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从辅助工具走向了必备工具,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1世纪现代化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向学生传递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使学生快速实现学习目标,并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所以,大力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机构很少,难以满足广大教师的需要。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一、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非常实用的东西。通过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培训,来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通过学科整合和课件开发方面的培训,来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包含以下方面:①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使教师具备使用教学软件的能力;②能利用网络搜素、交流和处理信息,能将因特网的各类信息服务应用于教学工作中;③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编写教案、试卷、撰写论文等;④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综合处理,和统计和查询考试成绩等;⑤能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素材进行编辑与制作,能简单制作教学素材或教学软件,具备教学素材与教学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
  二、培训的时间
  笔者认为,要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就要选择最合适的培训时间。例如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们要对考试分数进行统计。如果这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电子表格软件培训,那么教师们就可以学以致用,用这个软件来统计分数,既明确了培训目的,又增强了培训的实用性。
  三、培训的形式
  由于教师的年龄、性别以及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因而培训形式要切实可行,如可以采用圆桌式、马蹄型、对话型、活动型等模式,来组织小组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经验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建立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可以根据教师们所处教研组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能力等因素,把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操作时,教师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种培训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四、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使教师的培训更有实效性,笔者认为必须执行严格的培训考勤制度。每天上课时要清点人数,每组的组长还要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培训结束时,还要上交作品作为培训成绩,对成绩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信息技术业务竞赛,例如举行文字录入、课件制作、电子论文撰写等竞赛活动,以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在现在和未来的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不断探索出适合学校本身的培训模式,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澧滨小学)
其他文献
“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对教育言简意赅的总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有计划地学习  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以放弃。计划要简单明了,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艰苦探索过程。人们的注意力先集中在“加强双基”上,进而重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及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现在,人们又在进一步地探索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进一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因为在充分发挥智力因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非智力因素,才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习动机  
许多年前,蒋琼耳曾经办过一场名为“传承与情感”的展览,她用“盒子”记载了记忆中平凡而珍贵的片段和瞬间,她还计划每年都要推出一件与文化相关的物品,《盒子》是第一件。她这样描述心中的理想:它应该是超越物性的,以情感为纽带。情感,蒋琼耳不止一次在访谈里提到这个词,因为不管是艺术品还是产品,她都想要包含深沉的情感。《盒子》只是开始,蒋琼耳希望借由这次展览,让人们留意身边的物品,记住物品承载的故事和回忆。“
一、问题缘由  在多年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基层学校教研工作情况调研中发现,不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平时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很少立足教学实际开展研究,没有为自身成长、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服务着想。一些惯常的教研活动也只是个别参与者(课例提供者、教研员和中心发言人)的“专利”,多数人成了听众陪客,不会主动对照反思、深入分析和分享应用。要改变这种情况,可借力内外部积极因素。  二、着力调动内部本
摘要:和谐是时代的强音。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必须实施多样化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创建 和谐 高中数学 教学氛围 途径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强调,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师的工作场所是教室,教学
听三味弦一曲轻弹,看艺妓舞袖翩翩,千年京都,依然是川端康成笔下那个柔软平和、古旧斑斓的模样。公元754年,鉴真大师东渡,“香文化”随其载入日本。自此,尚雅的日本半岛便缭绕在香气中,千年不绝。行走京都,寻一家老铺,走完一次香之旅,让自己与古都的邂逅,缭绕千年的历史余香……  京都老铺寻香痕  初夏,京都御所附近的小巷深处,暗香浮动。一路寻着香的痕迹,来到了有300年历史的山田松香木店。毫不起眼的老铺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情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培养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培养     非智力因素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则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
激活·素养解讀
期刊
长了一双腿的鱼、只有四只脚的蚂蚁、没了尾巴的猴子……这是一个奇特的动物园。不仅如此,它们的面部表情被简略成加号、减号、除号,有些甚至只剩下一个圆点。它们身体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像漏斗、圆柱,甚至章鱼。当你迫不及待地想嘲笑它们如此呆萌、奇特时,它们却能有力地回击你:嘿!我们是一组诗。  这是西班牙设计师伊西德罗·费雷尔(Isidro Ferrer)为LZF灯具公司设计的一组木偶作品,共18个,包含老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理论依据   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基本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把问题教学法引入中学化学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