舒服,总觉得她好像不喜欢和我玩。以前我看见她和别人一起玩儿,只是单纯地觉得她人缘好,也不会多想,现在好像会有一些小嫉妒,我是不是占有欲太强了?我该怎么办呀?  萌萌:洛洛樱花草你好,萌萌姐特别能理
春种秋收,这是自然的规律,即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在中国,有两个词语很能说明春种秋收的关系:一个词语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说的是在春天你为播种、耕耘付出了多少努力,在秋天你就能收获多少;另一个词语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你在春天种下了什么,到了秋天你就会得到什么,种瓜、种豆的人,各得其所求。  春种秋收,这也是人生的规律。青年是人生之春,进入中年,便是进入了人生的秋天。一个人在人生的秋天
适合话题:  民族凝聚力;  英雄;捍卫;  网络;尊重;  敬畏生命;  四川凉山森林大火虽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在扑救中不幸牺牲的30名消防人员的英雄事迹,至今仍牵动着国人的心。然而,在各界群眾“沉重悼念英烈”的时候,少数网民竟公然在网上发帖恶意诋毁、侮辱在火灾中牺牲的消防英雄及其家人,其言论已极大地伤害了国人的感情。此次,陕西榆林的张某因在网上发帖恶意诋毁、侮辱英烈而被判令道歉之举,无疑具有一
热点直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升了中华民族
战胜挫折  名言速记: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和米柳科娃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原以为这是幸福的出发点,未曾想上帝在黑暗中按下了不幸的开关。婚后不久,两人便矛盾丛生,最终分道扬镳。  离异后的柴可夫整日把自己关在阴暗的公寓里,不与任何人来往,这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最终被任教的学校辞退,从此他开始露宿街头。流浪期间,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极大地
作业有点儿多,周末可能还要上各种培训班,有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累?换句话说,叫“消耗太多,氧气不足”。来做个小测试,测测你的心灵含氧量吧!  坐在餐桌前,面对一大盘新鲜的蔬果沙拉,第一口你会先品尝什么呢?  A.清脆的黄瓜 B.诱人的酱汁  C.盘边装饰的红樱桃 D.小块的蛋白  测试结果:  A.清脆的黄瓜  含氧量指数:50%  长期重复的生活让你感到有些厌倦,上学、放学、吃饭
关于语言与做人的关系,汪曾祺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有人说我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就像做人一样,还是本色的好。”  有一年,东北一所大学聘请汪曾祺担任文化顾问,他愉快地答应了。聘请仪式上,也许考虑到汪曾祺是大家,一位发言者特意使用了许多文绉绉的话语,几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总爱到处涂鸦,也因此而诞生了一个当画家的梦想。但因条件限制,她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画画。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她从事了一份与画画毫不相干的工作。每天机械地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日子久了,她的内心变得浮躁而焦虑。当又一次因焦虑而拷问自己的内心时,她决定拿起搁置多年的画笔,盼望心灵可以得到安宁。  然而,工作和日常琐事让她没有时间去参加绘画培训班。她只好利用业余时间,靠着自学去提高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